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0811读《幼儿园课程评价》第二版虞永平著4

第4章  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价

第1节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价的理念与思路

一、幼儿园实施评价存在的主要问题

1. 无视评价的作用,没有把评价当做幼儿园课程发展的重要工作,幼儿园各个层面都没有开展与课程评价相关的工作。

2. 虽然开展了一些评价工作,但随意性大,不能持之以恒,没有发挥评价的作用,没有通过评价工作改进幼儿园课程实践,没有通过评价真正促进教师个人成长和幼儿的发展。

3. 将评价工作视为测验工作,只是在学期结束时主要对幼儿测查,并以此衡量教师工作成效的标准。

4. 做了大量的资料汇集的工作,尤其做了大量的教师笔记和生活日记,收集了大量的幼儿作品和科学等作品,但无从下手,不知如何分析,不知这些材料说明了什么,意义何在?

二、幼儿园课程实施的基本理念和思路

1再学《纲要》切实了解评价在幼儿园教育中的地位和作用。

2. 切实把幼儿作为幼儿园课程关注的核心,切实促进幼儿幸福的童年生活,确实促进幼儿。(. 评价者必须了解幼儿,就是能感受幼儿心灵,能从幼儿的举止言行和态度感受他们的需要兴趣,困惑和喜悦,能判断他们挑战和发展能推动他们的认识能力和情感。)

3. 切实关注一日生活的全过程,关注幼儿所有的表现。举例1:换种点名方式,通过两个小组相互观察,相互点名游戏的形式,提高幼儿关注同伴,关注他人。举例2:教师应该坚持写便条,意味着教师在不断的接近幼儿的内心。教师增加与家长沟通的素材。

4. 切实关注现实的情境。就是关注幼儿的行为以及幼儿之间的关系,幼儿与其他事物之间的关系,从这些行为和关系中解读幼儿的内心。

5. 切实提高教师有效收集和利用档案的能力,切实提高评价的质量和成效。一是学习《纲要》确立《纲要》提倡的基本理念,把握评价的基本方法和策略,提高评价工作的自觉性,主动性和科学性,二是提高观察能力和记录能力。三是提高有效的收集评价档案的自觉性和能力。四是提高运用现有档案的能力。

第2节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评价

一、生活活动的内涵

广义的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在园的一切活动,本节的生活活动是指幼儿园一日活动中除了教学,游戏活动以外的一切日常活动,以满足幼儿身体需要为主要目的的活动。

二、生活活动评价的意义

1. 全面检验课程实施的成效。包括教师生活活动的组织和幼儿相关能力发展的评价,避免教师对幼儿生活活动的包办代替,缺乏科学合理的照顾与关注,调整教师的观念与行为,针对不同年龄特点系统有重点的组织,合理有效的手段。

2. 帮助教师关注日常生活活动与其他活动的融合。强调随机性,渗透性。帮助幼儿运用多种感官获得丰富的经验,挖掘生活中潜在有利于发展幼儿解决问题和创造能力的契机,发挥和扩展其他活动中已有经验相联系的机会,发挥教育的整体功能。

