朱元璋那么多儿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抢太子之位?甚至朱棣也不敢

皇室纷争是非常残酷的,从我们平时看的古装剧中就能看出来,什么手足兄弟因为皇位自相残杀,什么起义又动乱的,皇子们之间的斗争也更是一场沾满鲜血的战争,唐朝时期著名的玄武门之变,更甚至有残忍血腥之称的清朝九子夺嫡悲剧,因为中国古代的封建政体,皇室之争在那个年代确实是屡见不鲜的常事了,尤其是皇帝有那么多妻妾宠妃,儿子也就自然而然的多了,儿子多了,那些有野心的儿子也就存在了,不安于现状想要篡权的也大有人在。

但也并不是皇室皇子多了,皇室大战就会一触即发,当然也有太子和各位兄弟姐妹们友好平安相处的例子,就像明太祖朱元璋他的那庞大的皇系分支,二十六个儿子啊,人才辈出但是在明朝创立的数百年间都没出现过夺嫡大战,皇太子朱标为人宽厚仁爱,燕王朱棣,宁王朱权等这些皇子都可谓不是等闲之辈各个都非常优秀,不仅战功显赫还知书达理,让人惊异的是竟然没有一位皇子去跟太子朱标争位,甚至到朱棣即位后也没有出现过争夺太子之位的情况。

清朝和明朝这么一对比,康熙帝那三十五个儿子没有一个是省油的灯,除去那些早夭和没有列入序齿的那二十四的儿子,一场预谋已久的争夺之战展开了,九子夺嫡之争也拉开了序幕,这种乱象相比于和睦共处的明朝皇子们真的是差距过大啊,那大家就会有疑问了,为什么朱元璋那么多优秀又有鸿鹄之志的儿子没有一位站出来和朱标争夺太子之位呢?甚至连有预谋有野心的朱棣都没有跟朱标争夺过,还是在朱标生病去世后才开始以辅佐侄子为由争夺皇位的,清朝为什么会和明朝相差过大的,今天笔者就和大家一起探寻。

首先要明确的是,明朝启始就有设立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制度,这也就从某种程度上阐述了,为什么在明朝朱标的兄弟们没有和他争夺嫡长子之位,甚至在明朝没有开国就设立有了嫡长子继承制这一关键性封建制度,朱元璋在开国前期就已经将朱标设为世子,所以在朱元璋开国后朱标也就顺理成章的成为了皇太子,所以也就是因为制度的限制,才有了明朝时根深蒂固的名分所在,就在朱标因病去世后,朱标之子也因此即位,朱棣是靠篡夺皇位才上位的,这也是为什么朱棣上位总被后人贬低的原因了,这骂名实属活该。

朱棣作为朱元璋第四个儿子,所以说在继承皇位上不存在任何优势,即使在朱标早逝后朱元璋立朱标的长子朱允炆为皇太孙后,如果说换一个角度说,即使朱元璋不将朱允炆立为新人皇位人选也排不到朱棣头上来,因为朱棣作为老四前面还有在世的两位兄长,但是从实力上来说,朱棣确实是可以作为皇位的最佳继承人脱颖而出的,不单单只是靠屡获战功,还因为朱棣在早期就已经在势力和天赋方面展露头角了,后来又随着一个一个兄长逝世,朱棣心中的野心之火也越来越烈了,诸王之首的称号也确实是做到了实至名归,也确实是朱允炆皇位的最佳劲敌,但是在朱标在世时,朱棣的势力还暂时不允许他和哥哥争夺皇位,他这也算是能看清自己,没有违背纲常伦理做出自不量力的傻事。

和明朝这么一对比,清朝的制度就大为不同了,因为清朝前期继承制度并没有得到正式确认,就连清太宗皇太极死后也没有确定继承皇位的人选也是靠后来的一番势力的斗争才最终得以确定的,看来清朝在前期新的君主都是这样来的,一直到康熙都是没有推行嫡长子继承制的,在康熙这时候再推行嫡长子继承制确实也已经是为时已晚了,因为康熙已经是第四个君主了,显而易见已经晚了,正是因为清朝君主从一开始就没有运用到嫡长子继承制才导致了后面那些混乱的局面,所以说吧九子之争可以说是必然的形况原因也很单纯,简单的权力之争。

不仅因为简单的推行制度不同,朱元璋和康熙两位君主的影响也是为什么明朝皇子之间的关系比清朝更和睦的根本原因,虽然朱元璋作为开国的君主,但是我们都知道朱元璋在成为皇帝之前的生活确实是非常不如意的,所以朱元璋特别看重孩子们对于苦难的理解,对二十六个儿子的教育也是非常严格的,从小就开始让他们去民间考察体恤民情,这也是后来历史记载到朱棣评价自己的幼年生活说道对于民间那些事是了解的非常透彻的,尊师重道也是朱元璋对于儿子们特别教育的,各个皇子在少年时期就表现出来了不同于同龄人的优秀和成熟,虽然朱元璋作为杀人不眨眼的霸气皇帝在历史上的评价是褒贬不一的,但是朱元璋在教育子女方面确实是做得很优秀,这也导致了每个皇子都老老实实的,不敢造次,所以争夺嫡位在明朝基本上是不会存在的。

康熙对于孩子们却是溺爱更多,对于儿子也是如此,这也为后来皇子们不尊重师长,嚣张跋扈埋下了隐患,而康熙对于皇子们的所作所为并没有加以制止更别说给他们惩罚了,溺爱真的能害死人,这也是后来九子争地位的主要原因了,所以说父母对孩子的教育和行为是非常重要的。

笔者想说,嫡长子继承制确实是对比清朝和明朝出现皇子争夺战的根本原因了,再加上朱元璋对皇子们的教育非常得当,每个皇子都非常守规矩,所以没有造成皇子间手足相残的局面,而康熙因为过于溺爱皇子,还没有承明朝旧制才酿成九子争嫡的悲剧。

你可能感兴趣的:(朱元璋那么多儿子,为何没人敢和朱标抢太子之位?甚至朱棣也不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