拥抱、牵手、亲吻……不仅是身体的接触,也是情感的接触。揭开皮肤饥渴的包装,内里其实是我们的——情感缺失。
研究显示,“皮肤饥渴”程度高会让人感到孤独。严重的皮肤饥渴,更容易让人们感受到抑郁和压力,也因此很难与他人建立稳定关系。 如果你是个天生不喜身体接触的Ironman,被压抑起来的“皮肤饥渴”本能,可能会由于你对触摸的抗拒,在潜意识里变本加厉地放大。而如果你渴望身体接触又常得不到满足,那常时间的“皮肤饥渴”亦会让你情绪失控,孤独、沮丧、失落,常会出现在你的情感字典中。
猛然看到“皮肤饥渴症”这几个关键词时,我眼前一亮,感到无比惊奇。可下一秒,我意识到,这是一种很普遍的现象、症状。至少,我自己就患有皮肤饥渴症。所以,我大概也能理解,为什么我常常会感到孤独了。
什么是肌肤饥渴症?
上个世纪初叶,“皮肤饥渴症”的概念被引入,人类需要每天进行皮肤间的接触才可以更好地发育。现代科学还发现,在一块五分硬币大小的皮肤上,就有25米长的神经纤维和1000多个神经末梢,这为通过触觉传达信息,奠定了生物学基础。而长期以来,我们的皮肤处于饥渴状态,心灵也陷入孤独的困境。我们不会轻易去拥抱别人,因为缺少拥抱,也不愿意与他人分享生命的快乐和忧伤。带有爱意的身体接触,特别是抚爱,对于一个人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生命体验。
渴望拥抱、牵手、亲吻、触摸,不一定是真的渴望发生什么故事,而是身体的一种本能需要。它是与生俱来的,天生就渴望的一种最本质最原始的需要。就如同孩子喜欢依偎在妈妈温暖的怀抱里,喜欢被妈妈抚摸、触摸、瘙痒一样。这是一种情感的互动方式,也是一种爱的交流方式。
《哈洛的恒河猴实验》里有着关于身体接触方面的实验和记载,1959年,美国心理学家哈洛及其同事报告了一项研究成果:让新生的婴猴从出生第一天起同母亲分离,以后的165天中同两个母亲在一起——铁丝妈妈和布料妈妈。铁丝妈妈的胸前挂着奶瓶,布料妈妈没有。虽然当婴猴同铁丝妈妈在一起时能喝到奶, 但它们宁愿不喝奶,也愿同布料妈妈呆在一起。哈洛由此得出结论,身体接触对婴猴的发展甚至超过哺乳的作用——只有有饮食需要时,它们才去找铁丝妈妈,其余大部分时间则依偎在布料妈妈的身上。虽然这个实验的对象是猴子, 许多心理学家认为, 它对人类婴儿同样适用。
为什么人们渴望肌肤接触互动?有什么样的需求、渴望未被满足?
记忆中,我常常会不自觉甚至故意的去触碰先生的身体。比如,我会故意和他并肩走着时,用手似触非触地碰下他的手;也会在散步时,突然就转过身抱着他;还会在经过他身边的时候,特意碰到他;甚至于,我是那个常常强迫抱着先生不放开的人,他总是因为不自然或推开或阻断我,而我总是有点搞笑滑稽的强抓着不放。
有时,我感觉到可爱搞笑;而有时,我感觉到不够尽兴,不被满足。而事实上,这只是一个小小的需求,一个温暖的紧紧的拥抱、一个充满互动连接的眼神、一个全然的吻、一个随意的触碰。如此,我便可以被完全的爱到,被全然的温暖到。这不是钱多钱少可以解决的问题,这压根不需要任何的物质基础和经济实力。
可就是这样子简单的要求,并不需要特别的时间和精力,却俨然成为最大的挑战和困难。在我们的关系中,我看到了自己对肌肤接触,身体触碰的渴望,那是发自内心的强烈的喜欢和期待。我不否认,我就有“皮肤饥渴症”。
人们渴望肌肤接触,是源自于对安全感的强烈需要,特别是情感上,精神上渴望确认是安全、舒适、轻松的状态。这种体验,来自于婴儿或儿童时期的成长体验。
我非常清晰的体会到,每当我对小孩子吼叫发火的时候,她不会逃离我,而是更加靠近依赖我。她不停地在我身边或哭或扯我的衣服,眼睛直勾勾地盯着我,眼神里充满了无限的渴望亲近的期待。这时,我会一把把她抱过来,或亲吻、或抚摸、或做出种种亲昵的动作。她很快便会安静下来,脸上现出无限满足和幸福的感觉。
小孩子,尚且明白通过亲密接触,可以让妈妈不生气,也因此再次确认妈妈的爱,以此来获得安全感和爱的体验。我想,成年人内心也是有着相同的诉求和渴望的。只是人长大后,变得谨小慎微,虽无比渴望,却始终裹足不前。
人们渴望肌肤接触,也源自于对亲密依恋关系的需要。
心理学家武志红曾说过,“关系就是一切,一切都是为了关系。而所有的人际关系和社会关系中,最困难也最核心的是亲密关系。”我们与生俱来,就渴望亲密关系,需要亲密关系。而与此同时,我们又极度的害怕亲密关系。
无论我们对亲密关系有着怎样的体验,只要它常常或困扰,或占据、或出现在我们的情绪中,都说明我们内在对它的重视和在乎。不然,何以困于情、乱于心呢?我们不会对无所谓的东西有所体验和思考。
肌肤饥渴症,对我们的生活有什么影响?