3. 能有效的促进全体幼儿在原有基础上的发展。重点是儿童的自我服务活动,饮食睡眠时间,获得良好的卫生行为习惯,形成独立的意识。

三、生活活动评价的目的

1. 通过评价,促进教师观念的转变,角色的定位有利于将《纲要》的思想注入实践。

2. 通过评价,使教师明确生活活动的组织特点与评价要求和方法,知道生活活动是课程实施一项重要内容,它能为全面评价儿童发展提供依据。

3. 通过评价,可以从一日活动中生活活动组织的效能来综合整体的考察,班级保教质量,课程实施的效果。

4. 通过评价,为评价教师对生活活动的组织能力等提供客观真实的依据,同时通过评价后的不断改进教师生活活动的组织策略和方法,全面增强职业素质。

四、评价的类型与方法

(一)评价的类型

1. 入园以晨间活动的组织评价

(1) 内容与形式

根据不同年龄的儿童特点安排自我服务内容,例如:擦椅子,打扫卫生,照料自然角,做观察记录,收拾随身物品等。

引导幼儿自主选择感兴趣的区域活动,例如美工区,图书区,益智区等。

带领幼儿进行晨间体育锻炼,有利于全身锻炼活动,以小型,多样,分散的游戏为主。

(2)时间与材料

根据季节,儿童年龄,班级的实际情况,制定活动时间。

合理安排各项活动的时间,重点保证大部分幼儿参与晨间体育活动的时间。

为幼儿提供便于取放,安全卫生的材料。

区域材料锻炼,器材提供,能让幼儿活动感兴趣且丰富,定期更换适合年龄特点。

(3)教师的指导

教师要引导幼儿在活动中建立各种活动必须的基本常规,同时要考虑年龄特点。

鼓励幼儿自选运动器材参与锻炼,探索不同器材的玩法,帮助他们学会按要求交换运动项目。

抓住多种实际对幼儿进行全面与个体相结合的随机教育,如:安全,礼貌教育等。

(4)幼儿的状态

幼儿情绪良好,对教师发出的信息能作出呼应。

活动中状态积极,能较好的进行适合本年龄段的活动。

遵守常规要求,同伴关系良好。

2.洗漱与入厕环节的评价

(1)空间与时间

班级硬件环境创设洗漱室的位置,幼儿洗漱用品的提供和摆放,男女入厕区的划分,是否按班级人数配置。

一日活动中,根据不同阶段的幼儿时间安排要合理,保证有充足的时间,给幼儿一定的自由。

(2)保与教的一致

教师,保育员对幼儿洗漱入厕的要求要一致,前后要一贯,提出的要求,要有利于良好习惯的养成和常规的建立。

在幼儿进行洗漱,入厕时,保教人员所在的位置要有利于观察每个幼儿的行为,并对需要帮助的幼儿提供指导与关注。

洗漱内容要求对不同年龄段的幼儿,原有基础上有所侧重,越小的幼儿洗漱要求越细,指导鼓励的方法更生动,保教人员照顾的更有耐心和细致,例如小班要念着儿歌,看着图片来进行洗漱的方法,保持对洗漱的兴趣。到了中、大班,就需要抓住时机,更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

3. 静参与点心环节的评价

(1)时间安排上:不少于三个小时,上下午点心两餐中间适当的时间。

(2)教师组织上:重视餐前的安静活动。其次,抓住时机向幼儿介绍菜名和营养价值,关注挑食和偏食的幼儿,有针对性的引导。教师之间要清楚进餐组织各自所做的事情,注意协调和配合,营造宽松的进餐氛围,尊重个别差异,逐步学会正确的进餐方法,使用勺子,筷子和使用牙齿咀嚼食物等。重视典型环节与其他环节的过度,避免等待的时间过长给幼儿一定的自由支配时间,提出一定的常规要求。

(3) 幼儿表现上:进餐吃点心时情绪要稳定,大部分孩子能完成自己的一份。遵守进餐常规要求,有自选和自由活动的地点和内容,常规良好。

4、户外活动组织的评价

户外活动是指一日活动中幼儿在活动室以外的空间进行,包括大型运动器材户外散步远足等在内的活动。

(1)保证时间:户外活动每天不少于两小时,包括体育锻炼一小时,其他活动一小时,寄宿制每天三小时,包括体育锻炼一小时,户外活动两小时。

(2)内容与形式:自选器材与分散自由游戏相结合。大肌肉活动与小肌肉活动相结合。有计划有内容的活动与随机活动相结合。

(3)教师的作用:充分利用现有的活动场地器材,引导幼儿正确的使用,积极的参与活动,其次,注意观察关注全体幼儿的同时照顾,个别差异控制活动量。与幼儿建立户外活动所必需的常规,督促幼儿理解并遵守同时帮助幼儿建立自我管理的意识。醉后避免不安全因素,及时消除事故隐患,结合才会具体指导幼儿安全活动,抓住偶发事件进行教育。

(4)幼儿活动情况:情绪愉快,积极投入与同伴相处友好,较少的发生争执。能较好的听从指令,参与教师组织的活动,遵守常规。

5. 午睡以自我整理环节的评价

(1) 空间与时间上:提供按照国家规定的要求的,安全,卫生,整洁的,空间位置和床等家具。保证幼儿进行自我调节的时间,注重兼顾个体差异。

(2)教师的作用发挥:以积极的状态鼓励引导幼儿,使幼儿愿意尝试自己的事情自己做。以生动易接受的方式帮助幼儿,注意循序渐进,因材施教,不包办代替,不放任自由。特别关注午睡的氛围,仔细观察,全面照料的同时,对个别特殊幼儿给予耐心的帮助。在一日生活中抓住实际教育引导幼儿根据天气冷暖需要增减衣物。

