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觉醒年代》观后感

《觉醒年代》观后感

——王昱敏

最近的假期,我没有做别的事,而是一口气看完了电视剧《觉醒年代》,产生了诸多的感想。

首先,我被剧中的那些礼节所吸引,所有人都有一份独特的气质,对长者的尊敬,对同龄人的尊重都很打动人,透露着我国传统文化的气息。

民国时期,有很多守旧的人,他们不认可新的思想,固守着自己的封建礼教,所以受到了革新派的反抗,从而形成了新旧两派的对抗。不过,他们都有相同的目的——救国,同时,周围还有许多种思想,形成了“百家争鸣”的局面,大家都各抒己见,积极探求救国方略。

这其中,不仅仅是李大钊、陈独秀等社会名流,还有千千万万的学生以及身处社会底层的工人、农民,他们也都在新思潮的影响下站了起来。

历史上著名的“五四运动”便是由爱国学生、工人发起的反帝反封建的爱国运动。而陈独秀先生创办的《新青年》和《每周评论》相互配合,为人民意志的觉醒鼓与呼,为号召人民站起来与旧的势力抗争作出了杰出贡献。

5月4日开始,北京学生纷纷罢课,在全国组织演讲,促使底层人民也给予支持。他们群情激昂,视死如归,不达目的誓不罢休,给了我极大的震撼,为我们这样的青少年树立了很好的榜样。包括著名外交家陆征祥、顾维钧等人,也都是具有强烈爱国热情的人,他们据理力争,最终未在丧权辱国的巴黎和约上签字。“五四运动”仍有余震,人们趁此时机继续对腐败的政府进行反抗,继续向人民传递进步思想。

那时的人们啊,真是一群令人敬佩的英雄!他们面对反动派的压迫,没有退缩,而是顽强地抗争。他们不惧牺牲,即使在狱中仍然保持着民族的气节,希望能凭借自己的力量唤醒民众,反抗压迫。

陈独秀先生说:“世界文明发源地有二:一是科学研究室,一是监狱。我们青年要立志出了研究室就进监狱,出了监狱就进研究室,这才是人生最高尚优美的生活。从这两处生发的文明,才是真正的文明,才是有生命价值的文明。”

这样的思想与精神是现在许多人都难以达到的,令人不得不敬佩。同时,我也明白了,人一旦觉醒,就会更多的骨气和志气。

我要学习他们。

(原平四中 初二 王昱敏)

你可能感兴趣的:(《觉醒年代》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