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道德经》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

2021.04.08周四

《道德经》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

【原文】

视之不见名曰夷,

听之不闻名曰希,

抟之不得名曰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其上不皦,其下不昧。

绳绳不可名,复归于无物,

是谓无状之状、无物之象,是谓惚恍。

迎之不见其首,随之不见其后。

执古之道,以御今之有。能知古始,是谓道纪。

【译文】

看它看不见,把它叫做“夷”;

听它听不到,把它叫做“希”;

摸它摸不到,把它叫做“微”。

此三者不可致诘,故混而为一。

这三者的形状无从追究,它们原本就浑然而为一。

它的上面既不显得光明亮堂;它的下面也不显得阴暗晦涩,

无头无绪、延绵不绝却又不可称名,一切运动都又回复到无形无象的状态。

这就是没有形状的形状,不见物体的形象,这就是“惚恍”。

迎着它,看不见它的前头,跟着它,也看不见它的后头。

把握着早已存在的“道”,来驾驭现实存在的具体事物。能认识、了解宇宙的初始,这就叫做认识“道”的规律。

【感悟】

本章说明“道”之体征,即看得见,听不到,摸不着,而且不明起始,不知未来,绵延不绝,不停变化,不可名状,所以终归为虚无之态,于是叫它“惚恍”。

夷、希、微三个字,均形容“道”的若隐若现,不可捉摸。由此看来,“道”是我们的感官无法感知的,唯有用心体悟。

“道”虽然感知不到,但它时刻存在着,主宰着我们的生活。只有用心体悟道的人,方能在这种虚无缥缈和若隐若现中发现到“道”,最终琢磨到“道”。

所谓“道纪”,指道之规律。聪明人做事之所以容易成功,不是因为他们创造了什么,而是因为他们善于利用已经存在的“道”,抓住了事物发展的规律来办事,所以取得事半功倍之效。

曾仕强教授曾说:“现在人就是凭自己意见,所以每次都在尝试,都在摸索,最后是把时间给耽误掉,把物质也浪费掉,把性命也白白的跑这一生,一无所成。”

总而言之,很多话,很多道理,老祖宗都已经说过了,我们要做的就是遵循古道,传承大道,灵活地将先人的智慧应用到今天的生活。

【思考】

在这个快速变化的时代,未来5年,你会坚持练习的技能是什么?

1.心理咨询之认知行为疗法

2.练习书法

3.写作

你可能感兴趣的:(《道德经》第十四章 :执古之道,御今之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