当我们有强烈的肌肤饥渴症时,我们容易感到孤独、沮丧。我们体会不到爱与被爱,常感觉自己处于一个完全孤立的世界和空间。在这个独自体验、感受孤独的过程中,我们更加的封闭自我、自怜自艾,甚至开始怀疑和否定自己。我们会时常反问自己,“我是可爱的吗?我值得被爱吗?为什么我体验不到爱的感觉?”我们也会时常胡思乱想,各种负面、消极的情绪涌上心头,我感觉到孤独和无助。我渴望有人和我互动,哪怕只是轻轻的触碰一下我的身体,或是给我一个长长的拥抱,而不是简单的拥抱仪式。
肌肤饥渴症,还会导致情绪波动幅度过大。记得有人曾说,“所有的情绪都是某种需求未被满足。”人之所以有情绪,是因为不被满足。那同样,肌肤接触的缺失或匮乏,必然也会带来情绪上的诸多问题和波动。小孩子,会因为得不到一颗糖而张口大哭,全然忘我而不顾口水鼻涕挂在半空。成人不会像小孩子一样帅真和直接,但却会想方设法的伪装包裹自己的性情和情绪。可是纸是包不出火的,总有一天,骨子里的真我、真性情,它终归会跑出来,和着新账旧账一起算。情绪,它永远都不会消失。它只是狡猾的换了一种新的面孔来和我们交涉互动而已。
缺乏肌肤接触,常常会导致身体僵硬,心灵空虚。仔细观察身边的人,你会发现有的人全身上下散发着灵动气息和光芒,而另一些人则死气沉沉,笨手笨脚。身体的外在呈现状态,也是真实反映了内在世界的一切呈现。我们会说谎,也会伪装,但身体不会,也不能欺骗。身体会自欺,却骗不了人。
当然,身体如此真实的表达了我们的肌肤接触状况和亲密关系的指数,这个一点也不丢脸。我们无需紧张,也不用自责。有时候,这些都不是我们自己的错,而且也没有对错好坏。肌肤饥渴没有必要也不可能去“根除”它,因为作为社会关系中的人,对安全感和亲密依恋关系的需要是伴随一生的。所以,这一切都是正常的,无需贴上过多的标签,给自己增加过多的烦恼。
穿越肌肤饥渴症,我们如何体验和感受美好?
正视我们对肌肤接触的本质需求,也同样接纳肌肤饥渴症的现象和存在。接纳才会享受,抗拒就会难受。只有真实面对,才会赋予我们力量。面对问题,才能解决问题。
关注身体的需要,爱护身体,让身体灵动起来,我们可以选择舞蹈,让身体自己爱上身体,让我们激活自我本身俱足的内在力量。其实,我们忘记了,自己就是那个可以满足和爱到自己的人,有时候,也是唯一的人。因为任何外在的索求或追逐,都不能完全的滋养和满足那个我。所以,我想,除了外在的关系、触摸、连接以外,我们需要更多的开发自我内在的宝藏,以此激活内在的饱满力量。爱满才会溢,当我们溢出来去滋养和温暖他人时,便会收获另一种幸福和满足的体验。
关注内心的声音,跟随心的指引,让自己活得自在、淡定、从容。我们不需要去取悦谁,也不需要为任何人而委屈自己、压抑自己,更加不需要对任何人有所交待。卸下这些所谓爱的包袱,轻装上阵,不辜负自己,就是最美的答卷。
爱自己、接纳自己、允许自己,便可淡然,面对爱来爱去,爱多爱少,一切都只是体验。虽有觉知心,不为觉知苦。有肌肤饥渴症也好,没有也罢。多点接触,我不拒绝;少点触碰,亦不悲伤。一切都是被允许存在的,一切也是被接纳和包容的。放下好坏多少的标准,便多了无数的存在的可能性。而唯有内在爱的饱满和丰盛,足以赐予我们爱和允许的力量。我想,这是根本。爱,是一切的答案和力量。
愿你我都能享受平凡生活里的各种美好的相或呈现,或多或少,或好或不够好,相对而言,只有比较级,并没有绝对的对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