(3)就我的参与状态:乐意尝试自己穿脱衣服,按老师的要求摆放整齐。大部分幼儿午睡习惯良好,情绪稳定。

(二)评价的方法

1. 过程性评价

2.情景性评价

原则要求我们要重视目标实现的同时注重情境,一日活动中变化的情境,使得评价内容,地点,手段趋于多样,并得到富于个性化的信息。情境性评价采用定性方法,如观察记录,个体案例,教学反思记录等。

《整体性和谐发展课程方案》虞永平主编,该方案的要点是:

(1)情境式评价方案有两种类型,一是根据评价的目的和内容设置一定的情境,引发幼儿相关的反应,推动幼儿发展的一般状况,另一种是利用现实生活的真实情境,通过观察幼儿和教师的行为,判断幼儿的发展教学的成果。

(2)情境性评价的主要特点是让幼儿处于感性的,具体的情境中,观察幼儿感性的,真实的反应。

(3) 方案列举活动情景一般适用于5~8名幼儿参与。

(4)方案的各种行径可分别进行或交叉进行。

(5) 计算的方法a=5,b=3,c=1,各年龄项的权重:100÷情境数;每个情境中的项目权重:1÷项目数。

三、情境性评价方案的举例

4. 档案评价

五、评价应注意的问题

1. 关注全面与尊重特点并重。(既要抓住评价的全面性,充分反映教育目标,又要关注评价对象的个体特点,保证评价的客观科学 。)

2. 重视计划的同时,更要把握过程。(举例生活活动与其他活动的衔接,要避免过多的等待将幼儿等待频率和时间作为衡量生活活动是否有效的重要标准,通过评价优化过程,提高生活活动的组织效益,促进幼儿健康发展)

3. 既要明确目标,又要关注情境。(不要使标准成为禁锢评价者,即被评价者行为的教条更要注意,要能够反映评价生活活动的真实内容和典型事例,促使活动目标更有效的达成 )。

4. 质化和量化评价相结合。(字画评价就是对教育过程及结果从字的方面进行深层次的评价和分析,包括记录被评价者的行为作品的描述性的评价内容,量化评价是对教育过程的结果从量的方面进行评价,通过数量化说明对所评价的现象作出解释。同时,可以通过观察记录,教育日记,成长档案的反映记录,教师在各教学楼更全面真实深入的评价生活活动组织过程的效果,使过程不断优化,促进不同教师的专业发展。)

第3节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评价

一、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内涵

(一) 幼儿园教学活动的定义

《纲要》中指出:幼儿园教学活动,是教师以多种形式有目的,有计划地引导幼儿生动,活泼,主动活动的教育过程。幼儿园中的教学活动是指幼儿园中为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健康发展,由教师有组织有目的的组织实施教育学的正式活动。

教学活动是教师教与幼儿学统一的过程,既是科学也是艺术。皮亚杰将两岁左右至6岁左右的儿童称为前逻辑阶段,是前运算时期。

幼儿园的教学活动应该尊重幼儿身心发展的规律和学习特点的基础上,关注个别差异,选择适合幼儿的教学内容,通过适合幼儿年龄特点的教学方法,促进每一个幼儿富有创造性的和谐发展。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的意义

美国著名课程专家古德莱德认为:学习者的个人经验可能只与课堂上实施的一系列的具体活动有关。陈专家劳伦斯·斯腾豪斯则提出了课程开发的“过程模式”,他主张教育目的应该把价值和标准界定在教育过程之内,教学活动本身就属于课程开发的过程,而不仅仅是课程实施的结果。美国课程专家约瑟夫施瓦布提出“实践的课程模式”认为实践是课程的话语。它在自然科学的结构艺术中强调,一是实践兴趣是课程的终极目标。二是教师和学生是意义的创造者。三是强调课程开发的过程与结果,目标与手段的连续,同一。四是主张行动研究的方法论。

总之,有计划,有目的的教学活动,是促进儿童健康和谐发展的重要手段,教师,儿童,教材和环境之间相互作用,主要是通过教学活动而体现。

二、幼儿园教学活动评价的目的

幼儿园教学评价对象不仅是教师或幼儿,评价的对象是由活动与活动主体共同构成的。虞永平认为:教学活动评价的核心目标,是为了了解教学活动的成效,了解教学过程中教师和幼儿的行为了解教学对幼儿发展的意义。

