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田孝之的戛纳电影节

用伪纪录片的形式,说了一个演员想制作一部电影,拿到电影界的最高荣誉,戛纳电影节金棕榈大奖。

山田孝之有了这个念头,找到了导演山下。说自己已经成立了一个山田孝之戛纳影视公司,然后找了个故事,根据美国的一个真实案例改编。这种题材,比较容易受到关注。导演此刻还是不敢相信,让他更不能过相信的还在后面,请了个十二岁的芦田爱菜来主演。

这就有了荒诞感,是一本正经的恶搞。为了得奖,亲自和导演去听去过戛纳的人,看戛纳选片的标准。电影恐怕说中了很多影视制作者的心声,有不少是奔着获奖去的。奥斯卡也不意外,每年也有专门为它拍的,那种四平八稳,不过不失的电影。

昨晚看完了,更像是一个演员怎么从偏执,到最后和自己和解身上。他才是绝对的主角,这也是本剧要表达的主题。主要说的,还是一个电影拍摄的过程,一个失败的电影是怎么最终失败的。

从一开始就是一个妄想,拿标志性的奖。做的事和想要达到的目标却有极大的偏差,正是这份偏差,有了戏剧性。一开始看,会觉得搞笑,到后来好不容易找到了资金,找各种不靠谱的演员,又为失败埋下了伏笔。到与河濑直美的见面,那是一个节点,给他们造成了打击。一是,芦田爱菜这么小,适合演这种人伦惨剧吗?一是,你为了获奖拍,是你真正想拍的事吗。

到后来越来越沉重,很多电视剧也是这样,无论国产剧还是美剧,越是深入挖掘,就越是容易发现不易。太烂的国产剧不值一提,生硬搬造的剧情不值得看。即使剧里的山田孝之以自己的身份出现,用他的明星身份去拉投资,以往的合作伙伴也要以能否有盈利空间,是否有完整剧本。长泽雅美也要考虑,全裸出镜是否值得,这部戏是否值得,还有观众想看的是什么。

从对方的角度一看,他们的拒绝挑不出毛病。换别人在那个位置,一样还是拒绝。最后山田孝之炒掉导演,导演愤怒的点燃了那个巨大的雕塑。这个都是山田孝之道原因,拍摄时的肆意妄为,什么也不给说,什么情况导演也不知道。开始就是错误的,初衷不对,题材不对,内容不对,选角也有问题。所以一路走来才那么困难,每一步都是困难。

这是一个完美的失败案例,所以成功的作品那么多,也就不奇怪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山田孝之的戛纳电影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