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难得糊涂”做不到,在某些时候,却希望在乎的的人真的糊涂

五月,我失去了一位亲人。我的伯妈,享年七十五岁。

年前全身浮肿入院,结论心脏萎缩老化。半年内,三次入院。最后一次出院是离世的前十天,主治医生交代子女“再出现浮肿,就可以安排后事了”。

去世的前一天,腿部又浮肿,不食不饮,不言不语。儿女们商议,第二天就送她去医院住院。一直昏迷的她突然变得清醒,说了一句:“我不去医院,再也不去了。”

儿女们表面答应,暗地里已经与医生联系好病床,准备第二天办理入院。不曾想,当晚四更,她的生命就停止了。

她去的很安详,很干净。很多邻居亲友都说她糊涂了半身,临终前聪明了一天。

即使天命不可违,即使已经七十五岁高龄。毕竟是与儿女们血脉相连的母亲,毕竟是看着我们长大的亲人,那份永远不会再见的哀痛,依旧浓烈袭扰着内心,久久不能平息。

今天看到“难得糊涂”的典故,突然又想到了她。或许她生前继续糊涂一天,第二天送进医院,药物和液体会不会延长一些她的时间呢?

难得糊涂【解释】:指人在该装糊涂的时候难得糊涂。难得糊涂,指人不糊涂,却要装糊涂。

有的人,一生糊涂,却在某一刻,突然变得明白。有的人,一生聪明能干,最终却败在了太聪明上。试问:有几人能做到明明心里啥都明白,却要装作糊涂。

图片来源网络

因为做不到“难得糊涂”,我却希望一些人,在一些情况下变成真糊涂。

一位好友的父亲,会计专业工作很多年 。五十九岁那年,即将退休的前八个月,突发胃出血入院。经各类检查完成后,确诊为肝硬化中期。

儿女都怕他接受不了,故意隐瞒。入院后,收起他所有的检查报告,服用的药物都是分好了再让他服用。

临近手术前,他开始闹脾气,非要看检查报告,必须要了解自己的病情。家属和医生商量好给他一个安心话:术后养好再活二十年没问题。

但最终,他死在了手术台上。家属子女都明白,他的离开一半是因为病,一半是因为太明白。聪明的他明明白白的活了一辈子,不容许自己有半点糊涂。

老伴痛心之余曾说了一句:“他要是糊涂一段时间就好了!”

“难得糊涂”字画下面有一段小字,小字是:“聪明难,糊涂难,由聪明而转入糊涂更难。放一著,退一步,当下心安,非图后来福报也。”

看似简短的一句话,蕴含着一种心境,一种生活态度。很多人都明白,但能做到的有几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难得糊涂”做不到,在某些时候,却希望在乎的的人真的糊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