古德莱德从课程实施纵向层面分析认为课程有5个层次:一是观念层次的课程,二是社会层次的课程,三是学校层次的课程,四是教学层次的课程,五是体验层次的课程。教师在课程中起到承上启下的作用,影响学生体验课程的内容。因此教学活动的评价具有重要的意义,它可以改善个体,即幼儿,教师以及其他活动参与者的体验。

“听课”作为衡量教师教学水平的重要手段。《纲要》中指出:评价的过程是教师运用专业知识审视教育实践,发现,分析,研究,解决问题的过程也是其自我成长的重要途径。

总之,对幼儿园中教学活动的评价,不仅将促进幼儿园课程的发展,更重要的是通过对教学活动的不断反思与重建,将促进幼儿,教师以及所有其他课程参与的成长。

三、幼儿园中教学活动的评价原则

它是人们对教学活动评价的客观规律的认识,是指导人们进行教学活动评价的行为准则。泰勒把评价理解为:确定教育目标在实际上被理解到何种程度的过程,即评价过程在本质上仍是一种测量,课程和教学方案在多大程度上达到了教学目标的过程。

《纲要》中指出:教育工作评价以重点考察以下方面:教育计划和教育活动的目标是否建立在了解本班幼儿现状的基础上,教育的内容方式,策略,环境条件是否调动幼儿的学习积极性,教育的过程是否能为幼儿提供有益的学习经验,并符合其发展需要,教学内容要求能否兼顾群体和个体差异,使每一个幼儿都得到发展,都有成功感,教师的指导是否有利于幼儿的主动,有效的学习。

日本幼教的综合指导法提出7条原理,给我们的启示:一是自由原理,既尊重幼儿的自由,尊重幼儿自然成长的规律和意志,通过活动诱发幼儿内在的生命力。二是自发性原理。继幼儿的主动性和能动性。3三是兴趣原理教师应当注意唤起幼儿的兴趣,促进幼儿体验与活动。四是经验原理,幼儿直接感受丰富的经验。五是环境原理,创设良好的自然环境,供幼儿吸收丰富的经验。六是个性原理,尊重每个幼儿的个性,发挥他们的特长,七是发展原理,一切为幼儿发展与成长。

综上所述,作者认为幼儿园教学活动应遵循以下几个原则:1教学活动应该以幼儿为中心,注重活动的体验性教学活动,2应该体现活动主体的相互主体性发挥,教师积极作用,3教学计划的实施应该具有灵活性和开放性,4教学活动中应该有效开发和利用各种课程资源与环境。

四、幼儿园中教学活动的类型与评价方法

幼儿园教学活动组织形式的不同,我们可以将它分为集体活动,小组活动和个别活动。根据教学活动侧重于多个领域,我们不仅可以分为健康活动,语言活动,社会活动,艺术活动,科学活动与数学活动,还可以根据活动中幼儿参与形式分为体验性活动,审美活动,科学探索活动,语言阅读活动,社会活动等。表现性活动,包括健康活动,语言讲述,活动数学活动,绘画手工音乐活动等。纲要中指出,评价应该自然地伴随着整个教育过程进行综合采用观察谈话作品分析等多种方法。

主要的教学活动评价方法有:

(一)观察法

观察法是一种重要的质化评价方法,是目前幼儿园采用教学活动评价的主要手段,非常适用学前儿童的一种研究方法,也是进行课程评价,获取第一手事实材料的最佳途径。观察法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有目的,有计划的对自然发生的现象或行为进行考察记录和分析的一种研究方法。传统的观察策略可以依据开放程度的不同从高到低依次排序为:日记描述法(每天记录重点记录教学活动实施过程中有突出意义的新鲜事,新情况),样本描述法(由观察者对某天某周某个时期特定时间段内课程实施行为流的连续观察组成),佚事记录法(观察者将自己亲眼目睹的、体现课程实施价值的各种事件详细记录下来,做到及时准确和具体),事件抽样法,时间抽样法以及临床观察法(该法介于测验法与观察法之间可以使用现场报告,事件抽样时间抽样中各种观察记录策略)。

观察法使教师成为课程评价中的核心人物,第一,教师被鼓舞成实践中的研究者。第二观察者盛行正应验了最新的教育研究理论的发展,如解释现象学所提倡的宏大叙事向微型叙事转化的要求。第三观察者的易行性使得他的记录不像某些专业结果那样复杂,难以接受。教师完全可以胜任这个工作。

