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河南卫视春晚舞蹈节目《唐宫夜宴》爆火出圈,连上热搜,大众追捧,人民日报等多家媒体转载点赞。看了一下,确实惊艳!
《唐宫夜宴》以参加唐代宫廷夜宴的女乐师们为主角,展示少女们从准备、整理妆容到夜宴演奏的过程。14名女舞蹈演员,舞姿婀娜多姿、秀逸韵致,将大唐盛世载歌载舞的形象,完美呈现在舞台上。
舞台布景,整体以北宋王希孟的《千里江山图》为大背景,穿插《簪花仕女图》凸显宫廷歌舞的主题,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展现了《捣练图》《备骑出行图》等彰显大唐气韵的绘画作品,以及妇好鸮樽、莲鹤方壶、贾湖骨笛、三彩骆驼等河南出土的国宝级文物。
动起来,就像乐舞俑复活到博物馆奇妙夜;静下来,这些演员就像新制作的唐三彩:
据说这个舞蹈的灵感来源于一组唐三彩俑,舞蹈演员的着装、发饰基本上还原了唐三彩俑的设计,再加上文物、古画AI投影的映衬,可谓美轮美奂。
古典的世界这么美!这还仅仅是唐代。那么,别的朝代的服饰是怎么样的呢?
如果你也被《唐宫夜宴》圈粉,对古代服饰有了兴趣,不妨来国家博物馆参观一下正在展出的《中国古代服饰展》。
这个展览是国家博物馆首次服饰通史类展览,以孙机先生等国博学者数十年学术研究成果为依托,展出文物近130件(套),类型涵盖玉石器、骨器、陶俑、服装、金银配饰和书画作品等,配以40余件(套)辅助展品、约170幅图片和多媒体设施,系统展示中国古代服饰的衍变历程。
1、新石器时代的服饰
新石器时代的服装什么样,没有文物依据,不得而知。
但从以下文物可以推知,当时已经开始制作服饰了。
新石器时代的骨针,说明开始缝补衣服了。
新石器时代的纺轮,石料和陶料的都有,说明新石器时代已经开始制作布料。
新石器时代的陶靴,说明原始时代已经有了很高的制鞋技术。
骨笈和骨串说明原始人已经使用饰物装扮自己。
大汶口文化的雕镂旋纹象牙梳子:
原始时代的一些饰品:
山顶洞人用动物牙齿制作的项饰品串:
2、商周(先秦)时期的服饰
商周时期,开始有了礼制,有了等级划分的服饰制度。
这时候的服装是上衣下裳,互不连属。那时候还没有发明内裤,所以箕踞而坐或撩起下裳就是很不礼貌的行为。在室内就敛膝而坐,在腰下系上市(fu),也就是“蔽膝”,系在身上,下垂至膝部。
妇好墓中出土的一个玉人,给我们一个了解当时服装的机会:
玉人身上的服饰纹样:
东周时期,服饰出现了重大改革,一个是深衣的出现,另一个是胡服的引入。
深衣,就是将以前独立的上衣下裳合二为一,又保持着一分为二的界限,类似连衣裙。其上衣﹑下裳分开裁剪并缝合到一起,并有一定的制作规范。按《礼记·玉藻》记载为古代诸侯﹑大夫等阶层的家居便服,也是庶人百姓的礼服。这种服装一直流行到魏晋时代。
着深衣的人物线图:
胡服是北方少数民族所穿的的服装,与当时中原地区宽大博带式的汉族服饰有较大差异。胡服一般多穿窄袖上衣和长裤、靴子搭配。衣身紧窄,便于骑马,赵武灵王胡服骑射,引入中原。传统的深衣逐渐没落,成为女性专用服饰。
这是古代服装史上的第一次服饰大变革。
革带,皮做的束衣带。
《礼记·玉藻》:“肩革带,博二寸。”先秦贵族着正装时,腰间束大带和革带。大带是丝织品制作,无法悬挂重物;革带则可以悬挂各种装饰品。
平民则只佩带革带,即所谓“布衣革带之士”。
春秋时代的六棱金带钩:
战国时期的玉佩组件:
战国嵌金玉龙纹铁带钩:
3、秦汉魏晋南北朝服饰
秦汉时期服饰制度进一步礼制化,有了冠制,冠是身份的标志。
冠制
弁(bian),近似搭耳帽,主要是武职人员带的。秦人直接带在头上,汉人则先带上帻再带上弁。以下是弁的模型:
文官带的是进贤冠:
武冠与鹖冠:
汉代以后,人俑比较多,所以服装研究比较方便。
西汉着深衣的彩绘陶舞俑:
西汉武士俑:
马王堆汉墓出土的服装尤为珍贵:
墓室壁画也是研究服装的参考:
4、隋唐以后,服装研究可视化程度较高
到唐代,我国服饰由汉魏时的单一系统,变成华夏、鲜卑两个来源之复合系统,由单轨制变为双轨制,这是我国服饰史上第二次大变革。
隋唐以后,服饰研究资料相对丰富,因为有大量古画流传,直接反映当时人们的服饰样式;也有很多人俑可参考:
唐代服装:
唐代仕女图:
唐客使图壁画:
5、宋、元的服装
宋太祖像:
中兴四将图:
晋祠侍女:
6、明朝服饰
明太祖像:
明太祖还有另一个样貌,就是人们经常看到的,不仅地包天,还一脸麻子,究竟哪一个是他真面目?
明孝端皇后凤冠:
明鲁王的九旒冕:
“嘉靖廿六年”金帔坠:
一代大儒王阳明的画像:
明朝文官图:
陇西恭献王李贞像、孝亲曹国长公主像等5件具有较高知名度的明代岐阳王世家文物,均为首次展出。
陇西恭献王李贞像:
孝亲曹国长公主像:
“永乐廿二年”立凤金簪
7、清朝服饰
清代,男子改着满族服饰,华夏传统服制断档,这是我国服饰史上第三次大变革。
清代的服饰不仅有大量的画像,更有诸多实物,再加上影视剧的传播,人们非常熟悉了。
蜡像展示:
努尔哈赤像:
康熙皇帝像:
康熙御用石青实地纱片金边单朝衣:
乾隆皇帝像:
亲王像:
清代的官帽:
好像甄嬛戴过类似的帽子:
旗人的高跟鞋:
清代妇女服装:
清人画像:
曾国藩画像:
中国素称“衣冠之国”。衣冠服饰,既是生活必需品,“避寒暑,御风雨,蔽形体,遮羞耻”;也是文化载体,“分尊卑,别贵贱,辨亲疏”。数千年来中华服饰文化的发展历程,不仅折射出古代物质文明与精神文明的发展轨迹,也勾勒出中华民族延绵不断的生活画卷。
《唐宫夜宴》复活了唐代的服饰。希望有更多的历史服饰活起来、火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