困扰无数家长的难题:孩子求助,帮还是不帮?

许多家长都向我提出过这样的疑问:孩子求助,我们该帮忙吗?

有的文章里说,不该帮,帮孩子解决各种问题会助长孩子的依赖性,也会影响孩子的自信心。

也有文章里说,该帮,及时寻求帮助是团队意识的重要一环。

诚然,如果我们什么问题都帮助孩子解决,孩子就很容易产生依赖性,毕竟向我们求助要比自己思考尝试来得容易得多。

但是,我们大概也都听过那个小故事吧:

一位父亲要求儿子搬动一块大石头,儿子使了全身的力气也没有推动,之后,儿子又尝试了杠杆、滑轮等等各种方法,还是不行。

儿子只能无奈地对爸爸说,自己已经尝试了所有的方法,没有办法移动这块石头。

可是爸爸温和地告诉儿子,孩子,你真的尝试了所有办法了吗?我就在这里,你为什么不向我求助呢?

我们本身就是孩子可以采取的“方法”之一呀,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不帮助孩子,就是截断了孩子“尝试所有办法”的可能性呀。

孩子习惯了求助也得不到帮助,习惯了不求助,在未来遇到需要团队合作的时候,又如何能够向他人敞开胸怀呢?

如今的大环境下,个人的努力当然很重要,但是职场的分工越来越细化,光靠一个人就能够战胜一个团队的可能性越来越小了,让最合适的人来做最合适的工作,才能让整个团队获得最大限度的成功。

所以,我们的孩子除了要学会自己解决自己的问题,也要学会调用身边的一切资源来解决问题。

向合适的人寻求帮助,就是一种调用资源的能力。



家庭教育的问题从来都不是非黑即白的,不是简单的帮忙或者不帮忙,没有两个孩子是完全一样的,正如森林里没有两片一样的树叶,孩子们面对的问题也是全然不同的,所以我们需要了解帮助孩子这件事背后的逻辑,并根据孩子面对的实际问题来确定方案。

首先,孩子是因为什么而求助?

是孩子做不到,还是孩子不想做。

这个问题看起来简单,但事实上却并没有那么容易判断。

我们站在自己的视角去看待孩子面对的问题时,常常会觉得孩子面对的问题根本不能被称之为问题,我们会下意识地认为,孩子不是做不到,孩子只是不想做。

然后,我们很容易就进入了说教和鼓励模式,努力地想推孩子一把,可是面对真正做不到的事情,我们推得越用力,就越容易让孩子怀疑自己。

在进行这个判断的时候,我们首先要做的,就是蹲下去,代入孩子的视角,真正和孩子站在一起。

我小区附近的游乐场里有面小小的攀岩墙,矮墙下面是沙坑,没有什么危险性,每次路过都可以看到有家长带着孩子在这边爬墙。

有一日,我经过的时候,看见一位父亲,正在鼓励自己的儿子爬高一点。

那个孩子瑟缩着,抓着墙壁,一边惊恐地往下张望,一边哀求自己的父亲,爸爸,我好害怕,我想下来了,你能不能抱我下来。

他爸爸高高瘦瘦,站在地上时,和墙也差不多高。

他爸爸回应他说,这么矮的墙,有什么可怕的呢?你再努力一下,就到顶了,你看有这么多小朋友都在爬,为什么就你害怕?

我能感受到,这个孩子是真的害怕。

我也能感受到,这个父亲是真的觉得没有什么可怕的,毕竟这堵墙对于他来说也不过就是伸伸手就能够到顶的高度。

可是这位父亲忘记了,自己伸伸手可以够到的地方,对于自己小小的孩子来说,可能远得仿佛天堑。

当你蹲下去,和孩子保持同样的视角的时候,你可能就会发现,那堵墙高得遥不可及,地面远得触目惊心。

害怕是真的,做不到也是真的。

当然,也有很多的时候,孩子并非做不到,他们有各种各样的原因不想做。

嫌麻烦不想自己穿鞋子,

想撒娇不想自己背书包,

亦或者,只是想要通过求助来吸引大人的注意力。

我们要做的,就是代入孩子的视角,觉察孩子的感受,试图去了解到孩子的情绪,从孩子的角度出发去看,孩子是真的做不到,还是只是不想做。

我们要认识到,有一些事,是我们的孩子暂时做不到的,那些惶恐、焦虑、不安,都是真实存在的,就像那个在攀岩壁上瑟瑟发抖的孩子,他的害怕是真的。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地鼓励孩子,告诉孩子,这没什么可怕的,你一定可以。

只会让孩子更怀疑自己,怀疑自己的情绪,质疑自己的软弱,进而更加丧失自信,甚至丧失尝试的动力。

我们要看到孩子的情绪,允许孩子暂时做不到,才能让孩子获得充能的机会。

让孩子明白,他可以暂时做不到,即使他做不到,我们也会坚定地站在他的身后,给他强有力的支持。

当孩子明白了,我们的爱和支持始终都在,他就会获得更多去尝试、去做到的力量。



其次,孩子为什么做不到?