科学的观察法应注意以下几点:一是观察前一定要明确目的,必须明确自己要关注的对象是什么,并且详细记录所观察的具体行为,观察时间顺序过程,对象仪器记录方式和记录表格,等都应该事先安排好,准备好,保证观察的质量和效率。二是教师以外的观察者,最好事先用一些时间与儿童一起活动,已消除儿童的陌生感,在教学活动时观察者的位置应该距离幼儿一定的距离,尽可能的防止干扰幼儿的活动。三是观察应该明确观察的内容,能确定观察记录准确性,并能区分客观事实和主观解释的能力不把两者混淆。


举例:小班小兔拔萝卜,教学活动的评价,根据小班的幼儿特点创设良好的游戏情境,开展活动学分累类,品德教育渗透其中,特别设计了两条平衡线,让幼儿自主选择,新颖,合理充满人性化活动中的环节,把握清晰合理,老师所用的方法适宜幼儿能积极参与,整个活动效果好,教学目标达成,但是,教学指导策略)示范方式的正确,空间接近位置的选择,适度的任务要求明确),及时反馈形成互动上有所有待提高。

(一)以上是两个教学评价表格及项目说明。

(二) 微格教学评价法

是一种特殊的观察法,他是有微格教学理论与实践深化和延伸,他强调录像设备的使用要求一个团队形式进行评价,形成一个集体行为,而避免评价的个人化。

首先在理论指导下进行现场观摩和实况录像,然后回放录像,观摩录像,开场讨论,最后进行理论总结,并把理论运用到教学实践中去检验和拓展。

使用微格教学评价,可参考以下策略,首先人数不宜超过10人,其次,参与评价的老师轮流上课拍摄录像,每位老师拍摄约10分钟,最后,应该注意缓和教师参与评价的紧张情绪和心理负担,合理的安排熟悉的孩子和有效的管理时间的。

在实施评价过程中应该注意几点,首先,评价者只对评价对象在本次上课录像中教学行为进行评价,评价必须全面,公正,客观,其次,评价可以采用讨论式,问答式,提问式,启发式等方法,努力提高评价对象的自我意识。

微格教学评价法,不仅可以提高教师的观察鉴赏和辨别能力,理解和掌握各项教学技能的规范和要领,而且可以促进教师个人教学风格的形成和发展。

(三) 多元光谱评价法

由霍华德·加德纳的多元智能理论为主要依据,形成的多元光谱评价法。他将智能定义为解决问题或创造出某个社会重视的产品的能力,他认为所有的个体具有不同的8种相对独立的智能领域,语言智能,数理逻辑智能音乐智能,空间智能,自体运动智能,人际智能,类型智能及自然观察智能。

根据以上评价标准,教师可以将幼儿讲述故事记录下来,然后加以评估。

(四) 生活体验研究

范梅兰认为生活体验研究可以视为6种研究活动之间动态的结合,一是转向一个深深的吸引我们并使我们与世界相连现象的关注,二是调查我们真实经历的经验而不是我们所抽象的经验,三是反思皆失现象特点的根本主题,四是通过写作和改写艺术方式来描述这一现象,五是保持与这一现象强烈而有目的的教育关系,六是通过考虑部分与整体关系来协调整个研究。

总之,课程的发展和教师生活是一体化的,教师始终自觉或不自觉地沉浸在课程发展过程中,他们是课程发展的主体。通过两个老师讲述的活动案例。让我们看到教学活动评价呈现出从外部评价向内部评价,从他人评价向自我评价,从单一评价向多元评价转换的趋势教师自身担任着日益重要的角色。教学活动评价与反思,有助于教师深刻的认识其专业经验的重要性,并促进其成长。

第4节  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评价

《幼儿园工作规程》中指出:游戏是幼儿的基本活动。

一、幼儿园游戏活动的内涵与特征

主体性是游戏活动的本质特征。活动具有自主性,愉悦性,创造性等,又具有自身的特点。独特的内涵包括:

(一)幼儿园中的游戏。根据幼儿自己的兴趣和需要,在自然状态下自发进行的一种活动。幼儿园游戏活动是以幼儿园教学目标为指导,由教师组织幼儿所开展的活动。

(二)幼儿园游戏活动蕴含一定的教育要求。在自然状态下,幼儿游戏往往是受偶发刺激引起的,所以游戏的发声和内容具有很大的随意性,而幼儿园游戏是在教育背景下进行的活动,一方面为幼儿游戏提供很多的材料与同伴交往的机会,另一方面幼儿游戏活动是在集体背景下其行为也受到很多的限制,幼儿必须学习相应的规则和交往技能。

