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阅读的层次

读读《鳄鱼哥尼流》

将这本书读透,可能也会起到一些作用。

我没看过米小圈,但在大孩子小的时候,小学中低段时看杨红缨,高段看查理九世,非常疯狂,因为大家都在看。

我猜可能你觉得这些大众流行的书没有多大的营养。

就像我今天在上面发的那个图,属于娱乐性质的书。

看这种书,不能说绝对不能看或者禁止。

但实在谈不上有多大营养,在提高认知上并没有多大的帮助。

这种书只适合泛读,浅阅读,调剂一下学业生活的枯燥或无味。

阅读真正要有大的帮助,需要深阅读,精读,并运用到生活中去。

这是第一个观点。

第二个观点:大家都在看,不想自己的孩子也这样跟风,怎么办?

我认为还是提高认知。提高认知的方法有很多,但就学生的学校生活而言,深阅读是其中一条路径。

比如上面这个问题——如何不从众?不随大流?

通过《鳄鱼哥尼流》,这样的书,进行分析阅读。

这本绘本的主题之一——做自己。

那么鳄鱼哥尼流的故事,能不能给到启发?

怎么做自己?做自己会遇到什么困难?遇到不被群体接受时,该怎么办?

围绕这个绘本,进行讨论。

然后适时和看“米小圈”或打电子游戏这样的事情联系起来。或许能在孩子心中播下那个“做自己”不从众的种子。

举这个绘本的一个细节——当哥尼流出生时不被群体接受,他是怎么做的?——离开,然后是遇到猴子,学习本领。

猴子有什么隐喻?我们认为可能是“智者”的意思。

向智者学习本领,做正确的事。

当学成本领之后,回到家乡,并展示自己的本领后,群体是什么反应?

还是一样,被轻视,甚至嘲讽。

哥尼流怎么做?

失望之后,然后准备——去找猴子。

这里有什么隐喻?

逃离,寻找属于自己的圈子——两次行为其实都指向这一性质。

可是,当他转身,发现“这个群体”都在争相模仿他的行为。

这说明什么?群体前面表现出一幅不屑一顾的样子,怎么一转身就争取学习呢?

这个群体的心理是怎么样的?

这本书能不能和历史上的天才相结合起来。

他们的经历中是不是有和哥尼流一样遭遇?

天才最开始的时候往往不被人理解。而且经常被普通人嘲笑。直到他做出了卓越的成就。那些嘲笑他的人,又变成了追随者。

总之将这个绘本读通读透,我觉得就是针对这种包括“同学都在打电脑游戏,我不打,没有共同语言”这类困惑时的一种教育。

其实绘本大师李欧李奥尼的很多绘本作品背后都有这个“做自己,做正确的事”这个主题。

他的很多的绘本背后隐藏着“精英意识”。

哥尼流这个故事的背后就是一种“女神模式”。

它是以他的本领“征服”了群体,而不是靠从众而获得群体的认同。是一种引领,而不是跟随。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关于什么是好书,需要独立思考。以下是一种说法,供有兴趣的家长参考。

因为我们解读的大部分是绘本,所以给绘本进行的一些分类。

第一等的书:兼顾娱乐性和内涵。比如《鼠小弟系列》、西游记故事等等。这种书看的不怕多。我们会重点讲读这种书。

第二等的书:娱乐性非常强,内涵虽然不足,但对于形成良好的心智模式无害。比如《丁丁历险记》,这种书,如果是比较经典的,多看一些也是不错的。

第三等的书:比较经典,内涵足,但娱乐性弱。比如《夏洛的网》,《爱的教育》。这些可以在引导的基础上,让其变得易懂可亲起来。这类书,特别需要人引导。孩子可能不太爱看。但其实价值不低。

第四等的书:娱乐性强,内涵弱,且有一些内容,容易形成不良的心智模式。这第四等的书,是需要少看的。浅尝辄止可以,多看容易有害。这类书的例子,比如《喜洋洋与灰太狼》之类。

对照这四类划分,不要去任何作者背景——这是我们选书的标准。

就昨天群里妈妈提的问题,今天再上来聊一下。总结一下这可以分成相关联的两个问题:1、如何读通读透一本书;2、如何引导孩子?

