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创】虎穴中可以游戏吗?明初十才子之一王行之死

作者:史遇春

《明史》卷二百八十五·列传第一百七十三·文苑一《王行传》有王行其人,可参看详阅,此处不赘。

根据《明史·王行传》的记载,这里需要特别提及的是:

一、王行,字止仲,吴县人。

二、王行之死,是因为蓝玉被朱元璋诛杀,他与蓝玉有关系,也受到了连坐。

蓝玉是朱明的开国将领、是常遇春的妻弟,先后封永昌侯、拜征虏大将军、大将军、凉国公。常遇春是太子朱标的岳父,蓝玉是太子妃的舅父。明太祖洪武二十六年(公元1393年),蓝玉以谋反罪被诛杀,剥皮实草,传示各地。朱元璋究其党羽,牵连致死者,达一万五千余人,史称“蓝玉案”。

三、王行懂得兵法,他也以此自负,这也是他招祸的缘由之一。

四、高启家住吴之(吴今江苏苏州市)北郭,与王行比邻,徐贲、高逊志、唐肃、宋克、余尧臣、张羽、吕敏、陈则等人均卜居此处,他们居处相近,以诗文才气名时,号北郭十友,又称十才子。

关于王行的相关情况,大体交代如上。

下面,就根据明人王鏊所著《王文恪公笔记》中《王行》一节,来看看“十才子”之一的王行与所谓的“游戏虎穴”一事之间有什么样的关联。

话说,王行年少时节,在读书方面很有天分,但是,因为家庭出身的缘故,他常常苦于无书可读。

王行的家乡在苏州。

苏州徐氏,是本地大姓。

徐家,是吴地的大户。

徐某人,是当地的名人。

徐某人家里,存书甚多。

大概是为了解决生计问题,王行少时,受雇于徐某人家。

王行在徐某人家的工作,并不是一般的力役,而是帮助徐家掌管药铺。

王行在药铺工作时,每次有药贴从药铺中拿出来,徐某人都会发现,这些用过的药贴上面,全被练习书法所写的字迹填得满满的。

见此情状,徐某人就问:

“这药贴上的字,是谁写的啊?”

有人回答说:

“是药铺之中的博士(这里的博士,是旧时对特殊技能专业人员的尊称;并非时下大学里的学位)写的!”

于是,徐某人就将王行召来,问他道:

“您想要读书吗?”

王行的回答,当然是肯定的。

徐某人就命人上到家中的书楼之中,取了数帙书,交给王行阅读。

过了几天,徐某人问王行读书的情况、所读之书的内容。王行的回答,让徐某人非常意外。

问过之后,让徐某人没想到的是:王行读书竟然这般认真、读得这般仔细;而且,读书之后,问及书中详情,他都可以对答如流、毫无滞碍。

见此,徐某人叹息说:

“我家里有那么多的书,可惜没有人去读。您想要读书,却无书可读吗?”

王行点头称是。

徐某人就让王行到家中的藏书楼去读书。

王行到了徐家的藏书楼之后,他可以毫不拘束、自由自在地在其中观览。

王行在徐某人家的藏书楼中,一进去,就是三年。

三年读书期间,王行的生活,全都由徐某人供给资助。

这样一来,王行就不再为生计而担忧,他完全可以心无旁骛的专心读书了。

据称,王行当日读书情景,有三年不下楼的说法。

三年之后,忽然有一天,王行辞别徐某人说:

“蒙您大德,楼中藏书我已经读遍了,我要外出求仕了。”

元末明初,社会还不太平。

徐某人听王行说是要外出求仕,他就问王行道:

“这环境、这世道……难道这是求仕的好时机吗?”

王行对徐某人说到:

“没事!虎穴之中,也是可以游戏的!”

然后,王行就去了朱元璋刚建立的大明王朝的都城南京。

到达南京之后,王行就在某武臣(《明史》指出,即蓝玉,王鏊笔记隐讳其名,或不便直书)家里任事。

王行在这位武臣的家里,起初,大约就是教授武臣的子弟读书。

当然,除了教授武臣的子弟读书之外,王行与武臣的接触和交流之中,也涉及用兵之事与当时的政务。

因为受到王行的影响,这位武臣的见识比之前大有长进。

时间过了很久,这位武臣见到皇帝朱元璋之后,谈论起兵事政务来,其对所论之事的见解,多让朱元璋惊讶。

于是,朱元璋就问这位武臣道:

“你的见地很深刻啊,难道你遇到异能之士、背后有高人指点不成?”