(三) 幼儿园游戏活动具有一定的可控性

在教育背景下发生的幼儿园游戏是教师根据幼儿教育的目标组织的游戏环境和材料的提供内容的选择,往往都是通过教师的筛选,以期控制幼儿在游戏中达到教师所期望的发展目标。

(四)幼儿园游戏组织者与指导者是教师

幼儿游戏特征主要表现在:孩子游戏的本质特征必须是自由选择的,源于自身兴趣原因,而不是出于某种目的使孩子愉快的。《游戏与儿童早期发展》书中的观点:非精确的、内在动机、过程导向、自由选择、正面影响。

二、把游戏融入课程中

游戏是课程活动的重要组成部分。游戏对所有孩子的健康教育,社会的,道德的和情感的发展都有重要的作用,课程系统包括课程目的,目标,活动资源,时间表环境和教师的互动和参与。游戏的形式包括室内和室外。孩子需要足够的游戏时间。强调游戏的重要性。把民族多样性融入游戏环境中。告知家长游戏的价值。把游戏贯穿于每日活动中。游戏是孩子主动控制的,这意味着孩子会用非传统的方式运用材料。

三、幼儿园游戏活动评价的目的

(一) 幼儿园游戏评价的含义

对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评价,从评价者能实际操作运用角度来考虑,我们更多采用模糊不定和病性描述相结合的方式进行。从评价的内容来看幼儿园游戏评价。主要包括幼儿园游戏对环境创设的评价,对活动中幼儿游戏水平的评价,对教师指导游戏行为的评价,从组织评价主体来看,幼儿园游戏评价是以幼儿教师为主,从评价运行时间来看,有形成性评价和终结性评价。

(二)幼儿园游戏评价的目的

1. 通过评价了解幼儿游戏背景和原始水平,为教师制定相关计划及家长沟通提供依据。

2. 通过评价了解幼儿游戏中的经验及存在的问题,及时反馈并改正。

3. 通过评价了解游戏活动中幼儿之间的差异,为教师进行个别教育提供依据。

4. 通过评价了解幼儿园幼儿园课程目标相关发展情况判断达到目标的纯度以便以后调整目标。

5. 通过评价了解教师对幼儿游戏活动指导情况,包括游戏环境创设与材料提供,游戏中教师与幼儿的互动,教师对幼儿游戏的指导技能等。

6. 通过评价促使教师反思自己的教育观,提高游戏指导的能力,加强对幼儿游戏活动的研究,从而促进教师的自我成长。

四、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评价原则

(一)幼儿园游戏评价的价值取向

1. 重幼儿自主性和创造性发展的价值取向。

2. 重幼儿发展差异性的价值取向。

(二)幼儿园游戏评价的原则

1.发展性原则。2.过程性原则。3.个别性原则。4.整合性原则。

五、幼儿园游戏活动的类型与评价

从外部来看,主要是幼儿园游戏环境的创设,从内部来看主要是两个方面,一是游戏中幼儿水平和表现,二是游戏中教师组织和指导能力。

(一)幼儿园游戏环境创设的评价

幼儿园游戏环境是指幼儿园为幼儿游戏所提供的条件总和。包括物质环境和精神环境。

1.对幼儿园户外游戏场地的评价。

(1)户外游戏场地的面积。根据《托儿所幼儿园建设设计规范》规定,每班游戏场地面积不低于60平方米。

(2) 户外游戏场地的质量。包括平坦的土地,沙地,草地,坡度较小的高地等。

(3)户外游戏场地的结构。包括乳吵闹的活动量大的区域,(如:玩球,大型积木,攀登架,跷跷板,滑滑梯等)和安静的活动量较小的,(如:沙坑,水箱,钻圈,平衡木等);有遮阴区(长廊和树荫)和日照区,开阔的集体游戏和安静的个人休闲地。

(4) 户外游戏场地活动器械的设置

可参照《幼儿园教玩具配备目录》为标准。

2.对幼儿园室内游戏区设置和空间结构的评价

(1)游戏区占有的面积。(无明确规定,越大越好。)

