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就没有什么“此心安处是吾乡”

今天是大年初一,兔哥读《通鉴》系列今天不分享别的了,就想谈一下“此心安处是吾乡”。苏轼在《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中写道:

雪乡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王定国的侍人寓娘所说此心安处是吾乡让苏轼大受感动,也被后世引以为经典。寓娘是王定国的侍人,通俗点,兔哥觉得应该就是一位侍妾,那个时候,作为一位附庸,随主人飘荡,心安处的确便是主人。

然而漂泊游子的心又能所安何处呢?

安土重迁、叶落归根是传统文化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是凝聚一个家族的核心,也是一个家族家风家教的载体,兔哥觉得从来就没有什么“此心安处是吾乡”,有的更多的只是无法走向归途的无奈和自我安慰,试问,难道寓娘的口气中就没有对命运的哀叹吗?

每年的春运都是上亿人次的,这对于一个小国来说当然是不可思议的,但是之所以出现这样的状况,甚至是十几万骑行大军横穿数省,不畏严寒,不顾疲惫,原因是他们心中那个一直在吸引着的信念,这个信念就像一把火,在黑夜中照亮前进之路,在雪地里温暖寒凉之心。

归途

没有人不会为这个信念心动,记得央视有个公益广告,说的是在非洲工作的小伙不远万里,不顾舟车劳顿,在春节回到东北老家,当走在家门口的湖面上时,一头扎进积雪里,那种心头的幸福感足以驱赶掉所有路途奔波的疲倦,一盘水饺,撑起了一个家庭团圆幸福的时刻,一枚烟花唱响了一个游子人生旅途的旋律。兔哥每当看到这个广告都会非常感动,是啊,凝聚起一个家的难道不正是这种冲破层层困难,阖家团圆的信念吗?

乡愁,自古就是中国人心中独有的一抹情愫,或许汉文化圈里也有,但是贯穿于一整个文明的,只有这一群汉人。“少小离家老大回,乡音无改鬓毛衰。”;“悠悠天宇旷,切切故乡情”;“小时候,乡愁是一枚小小的邮票……”,思故念乡似乎成为了每一个身在异乡为异客的游子心中永远的话题。

何为故乡?是身处天涯的此心安处吗?兔哥觉得不是,故乡之念便是幼时成长的地方,不论沧海桑田,那里有父母叔伯,七姑八姨,还有从未远去而又触摸不到的回忆,有欢乐和忧愁,也有天真和烂漫,心心念念而又魂牵梦绕的正是再次身处这个环境时的丰盈而又虚幻的感受。与老人热聊一时,与孩童戏耍一番,幼时的模糊印象便越来越清晰可见,于是,乡情便充盈了脑海,游子的疲倦便荡然无存,而安全感便从心底里油然而生。所以,从来就没有什么“此心安处是吾乡”,有的只是唯故乡,心安处。

万家灯火,阖家团圆,兔哥诚心希望每一位正在体会这种感受的人能更加珍惜,忘掉一年的忙碌,享受眼前的幸福。再次祝愿每一个人猪年大吉,幸福安康!

你可能感兴趣的:(从来就没有什么“此心安处是吾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