这位武臣回答说:

“我家里请了一位书塾先生,他早晚都在家中跟我讲论事情,我的很多想法,都是受了他的影响。”

朱元璋就下令,召王行来见。

在朱元璋召见王行的过程中,王行的答话,与皇帝言语不合,他就被朱元璋赐死了。

这样说来,似乎有些简单。

其实,简单之中,才有深意,才有可以发挥想象的空间。

虎穴之中,是不是可以游戏的地方呢?

王行当日一语,似乎就是在偏向虎山行了。

或是一句自负的戏言,结果却成了日后之谶。

如果说,王行的死,似乎有些简单;那么,既然文中已经提到了十才子,就看看十才子中的其他人,顺便看看其他人的人生行迹与最终结局,是否还会继续做简单之想呢?

一、高启

高启(公元1336年~公元1374年),字季迪,号槎轩,元末隐居吴淞青丘,自号青丘子,长洲(今江苏苏州市)人;著名诗人,文学家;与刘基、宋濂并称“明初诗文三大家”;又与杨基、张羽、徐贲被誉为“吴中四杰”;苏州知府魏观在原张士诚的宫址上改修府治,获罪被诛,高启曾为其作《郡治上梁文》,有“龙蟠虎踞”四字,被疑为歌颂张士诚,连坐腰斩。

二、徐贲

徐贲(公元1335年~公元1380年),字幼文,南直隶毗陵(今江苏常州市)人,后迁平江(今江苏苏州)城北,自号北郭生;元末明初画家、诗人,吴中四杰之一;张士诚抗元,招为僚属;明太祖洪武七年(公元1374年)被荐入朝,后授给事中,历任御史、刑部主事、广西参议,官至河南左布政使;洪武十一年(公元1378年),大军征讨洮岷,以军队过境,犒劳失时,下狱;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以“犒师不周”处死。

三、高逊志

高逊志(公元1342年~公元1402年),字士敏,号啬庵,徐州萧县人;元末,为鄮山书院山长;明太祖洪武初,征修元史,入翰林,累迁署吏部侍郎,以事谪朐山;明惠帝(朱允炆)建文初,召为太常少卿,与董伦同主会试,得王艮、胡靖等,皆为名臣;靖难后,遁迹雁荡山以卒。

四、唐肃

唐肃,字处敬,越州山阴人;少与上虞谢肃齐名,称会稽二肃;元至正二十二年(公元1362年)壬寅,举乡试;张士诚时,为杭州黄冈书院山长,迁嘉兴路儒学正;张士诚败,援例赴京;寻以父丧还;明太祖洪武三年(公元1370年)被荐,召修礼乐书,擢应奉翰林文字,其年秋,科举行,为分考官,免归;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谪佃濠梁,卒。

五、宋克

宋克,字仲温,长洲人;躯干颀伟,博涉书史;少年任侠,好击剑走马,家素富饶,喜结客饮博;迨年壮,谢酒徒,学兵法,周流无所遇,益以气自豪;张士诚欲罗致之,不就;性抗直,与人议论,期必胜,援古切今,人莫能难;杜门染翰,日费十纸,遂以善书名天下;时有宋广,字昌裔,亦善草书,称二宋;明太祖洪武初,任凤翔同知,卒。

六、余尧臣

余尧臣,字唐卿,永嘉人;入吴,为张士诚幕客;城破,援例徙置濠梁;明太祖洪武二年(公元1369年)放还,授新郑丞。

七、张羽

张羽(公元1333年~公元1385年),字来仪,更字附凤,号静居,浔阳(今江西九江)人,后移居吴兴(今浙江湖州);“吴中四杰”之一;十才子之一;官至太常丞;明太祖洪武初,入京,不得朱元璋青睐;洪武四年(公元1371年)又至京师,因应对不称旨,放还;再征,授太常司丞;朱元璋曾亲述滁阳王事,命撰写庙碑;洪武十八年(公元1385年)坐事,流放岭南,未半道召还,投龙江而死(一说是被人绑起,扔进长江淹死);山水宗法米氏父子,诗作笔力雄放俊逸,著有《静居集》。

八、吕敏

吕敏,字志学,无锡人;元朝时,为道士;明太祖洪武初,官无锡教谕;洪武十三年(公元1380年)以人才被举用,不知其官所终。

九、陈则

陈则,字文度,昆山人;明太祖洪武六年(公元1373年)举秀才,授应天府治中(刺史的高级佐官之一,主众曹文书,居中治事,故名治中。明无刺史,此处当指知州的佐官。);很快,擢升为户部侍郎;因审查核实户口业绩显著,外放为大同府同知,升进为知府。

(全文结束)

你可能感兴趣的:(【原创】虎穴中可以游戏吗?明初十才子之一王行之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