(2)游戏区的数量。一般每区能容2~6个孩子为宜。另一方面游戏区活动内容的多样性,尽量多设不同性质的游戏区域。

(3)游戏区的空间结构。合理布局,功能相近的,相补的区域应近并开放,相互不相容的两个区域有效利用空间提高游戏品质,考虑留给幼儿单独游戏的私密空间。

3. 对幼儿游戏材料的评价

游戏材料数量是否充分?游戏材料是否符合幼儿的经验水平,是否有兴趣?游戏材料是否具有可操作性?材料是否具有多功能和可变的特点?材料是否体现经济实用和地方特色。

4. 对游戏时间安排评价

以每天8小时计算,每日游戏活动时间应该在三小时以上。

每次游戏活动的时间是否适当?孩子不会感觉太疲劳,而失去兴趣,也不会因为时间太短没有掌握材料和游戏就停止了。

室内游戏与户外游戏时间分配是否合理?

游戏时间利用是否充分?是否体现幼儿游戏的自主性?

(1)对幼儿园游戏精神心理环境评价主要考察以下几个方面:

师幼关系和教师对幼儿的态度,是否尊重幼儿有耐心,不急躁,欣赏,接纳还是否定,排斥?是启发诱导还是过于干预?

幼儿与同伴的关系是开放的还是封闭的?是愉快的还是不愉快的?是分享合作的还是自私的,是冲突的还是相互关心的,彼此冷漠的。

游戏活动心理氛围:是否宽松,自由,还是过于紧张,拘束,是和谐融洽的还是充满冲突的?

(2)西方关于幼儿活动资源和材料准则,对我们开展幼儿游戏材料评价有一定的借鉴意义。

无论课程系统的目标是什么,必须有足够的资源以辅助教学。(是否有足够的电脑设备?)

材料应当适于最少的监督下,由孩子们使用。

材料必须对所有课程系统目标的实现有辅助作用。

材料必须能传递课程系统的价值观。

并不只是针对学生的课程目标,也要有相应的材料辅助。

材料和设备必须适合孩子的年龄需要。

材料必须安全。

(二)不同类型游戏活动的评价

1.以儿童发展内容作为分类依据。皮亚杰从儿童认知发展角度,把儿童游戏分为练习性游戏,象征性游戏,结构性游戏和规则性游戏。帕登从儿童社会性发展角度把儿童游戏分为旁观游戏,独自游戏,平行游戏,联合游戏,合作游戏。

2. 以游戏活动的对象为分类依据。家维根据游戏中运用材料不同把游戏分为身体为材料的游戏,以物体为材料的游戏,以语言为材料的游戏,以社会生活为材料的游戏,以规则为材料的游戏,斯波戴克把幼儿园游戏分为操作性游戏,运动性游戏,主题角色游戏和规则游戏。

3.以游戏活动教育功能为分类依据。前苏联 学前教育家把幼儿园游戏称为“创造性游戏”,包括主题角色游戏,建构造型游戏表演游戏,和教师未完成一定教学任务而编制的游戏,又称为教学游戏,包括语言游戏,体育游戏,智力游戏,音乐游戏等。

作者对幼儿园常见的两种游戏进行评价。

(1)幼儿园角色游戏活动的评价

如娃娃家,商店,理发店,邮局等,创造性的反映现实生活的一种游戏。

对游戏中幼儿发展水平的评价,一般以游戏中幼儿的认知与技能,情感经验,社会发展等几个方面来考察。

对幼儿游戏中教师的组织与指导能力的评价,一般从教师游戏指导的目的,游戏前的准备,时间安排,材料提供,游戏中各种情况的把握,指导的方式,指导的效果等方面来考察。

(2)角色游戏中教师组织和指导水平的评价。包括尊重幼儿,角色中幼儿需要大量的材料和较长的时间教师的指导方式,直接影响角色游戏对幼儿发展评价的发挥。

2.幼儿园结构游戏活动的评价

(1)结构游戏中幼儿游戏水平的评价

(2)结构游戏中教师指导水平的评价

个人感悟:本章节通过四个小节内容,详细的为我们介绍了幼儿园课程实施评价的理念思路,以及幼儿园生活活动的评价,幼儿园 教学活动的评价以及幼儿园游戏活动的评价,其中:有案例,有表格 ,这些都是非常好用的工具,值得我们的老师一起研究和用好这些工具,指导我们的实践。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00811读《幼儿园课程评价》第二版虞永平著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