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度思考》读后——创新思维

图片发自App

推荐指数:

图片发自App


香奈儿前全球CEO首部职场进阶力作!揭开在所有领域取得成功的高手思维方式!在碎片化信息爆炸的当下,在竞争激烈的高阶领域,决胜的关键不仅在于知识的多寡、勤奋的程度如何,更在于是否具备深度思考的能力。本书作者、香奈儿前全球CEO莫琳·希凯回首自己从普通职员到职场巅峰的进阶之道,为你逐一揭开在所有领域获取成功的共通秘笈:遇到复杂问题时,像剥洋葱一样逐层分析;从被动接受到主动学习,从低成长区跨越到高成长区;让自己冷静下来后,更容易看清问题的本质;战术上的勤奋和战略上的优化同时推进;刻意练习深度思考的能力,使之成为习惯;……用深度思考连接一切,是未来10年最有价值的认知升级与自我精进的模式,是最具竞争力的优势。@微信读书App


或许,和作者的性格以及从小的经历有关吧,在其学生时代所接触的“解构主义”(大概含义是任何事物因背景不同而意义也会发生改变,如:同一件事,不同人会有不同理解。)概念,对她后来的人生以及职业发展带来了很大的帮助和鼓舞。那种理论与性格不谋而合时所形成的力量是巨大的,它能指引一个人化痛苦为坚强,化挫折为动力,从而坚持自己的初衷义无反顾的走下去。这种品质在当下弥足的珍贵。

通常群体效应即社会共识往往为我们提供了行动、决策的“依据”,但很少有人重新审视过这些被视作“真理”的标签,反思它们的合理性。可作者以她的经历告诉我们,大胆的怀疑一切,真实的表达自己,打破传统和常规的束缚,思考事物的本质,它会带来不同寻常的力量。

这让我不禁想到中学时代,那时的我们很叛逆,满腹独特视角,像个玩世不恭的少年。但走出校园,走进社会,各种锋芒棱角渐渐被磨平。似乎被所谓的现实调教得越来越遵守规矩,习惯以他人的目光来定义自己,学会把内心的真实想法深深的隐藏起来,不敢表达,因为人言可畏

我从作者的字里行间看到了光的方向!世界的规律是“适者生存”,怎么才能生存?不是随波逐流,不是人云亦云,而是创新!当你以全新的面貌出现时,既往陈腐的条条框框即刻被抛弃。无论在职场还是商业,只要有创新的地方就有蓝海,就大有可途。纵观历史长河,从原始社会至今为止,人类飞跃的进步都源自不断创新,来自后来者对前者的颠覆

创新是什么?为什么要创新?首先创新是“不得不”的过程,每个人或公司都可被视作一个小的单元。在所有单元中,创新无时无刻不在进行着,人类每一个推动性的新事物,起初也是从微小的闪光点逐渐被放大的。那你可以想象,它们的意义是什么?我认为它们象征着未来的方向,它们就是大势背后的小趋势,所以,这构成了外部环境的复杂性及变化性,亦是你我不能左右的,你不创新,你会被“创新者”自然而然的过滤、淘汰!

创新的本质是什么?——回归真实。怎么理解真实?你可以拿起身边的杯子,紧紧握着它,这就是真实,but,这却不是终极的,因为创新者可能会把它不断拆解(材质、成分、元素、作用……),而这个过程是个无限循环!因为任何一次进步只会越发的逼近“真理”,永远无法真正到达“真理”殿堂。

这和科学的突破路径相似,新的科学理论通常会主宰人类一段时间,然后又会被更新的理论推翻。因此,“真实”存在于动态之中,它是一个无边的悬空台阶,并且每向前踏一步,就会往下掉一阶。

作者在书中提到了一个创新的关键要素:观察。敏锐的观察你所接触的任何事物,学会从各种角度理解它们,只有思维足够活跃,你才能发掘事物背后潜藏的价值,拥有获得新机遇的可能性。

不仅创新,观察在社交活动中,同样扮演着举足轻重的角色,从他人所在乎的地方了解偏见是如何产生的,启发自己思考。如果你擅长社交或者常与人打交道,你应该深有体会,对话中只少50%的言论是“扯淡”,也就是真假参半。因而当面的评价不足以说明什么,怎样在背后议论你,才更能体现对你的看法。

和观察配套的,是倾听,我们很擅长表达自己,却很难体会别人的感受,当然这很正常,自私是人的天性,也正是由于这种天性,很容易使我们丧失学习机会,因为表达只会强化自我思想,你吐出的每一个字都叫“自私”,倾听,则是输入、学习的过程。如果没有在沟通中学到任何东西,不仅浪费时间,而且毫无意义。无效社交归根结底还是怪自己“话太多”

读这本书时,我觉得很亲切,虽然作者是女性,但我在她身上隐约能看见自己的影子,包括性格(感性、自由)、思考方面都很相近,可又不及她那样强有力的把“真实”喷涌而出,而即便如此,她实实在在的向我传递了某种能量。她好像就在我身边,激励着我,一定要勇敢的去追逐自己真正想要的未来!与此同时,我也知道成功不可复制,因为头脑是直的,而路是弯的。但光是对心灵的启迪就已足够。

耐人寻味。作者貌似把“解构主义”思想作为了她的第一性原理,“创新思维”应用在了业务、创意、管理、社交、生活等领域。并完成了一次次的突破而取得非凡成就,她那句“跟着感觉走”,宁人印象深刻。不受限制,只选择由自己定义的人生,也许就是她的“感觉”吧!

图片发自App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度思考》读后——创新思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