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06-01

接上次打卡,课堂教学存在的第四个问题:

原地徘徊——按照教材平铺直叙,布置作业随意“点兵”,忽视学习的“思维进阶”特征,不能充分体现思维品质的递进性、层次性。

目前的教材是按照教学内容“由易到难”“从浅入深”的逻辑顺序编排的,并没有关注到课堂学习的思维进阶性——从“知道双基”到“运用双基解决问题,实现迁移”。很多教师只是按照教材编写顺序“从前往后”,错误地认为学生只要“认识、理解、掌握”内容,自然而然的就能“由此及彼”创新解决“新情境下的新问题”。缺乏逆向设计理念,不理解“迁移为先”的道理与操作策略,导致学生长期在山腰以下徘徊,即我们常说的“驴拉磨”教学现象——学生的思维品质在原地打转,很难登上思维高峰。

思维进阶,是指从低阶思维到高阶思维的过程,也是从知识到素养的一种历程。区分低阶目标与高阶目标,从新知建构走向迁移运用,一切为了迁移,是思维进阶课堂的基本策略。我国传统的教学哲学特别强调“学以致用”“举一反三”。格兰特·威金斯和杰伊·麦克泰格在《追求理解的教学设计》中把学习目标划分为“掌握知能、理解意义、实现迁移”三个层次。无论国内还是国外,无论古代还是现代,都强调运用知识解决问题,实现迁移。因此,课堂教学不能只关注进度,更应该关注思维层次,从低阶到高阶,从理解掌握到迁移运用。

学习是一种生长过程。如果把教材内容、教师讲授的内容比作种子,任何种子经过生长才有其意义与价值。种子生根发芽、生长的过程,就是学生必须经历的学习过程。这个过程需要等待和培育,培育过程中需要施肥、浇水、松土、除草,这就是情感、态度、价值观的形成过程。新生的果实、产品就是学生的学习成果,把这些果实再次种植,就实现了由此及彼的学习迁移。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2-06-0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