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岁的他拍了一部属于所有人的青春片

有很多电影在你没看之前,你从别人口中得知它是这样的。

但是等自己看了之后,却发现并非如此。

今天麻婆要推荐的影片是——

我杀了我妈妈

J'ai tué ma mère

年仅20岁的哈维尔·多兰凭借这部影片获得第62届戛纳电影节三项大奖。

这是哈维尔·多兰的导演处女作,拍摄该片时,他一个人担任了该片的导演编剧,还担任主演

其实多兰在8岁的时候就与电影结下了很大的缘分。

当初看完《泰坦尼克号》之后,多兰还给莱昂纳多写信,表达自己对他以及对电影的喜爱。

这部影片豆瓣评分8.3。

很多人以为它是同性电影,但豆瓣标记的类型其实是类型片,事实也确实如此。

哈维尔·多兰是一名公开出柜的同性恋,他曾公开表示这部《我杀了我妈妈》是半自传影片。

他自己一直在为消除同性恋与异性恋的界限贡献力量,但他避免在影片中突兀地提及“同性恋”。

因为他觉得同性恋很正常,“根本就不该成为一个问题”,他要让人们在观影的同时忘掉角色的同性恋标签。

于贝尔哈维尔·多兰)是个16岁的少年,还在上高中。

他和母亲香塔尔安妮·杜尔瓦勒相依为命,他的父母离婚多年,母亲也一直一个人把他抚养长大。

然而,随着年龄的增长和叛逆期的到来,母子俩之间不再亲密无间,两人变得越来越难以沟通。

母亲吃东西的样子他会嫌弃,母亲在车里放的音乐他也嫌弃。

但是母亲也一步都不退让,两个人在一起总能因为一点点鸡毛蒜皮的小事吵起来。

他不懂为什么母亲不再像小时候那样事事顺着他了,母亲不懂以前那么乖巧的小孩怎么变成这副德行。

母子间只剩下没有尽头的对峙,两人之间的距离渐行渐远 。

母亲总是反反复复,于贝尔说想搬出去,她第一天晚上答应了。

可等到于贝尔看好房子正兴奋地谈论时,她又不同意他搬出去了。

那个失落的感觉啊,隔着屏幕麻婆都感受到了。

于贝尔的内心满是痛苦和矛盾,他开始尝试,企图重塑与母亲之间已经破裂的亲情和信任。

他开始做家务,买菜做饭,打扫卫生,洗衣服等等,可这些并没有让母亲对他刮目相看。

不过至少两人的关系至少进入了一个短暂的休战期。

只是,母亲意外得知自己的儿子于贝尔正在和另一个男孩安东尼弗朗柯斯·阿诺德 交往,母子两人的关系再度跌入冰点。

母亲回到家没有对于贝尔大吼大叫,这件事她只字未提。

但是她却在暗中联合于贝尔的亲生父亲理查德皮埃尔·查侬 饰),两人一起把于贝尔送入了寄宿学校。

于贝尔非常排斥寄宿学校,但最终还是拗不过父母,去那读书。

但在新学校他过得并不开心也不怎么顺利,于是他最终还是跑了。

在安东尼的帮助下他来到小时候生活的地方,等待母亲的到来。

于贝尔之前曾经用DV记录下了他对母亲混合了美好回忆与现实中充满琐碎争执的复杂感情。

他在镜头前说:

如果有人动自己妈妈一根汗毛,自己肯定不会放过那个人。

他爱自己的妈妈,但有时候却又希望自己妈妈死掉。

第一次看到这个片名,麻婆还吓一跳,还想着主人公不会真的偏激到把自己的母亲杀了吧,但看完才知道原来他只是假装自己是孤儿。

与母亲的关系确实如影片所表现出来的不可捉摸,两个人明明都爱彼此,但是却都不愿意做出一点让步。

麻婆以前叛逆期的时候和自己的妈妈就是这样。

我们常常因为一点点小事吵架。

也许只是因为她让我吃豆腐我不吃,也许只是我做某件事没按照她习惯的那种方法,也许是因为她总说我比不上别人家的小孩。

那时候,我们之间有一个随时会爆炸的点,每一句话都有可能成为燃点。

不过影片里于贝尔和他母亲的感情,与麻婆和自己妈妈的感情其实不同。

于贝尔小时候父母离异,他的生活里只有母亲,他所有的感情寄托都是母亲。

如果在母亲这里得不到同等的回应,那他也许就会变得偏激,爱的越深恨意也越浓。

不过母子之间也没有什么过不去的,最后当两个人都回到最初的地方,母亲也看到了他拍摄的画面,说的那些话。

麻婆相信两人之间一定会和解,因为叛逆期终会过去。

当你不再叛逆时,回想以前的很多次争吵,其实那根本没必要发生的。

不过是一句道歉而已,说出口也没不会掉块肉。

但母子之间的关系就是很奇怪,我们小时候,他们不让我们做的事,我们99%都做不成。

而长大之后,我们不让他们做的事,他们100%都会做。

这真的是一件极其不公平的事啊。

不知道你和自己的妈妈有没有那么几个硝烟弥漫的时刻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20岁的他拍了一部属于所有人的青春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