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语》感悟-作者:于丹

推荐理由

这本书是几年前部门团建,我作为领队获得的礼物,当时团队得了第一名,并由我们开香槟庆贺,印象深刻。

于丹老师是当时团建教练的女神。

读完《三字经》,很想读《论语》,每次翻开,都读不上几句。

樊登老师也常常提到孔子的名言,他曾经用一年的时间翻阅了所有可以找到的《论语》各种解读版本,他的付费论语课我还没下决心购买。

看完这本书,感觉对《论语》有了更大的兴趣。很多地方都让我划线思考,摘录几段让我内心触动和有所感悟的片段。

精彩书摘

老者安之,朋友信之,少者怀之。- 老者安之,不知如何慰藉父母的时候,就用这句话提醒自己。父母有命,必回之。

事父母几谏,见志不从,又敬不违,劳而不怨。- 委婉地劝说父母,哪怕是不听,也要心存尊敬,不要去顶撞他们,顺着点父母,不能生出怨恨。

弟子入则孝,出则悌,谨而信,泛爱众,而亲仁。行有余力,则以学文。-言语谨慎,我常常提问,有时候自己问完都感觉像是质疑,何况听者。于丹老师的访谈中也提到,抱有诚意的探讨,她都会认真地去尊重。我想大多数人都会这样,有时候担心自己言语上的技巧,其实发心是好的,自然会流露在言语中。有问题不当场提也是一种遗憾,谦虚求教,大胆发问。

子绝四:毋意,毋必,毋固,毋我。-不要主观臆断,固执己见,最后一个毋我,让自己达到一个浑然忘我的境界,然后去真正完成对客观事物的判断。我想就是没有私心吧,非常不容易。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智慧最高的境界在于自己心中通彻的透悟而最终成就生命的欢欣。

道听而涂说,德之弃也。-这里有个小故事非常有启发性,有位哲人,素来沉默。他的朋友兴冲冲跑来告诉他一个特大消息,哲人拦住他说:你任何消息说出口之前要过三个筛子。这个消息是真实的吗?善意的吗?重要吗?三个筛子过完了,你这个消息就是不说出来,你自己也不会受它困扰了。转发消息的时候问自己这三个问题。

德之不修,学之不讲,闻义不能徙,不善不能改,是吾忧也。// 以能问于不能,以多问于寡;有若无,实若虚,犯而不校,昔者吾友尝从事于斯矣。-勇于改正错误(过,则勿惮改),虚怀若谷,有人冒犯,也不计较,这样的境界值得一辈子修炼。

不愤不启,不悱不发,举一隅不以三隅反,则不复也。- 启发孩子,coach 别人,不也是这个道理吗。

君子信而后劳其民;未信,则以为厉己也。信而后谏;未信,则以为谤己也。-其中讲到魏徵不签署李世民的征兵敕文,让李世民明白诚信的重要,这是拿脑袋坚守原则,我想此前魏徵已经赢得李世民的信任了吧。李世民不计前嫌,任用魏徵。而魏徵则是士为知己者死,知无不言言无不尽。

居之无倦,行之以忠。-尽心竭力去做事。

君子惠而不费,劳而不怨,欲而不贪,泰而不骄,威而不猛。

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

夫子温、良、恭、俭、让以得之。// 子之燕居,申申如也,夭夭如也。 - 孔子的形象跃然纸上。

夫子之道,忠恕而已矣。- 中心为忠,如心为恕。忠诚于自己,善待他人,就会获得自在一些。恕道里包含一种深刻的心理,就是感恩之心。一个人如果看到什么都是本分,那就没有感激;如果看到情分更多,那就会有一种珍重之心。你实行了恕道,你就会对很多事情持着乐观的态度。与他人一份情怀,与自己一份方便;给世界一份温暖,给自己一份宽和。伤害最好被遗忘,别人对你的好,要铭刻在心。

君子求诸己,小人求诸人。

以直报怨。-就算有很多不好的事情不幸发生,某些伤害就摆在那里,用一种正直坦荡的态度来处理,让它过去,在最短的时间内让它化解,而不是纠缠不休,以怨抱怨。

与其进也,不与其退也,唯何甚?人洁己以进,与其洁也,不保其往也。-这句真是太精妙了,多肯定别人的优点,人家改正了错误以求进步,要肯定他改正了错误,不要死抓住他的过去不放。如果你老看到别人的不好,你眼神中就隐隐地带着不屑。

子张问仁于孔子。孔子曰:“能行五者于天下为仁矣。”“请问之。” 曰:“恭、宽、信、敏、惠。恭则不侮,宽则得众,信则人任焉,敏则有功,惠则足以使人。”

最后选两句,给自己不曾立过远大志向的人生一个宏伟的愿景,没事的时候诵读几遍,增强自己内心的勇气。

士不可以不弘毅,任重而道远。仁以为己任,不亦重乎?死而后已,不亦远乎?

北宋大家张载的名言横渠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语》感悟-作者:于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