其实昨天下午我上传的两张图,就是答案。

有时,语言还是有局限的,只可意会,不可言传——所谓的“词不达意”吧。

这两张图读懂读透,答案就在里面。

如何读懂读透一本书?自然和阅读方法与能力有关。

阅读的金字塔指明了阅读要读通读透,需要走上深层阅读,即精读。即第三层和第四层的阅读能力。

第三层,作者的意图、思想;书的结构与意图。

作者的意图、思想,一般来说就是一本书或一篇文章的中心思想。

或者说是主题思想。

这是读懂一本书的第一个阶梯。但我觉得这个还不是很完善的观点。

一本书果真只有中心思想或主题思想好探寻,有营养吗?

如果是这样,那就没有所谓的经典”常读常新“这样的说法了。

中心思想的解读思路,是学校最常见的解读课文的方法,它其实是有弊病的。这是一种应试的思维,而不是真正的阅读能力。

这种方法,造成学生努力猜测作者意图的倾向,长期下来,思维变得单一且固化。

解读文章或一本书,这只是一种角度或思路,它属于”作者中心“的角度,就是与作者当时的写作背景相匹配的写作初衷。

一本经典书籍或电影,被后人常常提起,可不是就因为某一个”主题思想“,它会被不同的人进行不同的解读,从而让人理解并吸收到其他的营养。

这种解读是”读者中心“的角度。有两个词——”我注六经“和”六经注我“。六经注我是读者中心的思路。

只要经典中确实对我的观点有益,且在逻辑上没有什么漏洞,这种营养,可能作者在写作时根本没有想过,只是自己的灵感所到写就的。但不妨害作为读者的我们进行吸收。

第三层次中——书的结构、风格,这是读通读透一本书另一个重要的方面。

这个方面对写作来说,太过重要。

一本书如果你能看到背后的结构和风格,那么我们就可以从底层来模仿。

因为经典之所以能成为经典,有时并不仅仅是内涵丰富,而且它的结构清晰,风格突出。那么如果我们能从这些最底层的方面得到营养并吸收,加上自己的一些创造。那这样的习作即便称不上一流,也是很不错的作文。

关于底层模仿——建议有心的家长可以听听《冬吴同学会》里的一期节目《造真与造假》,相信听后一定会有启发。

这种底层模仿,对于有应试要求的学生来说,既高级又能满足应试的需要——短时间内就必须写完一篇作文,而不是可以给你很长时间准备然后慢慢写慢慢改。

这种读懂看透一本书的结构、风格的解读角度——称之为“文本中心”。

一本书至少可以从“作者中心”、“读者中心”(关于这部分,可以百度一下“作者已死”概念,台湾有个学者对此有很到位的论述),还有“文本中心”三个角度去解读。

我觉得有这三个角度去解读后,一本书可能会被“读透”。

那什么叫“读通”?

我认为读通,就是图中阅读的“第四层次”。

大家发现没有?上图的总结中有个“体”字,指的是体悟、感悟。

一是阅读之后能与自己的生活实际相结合,解决问题。二是发现书中一些问题(不一定是正确的问题),提出自己的疑惑或批判性看待作者的观点或论据。

对于中国学生来说,可能第一个方面更为重要。

一个经典能写出来并能流传下来,背后一定是有“问题导向”的。

比如昨天《鳄鱼哥尼流》,虽然作者不是与我们同时代,但有一些问题,它的母题是一样的,像这绘本就是青少年时期两大社会心理危机——勤奋VS自卑;同一性VS角色混乱(埃里克森“心理社会理论”)。

虽然具体的问题表面是不一样的,但本质是一样的,无非一百年前的孩子可能是玩别的什么不良游戏,现在是“电脑游戏”,我的大孩子那些年尽看些《查理九世》《爆笑校园》这些,现在看米小圈这些。

解读一篇经典作品,一定要与问题相结合。这样收获可能就比较大,因为这是阅读的最高层次——心智的成长。

好了,第一个问题今天回答到这里。至于第二个问题,我想有了第一个问题的解答,这个可能就比较简单了。

如何引导?自然家长要先能读懂读通读透一本书。方法就是和孩子多“讨论”,多聊天。

这里有个“意识雷达”的概念。家长有意识雷达,自然能捕捉到这些书中的有益部分。然后参与进去。特别是生活这一部分,只有家长才是最好的老师,其他地方别管有多大名气的名师,都不可能代替家长有更多的机会与时机提高自己孩子的思维能力。


图片发自App


图片发自App

《如何阅读一本书》里将阅读分成四个层次,总结一下,可以概括成三个层次:知道(Know); 懂得(Understand);得到(Get)。这是不同的三个层次。这个也是上次讲《大语文不要变成大杂烩》里面的一个原因。大杂烩式的大语文很多给到孩子的是”知道“这一层面。

你可能感兴趣的:(关于阅读的层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