是孩子能力不足,还是孩子方法不对。

比如,孩子要拿一个高处的东西,伸长了手臂踮起了脚尖,也够不到,看上去是能力不足,但其实是方法不对。

因为孩子需要的,不是长得更高,而是一条垫脚凳。

比如,孩子想要阅读一个故事,因为有一个不认识的字,无法完成通读。看上去是能力不足,但其实也是方法不对。

因为孩子需要的,不是认识每一个汉字,而是如何不让这个不认识的字影响到全文的理解,还有怎么使用字典等工具书进行辅助阅读。

常常,孩子看上去是能力不足,但其实只是方法的问题。

如果我们只着眼于提升孩子的能力,其实是限制了孩子更多的可能性。

能力有边界,随着我们想做的事情越来越多,光依靠能力的提升显然是不够的。

毕竟,我们再怎么长高,也不可能够到天花板;我们再怎么增加识字量,也不可能认识所有的汉字。

如何在不够高的情况下,依然可以触摸到天花板,如何在不认识所有字的情况下,依然可以顺畅阅读。

这些小小的思路的转变,其实都是在告诉孩子,能力有边界,但是思维没有。

最好的帮忙,是帮助孩子打开思维的边界,而不是一味地让孩子去更高、更快、更强。

引导孩子把思路从能力转向方法,对于我们自己来说也是一种很好的扩展。

毕竟我们人类终究没有能力长出翅膀,但我们早已找到了方法翱翔天际。

帮助孩子提升能力是必须的,但是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去寻找新的方法。



最后,才是我们要不要帮,以及怎么帮。

如果孩子不是做不到,只是不想做,我们要纠结的自然不是要不要帮忙的问题,而是,孩子为什么抗拒。

许多时候,孩子不想做那些力所能及的事,不过是想要获取关注,孩子想要通过撒娇、求助等方式,来证明自己可以得到父母的关爱,自己是被关注着、被爱着的。

回想一下,孩子学会了自己穿鞋,我们是不是就不会蹲在孩子身边,温柔地给孩子系上鞋带了,而是高高在上地站着,指责孩子为什么穿得这样慢。

“想要证明自己被爱着”,这是孩子大部分问题行为的根源。

孩子的“不想做”,正是对我们因为孩子已经“会做”而不再关注的对抗。

面对这一类求助,我们要做的,不是帮孩子完成,而是给孩子以爱和关注,然后等待孩子自己完成。

面对孩子的“做不到”时,我们当然应该适时伸出援手,尤其是孩子开始一些新的尝试的时候。

如果我们只是一味要求孩子自己尝试,反复的做不到,会消磨掉孩子尝试的热情,甚至会磨损孩子的自信心和重新开始的勇气。

如果做不到是因为孩子的能力不足,比如恐高,比如害怕人群,我们不妨给孩子一点时间,先停下来,帮助孩子平静下来,安抚好孩子的情绪,先一点点提升孩子的能力,再慢慢找机会尝试。

慢慢来,比较快。



如果做不到是因为孩子的方法不对,那我们要做的,就是帮助孩子打开思路,而不是直接上手帮孩子完成。

要记住,先动嘴,不动手。能不动手,就不动手。

比如看到孩子在玩拼图,他拿了一块碎片,想塞进一个不对的位置,怎么也塞不进去,这时你会怎么办呢?直接上手帮孩子找到正确的位置吗?

那接下来大概就是孩子直接拿着下一块拼图递给你,让你放了。

最后你兢兢业业帮孩子完成了整个拼图,而孩子却对拼图这件事失去了全部兴趣,毕竟在孩子眼中妈妈做得这样好,而自己却怎么也做不到。

不妨试试先动嘴。

我们可以给孩子提供一些思路,比如:

宝宝你试试把拼图转一下,看看会发生什么呢?

这里好像塞不进去哦,我们要不要换一块试试呀?

我们只给予必要的提醒,拼图依然由孩子自行完成。

我们只是帮孩子搭手脚架的人,孩子需要自己爬上去,才能有所收获,而不是由我们把孩子拽上去。

在孩子完成之后,别忘了肯定一下孩子的努力哦,你看,我们做到咯。

孩子求助,到底要不要帮忙呢?

聊了这么多,其实最简单的判断方式就是,真的和孩子站在一起,把孩子当成我们的队友。

看到孩子的需求,也看到孩子的做不到,然后,抱着“授人以渔”的态度去提供我们的支持。

你可能感兴趣的:(困扰无数家长的难题:孩子求助,帮还是不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