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文共: 2259字 2图
预计阅读时间: 6分钟
这个问题,最近还在我的课堂上出现过。上课的时候,教授问过我们一些问题,我觉得有些问题的确是值得思考的,比如像北京这样的城市,原来服务行业中有大量的年轻小姑娘,但是近两年发现,年轻小姑娘的数量变少了,这帮小姑娘去哪里了?你可以从人口拐点、逆城市化等角度分析,结论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
其中一个问题就是,为什么现在毕业生首选工作是金融行业?正好这个问题,还点到我站起来回答问题。我模糊地记得,我回答的是金融行业相对高薪,在北京这样的城市,想生活的更好,金融行业从起点和发展前景来说,都是一个不错的选择。但是似乎,教授并不太能理解我的这个答案。当然也有人说,金融行业火,有挑战,有吸引力,但我还是觉得这是钱的问题。因为我无论从自然生物角度,还是社会角度都是站在人性本恶一边的。有人问过我,为什么想的那么阴沉?我说,我这不是阴沉,我只是敢于面对和承认自身的劣根性。人没有进化之前,本身是动物性,动物的生活被两大主题占据:吃和性。动物当然也有感情,但是在两大主题面前,占比还是不足。
说回到金融行业,金融是个大的概念,里面有很多细分行业,下面这个图是我当时梳理的一个金融行业的思维导图,不一定全面,但足够看全貌了。
通过上图,可以知道金融包括银行、证券、保险、基金、信托、融资租赁、保理等细分领域。但是在一些名校毕业生的眼里,金融这个字眼限定的领域可能更为集中。因为大家都知道投行和基金挣钱,也不知道这个观念是何时灌输的。严格意义上讲,是负责前台业务的挣钱,靠业绩吃饭。反而中后台,相对并没有那么高薪,但毕竟近水楼台先得月,优秀的中后台也会转岗的。
说到这个,实际上高大上的金融业的很多业务对学历的要求并不需要那么高,只不过中国大学价值的溢价使得企业方优中选优。
金融行业两个证,CPA和司考(现在叫法律从业),这两个证在中国比较实用。如果未来也不准备参与国际业务的话,CFA是可以不考的。
现在有一部分年轻人患了一种焦虑症,对自己焦虑,对他人焦虑。因为都想在这个时刻,做出最优的选择,这种会导致一些人出现小熊掰玉米的情形,到处拿offer,然后选择最优的那一个。不过人的诉求是不一样的,有的人要户口,有的人要挣钱。总是焦虑,总是提前很长时间去规划自己的未来,生怕走错一步。没办法,这个时代的节奏太快。
现在有一部分年轻人患了一种攀比症,工作要比别人好,活的要比别人潇洒。实际上,人最大的敌人就是自己。也有一部分人觉得身披金融行业的光环,会让他们活的更加舒服。
说到这个,我要引出一个词语“人性”。读了很多书,会发现很多不可用理论解释的,可以归结于人性问题,人性是个大的命题,也是很难研究的一个命题。我们谈问题,做事情。研究各种学科理论,我们想更透彻地看待这个世界,我们想站在一个很高的视角看待芸芸众生。
前一段,我和好友聊,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发现大道至简。真假善恶,很好辨别,辨别不了,是因为脑子里想了太多,想要的东西太多,是人性的弱点在作怪。
接着说选择的问题。大家都知道实业是基础,基础动摇,何谈金融繁荣一说?那么为什么很少有人去投身实业呢?因为机会成本太高了。投身实业,要静下心,投入自己的青春,见效时间短,要能耐得住寂寞。另一方面,这个社会诱惑太多,人需要不停地刺激来不断地满足自己,所以人还是需要多读书啊,来弥补内心的空洞。那有人会说:耐得住寂寞,才能守得住繁华啊?谁这样劝你,看看他有没有做到这一条。我是十分佩服能耐得住寂寞和平凡的人,一辈子兢兢业业,在平凡的岗位上奉献青春。
那你会说,是道德水平下降的问题吗?我觉得不是,我觉得这涉及到集体行动的逻辑,大环境是这样,集体导向是这样,个人的选择和价值导向会被影响,进而偏移。所以应该做的不是去批判集体怎么样,而是去赞美能逃脱出集体行动逻辑的人,这种人是能自律,能做大事的人,这个大事不一定是丰功伟绩,但一定是具有普世价值的。
以上我谈到了客观条件、人性、集体行动的逻辑等几个影响因素,实际上细想下来,这个问题有可能在未来的某个时间变成“为什么很多毕业生首选工作不是金融?”。这些问题是值得思考的,但是更值得思考的是,我们应该如何度过这一生?我们应该如何定义自己的价值观?
PS.以下接着谈一些关于人性的话题
我们都喜欢和善良的人交朋友,这个世界上,不存在严格意义上善良的人,每个人都是两面性的。人这一辈子需要战胜的就是自己的内心,就是自己。你不想做的事情,而且你决定不做了,谁也强迫不了你。但我们还是因为各种各样的因素,去做一些事情。
我忽然想到,人每天说那么多话,这些话里有多少是真挚的,有多少是虚情假意的。如果把这些话,录下来,采编成文字,那么当我们看到这些文字时,会是什么感受。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人看不得你好,或者说,你不能比他们好,他们需要这种优越感来填补自己内心的空洞。
很多事情,多归结于人性。因为无论是什么形式的上层建筑和经济基础,都是人去参与和操作的,当我在这里敲下这些文字,心中也是五味杂陈。因为很多事情,你后来发现,本来说好的,就变了。但是你还是要接受它,因为你除了接受,别无他策。
我们总在谈必然性,什么是必然性,这三个字往往都想不清楚。我们在谈论这,谈论那的时候,总是把人当做圣人这个前提去思考的。这俨然是不对的啊,因为人性的劣根性是有的,你可以通过教育等手段去缓解它造成的恶劣影响,但是无法从底子上根治它,因为这个难题和把人性的劣根性根治一样那么困难。
我们读万卷书,行万里路,都不一定能战胜自己。路漫且长,了解自己,看透自己,直面自己,承认自己,进而才能战胜自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