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减”减了作业没减责任

“双减”政策的出台,教育界带来了地震式的改革,“双减”政策落地,与老师、家长、孩子三者真是息息相关,谈一点自己的体会。一、“双减”政策对老师的要求提高了。双减减量不减质,减负不减效,虽然学生作业布置少了,但是老师面临着更大的挑战。一是老师们需要花更多时间,付出更多的努力研究学情和教材,以提高备课实效,并且需要在有限课时中创新课堂,提高课堂效率,二是设计作业更多样化,安排综合性学习活动更多,更注重培养学生的自主学习和探究能力。三是对老师与家长的沟通能力和家庭教育知识的学习有了更高的要求。这一系列,对于老师来说任重道远,不仅需要源源不断学习,还需提升专业素养,与时俱进。二、“双减”政策对家庭教育的要求提高了。“双减”政策对于家长来说,真是几家欢乐几家愁,有些家长觉得自己终于从孩子的辅导作业中解放出来了,再也不用花钱去给孩子报班了,学习以后归学校管省心了。可是细心的家长可能发现,学生的负担看似越来越少,而实际生活中中高考难度并没减少,让学生不再有考试,如此又怎么知道自己孩子的学习效果和掌握程度呢?这如何是好呢?我想任何一个家长,都想让孩子在中考,取得好成绩,考上一所理想的中学和高中。那什么样的孩子才能胜出呢?很显然,那些有良好的学习习惯的孩子,有自主学习能力的孩子,有自己的兴趣和特长的孩子最有潜力。这个世界任何事物都是能量守恒定律,这里少了,那里就会多,所以说,对于家长而言“双减”不能减责任,不能减质量,不能减成长。它在给孩子松绑的同时,也在给家庭教育“加码”。三、“双减”政策让学生之间的差距拉大了。“双减”后,网上流传着一些雷人雷语。如下图: 说实话,虽然只是网络的雷语,可是也折射出一个不可避免的现实。学生减负了,社会呢?这个社会优胜劣汰、物竞天择的法则是亘古不变的。这个“减负”政策让我想起了日本2002年实施的“宽松”教育,内容包括:降低课业难度,减轻学生负担,不公布成绩,不对学生进行排名,不考试等等。看到这个内容是不是也觉得很眼熟?和我们现在提倡的“双减”似乎异曲同工。我们也看到日本“宽松”教育的后果,那一代的日本年轻人及时行乐、没有欲望、不想工作,不想奋斗,他们沉迷于动漫、游戏、爱情片,靠幻想解决的问题,不付诸实践,当时被称为“平成废物”。再回头来看看这些被减负了的快乐的孩子,他们的业余时间,真的会像国家政策所希望的那样,去发展自己的个性教育,培养自己的创造力吗?也许会有,但估计也是凤毛菱角,对于天性爱玩又缺乏家长督促的孩子,会把这些空暇又快乐的时间奉献给玩耍、游戏、互联网。 而阶层也就此分化,一部分家庭条件好,教育优良的孩子在学校减负、却会用更多途径和金钱去培养孩子,提升竞争力,以便获得社会竞争的优势。而另外条件一部分没有家庭能力,父母缺乏文化知识又没有时间管教的孩子真的减负了,却可能在各方面都处于劣势。而这个社会教育资源始终是有限的,想让孩子上名牌大学、出人头地,还是要去争夺那极为有限的招生名额。写到这里,我不免有些心塞,因为这个政策,让我想起农村里那些每天在为生计奔忙而无暇顾及自己孩子的父母。想起那些靠读书这条路快捷通道来改变人生改变命运的寒门学子,“减负”可能会让他们面临更严重的教育内卷。我和孩子爸爸都是来自农村的孩子,祖祖辈辈都是黄土地上农民,虽然今天我们没有什么伟大的成就,但目前的生活,已经是我们读书时代拼尽全力苦读换来的结果。当看到现在社会激烈的教育竞争我也常常觉得后怕,但又心存侥幸,庆幸当年有老师逼着我们努力学习和大量刷题,才能挤过那千军万马的独木桥。我今天能坐在电脑前面写下这些文字,也完全得益于十几年的辛苦读书。俗话说的: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我是一位老师,同时也是一位家长,我不仅希望孩子健康快乐地长大,还希望她在将来的工作和生活中,能有一定的竞争力,能在社会上能立足。不必闻达于诸侯,但也不要被时代的车轮碾压而过,如同一只蝼蚁。为此,在对她的教育过程中,我觉得很有必须要让她知道:教育,不可能只有轻松没有压力,不可能只有快乐没有痛苦,只有这样等她未来毕业了,长大了,怀念起“痛苦”的学生时代,才会觉得应该感谢曾经努力的自己。 

你可能感兴趣的:(“双减”减了作业没减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