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心不动

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

——王阳明

在江西平乱取得重大军事胜利的王阳明,被学生问及用兵之术。

他回答说没有什么用兵之术,有的是学问。如果非要说有什么用兵之术,那就是三个字:不动心。

凡人智能相去不甚远,胜负之决,不待卜诸临阵,只在此心动与不动之间。

阳明的意思是,人的智商都差不多,两军对垒,胜负之别不在于神机妙算,而是“不动心”的境界能自如应付复杂军事局面,比“动心”者更能冷静处事。

“不动心”不只是阳明的实践经历,也是他的思想特色。

儒家对佛家一直非常排斥,隋唐以后“儒释之辨”延续下来,宋明理学最大的挑战也是来自佛家。

佛教的流行自有道理,佛家思想可以让人超越世俗功利,提高精神境界。

即使在今天,很多人依然通过唱经、抄写经文等方式来平静心绪。

内核是“有”的儒家,不能接受佛家的“无”。

但很多儒者却和高僧来往密切,人们熟知的有柳宗元和大颠和尚。

佛教所追求的“无”令很多人神往,也满足了很多人的心灵需求。

佛教对儒家的挑战,不在于宗教或者伦理层面,而在于人的生存境遇与心灵感受方面。

追求内心的宁静是每个人所向往所需要的,佛教在这一点上提供了让人安身立命的可能。

王阳明看到了这一点,他认为儒家需要在精神境界层面上吸收佛家的智慧,当然,他也不认为精神上的超越是佛家独有的。

因此,与一般儒者对“空”避之不及不同,王阳明能够接受空。

只是他的“空”不是本体上的,是境界上的。

本体上的“空”,强调心的本体是无。

著名的说法当属六祖惠能的“菩提本无树,明镜亦非台,本来无一物,何处惹尘埃”。

《坛经》中也提到“若见一切人恶之善尽皆不取不舍,亦不染著,心如虚空名之为大,故曰摩诃”。

其所追求的理想境界“心如虚空”,是一种本体上的空。

与禅宗相似,王阳明提出“无善无恶之心体”,他明确肯定《金刚经》的“应无所著而生其心”。

良知本体原来无有,本体只是太虚,太虚之中日月星辰风雨露雷阴霾噎气何物不有,而又何一物得为太虚之碍?

不同之处在于,王阳明的“无”不是本体上的空无,而是一种超越,意在通过“无”的超越,达到来去自由的境界。

阳明本人经历了战争与朝堂猜忌,正是“去来自由,无著无滞”的境界,让王阳明化险为夷,这种实践方面的获益也是他坚定吸收佛家智慧的原因。

吸收“无”并不是皈依佛家,而是更好地涵养人的精神,儒家思想应该安顿人心。

因此,王阳明提出,“圣人之学以无我为本”。

无我,本是道家和佛家常用词,儒家也有此含义,如用“克己”,“毋我”来反对固执。

王阳明的无我是一种境界,也是一种工夫与实践。

通过无我的工夫,来达到无我的境界。

无我的工夫,就是要化去心中一切滞碍,恢复心之无我的本然状态。

心的本然状态就是无纤介染著,即精神充实的自得状态。

只有达到了这个状态,才能实现《中庸》说的“无入而不自得”,对富贵贫困都顺其自然,不论处于怎样的境遇都能保持中庸之道,安然自足。

“无我”,需要“不动心”。

心本来是无所牵扰的,但现实生活中,人们总是会有所挂碍,会“动心”。

普通人的“动心”,即烦恼、压抑、沮丧等等情绪,虽然这些情绪的发生有外在环境因素的助推,如遭受挫折、屈辱、困苦、变故等等,但最终还是人的修炼程度的问题。

这些“动心”,在王阳明看来,是修炼不够的表现。

尽管人的天资禀赋不同,但不动心的境界却是后天修炼的,即使天资再高,也需要后天修炼习得。

而人生的重大变故,情绪的起伏,恰恰是修炼不动心的最好时机。

人之所以能习练不动心,是良知的作用。

致良知的重要意义就是使人在任何处境之下都能保持平常心,在人“动气”的时候控制情绪。

这种控制情绪来达到最佳心理状态的能力,需要经过艰苦的训练才能达到。

达到这种状态的难度甚至超越面对死亡的勇敢,后者是瞬间的状态,前者则是要长期修炼所得。

“不动心”并不是没有七情六欲的心死或者漠然。

而是在感知情绪的基础上,顺应万物,也就是程颢说的“情顺万物而无情”。

人都有七情六欲,强行戒绝是不可能的,重要的是,在七情发生的时候,要不动气。

凡人忿懥,著了一分意思,便怒得过当,非廓然大公之体了。故有所忿懥,便不得其正也。

如今于凡忿懥等件只是个物来顺应,不要著一分意思,便心体廓然大公得其本体之正了。且如出外,见人相斗,其不是者,我心亦怒,然虽怒却此廓然不曾动些子气,如今怒亦只得如此方才是正。——《传习录》

王阳明肯定了情绪的合理性,见到“不是者”,自然会有气。

但这种气不能伤害心境,不破坏情绪。易怒、暴怒等等动气都是修养不足的表现,即失去了“廓然大公的本心”,因此克制自己的怒气,也是修养的必备工夫,是达到自在之境的必修课。

自在之境是人排除了一切紧张、烦躁、压抑等负面情绪,也不受情感情绪的牵绊,而保持自由的心境。

要达到这种心境,就要堪破生死。

生死观是决定人生境界的重要法门,如果一个人对死亡看得很重,认为死后一切皆无,那么势必会特别在意一切物欲,因为错过了今生今生就永不再来,也必然会对一切斤斤计较。

学问功夫于一切声利嗜好俱能脱落殆尽,尚有一种生死念头,毫发挂滞,便于全体有未融释处。人于生死念头本从生身命根上带来,故不易去,若于此处见得破透得过,此心全体方是流行无碍。——《传习录》

达到自由的不动心境界需要超脱一切“声利嗜好”,即一切感性欲求、声色犬马、功名利禄的留恋,而实现这种境界必须超越生死的分别。

只有勘破生死,才能“去来自由,无著无滞”。

王阳明对情绪的肯定是他思想中的特色,这一点颇具现代哲学气质。如在20世纪的哲学家海德格尔看来,情绪是一种存在状态,是“此在”的本质。

在阳明那里,情感的无执著性被视为“本体”,是“向上一机”,是人的更深的存在,人的精神生活需要排除种种非本体的“忧烦”,克服执著带来的烦恼,达到自在之境,让个体实现全面的解放,“尽性至命”。

你可能感兴趣的:(此心不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