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4风雨罗迦陵•二---神奇的“哈罗”组合
八角点了点头,捋须笑道:“结婚后的第二天,罗迦陵便对丈夫说出了酝酿已久的胸中大计:‘在上海滩要想赚钱,只有两个办法,第一卖鸦片,可是我作为中国人,这种事情干不了;第二就是搞房地产。’于是哈同决定听老婆的话,以后专注于房地产生意,不再分心旁骛于其它业务。”
“由于在中法战争后期的疯狂大抄底,夫妻两人已经挣得盆满钵满---随着租界外国人的回流,所有置下的产业价格都翻了数倍!”
“由于哈同先前也用罗迦陵的判断去劝说自己的老板---这让老沙逊也赚了一大票---于是就在哈同婚后第二年,老沙逊提名这位最得力手下竞选上海法租界公董局董事,哈同也不负众望、顺利当选!”
小武大笑道:“哈同是名利双收呀,果然是一娶罗迦陵就交上了好运!”
八角捋须微笑道:“据哈同自己说,罗迦陵婚后不仅要负责家庭内务,而且因其对中国比哈同看得更加透彻,故凡重要事情两人都要商量而行。”
“再者,哈同已经看透了小气的老板沙逊,决定以后更多地跟中国人站在一起,同其保持距离---因为沙逊才是房产大抄底的真正赢家,但却只奖励了哈同1000两银子;推荐哈同去当租界董事,只是沙逊惠而不费的一项安抚行为罢了。”
“不过,哈同遇到了新问题,开始为催讨商用地产的月租金伤脑筋了---以前他还是个穷小子,可以用死乞白赖的方法去讨账;如今贵为法租界董事、乃是有身份的人,怎好意思赖在别人的店里不走、还被报了警?这种名声传出去,是得不偿失啊!”
小武慢慢收起了笑容,点头道:“的确是如此。然则哈同又能怎么办呢?”
八角嘿嘿一笑道:“又是罗迦陵出了一个主意,说中国商人普遍讲情义、心肠软,所以不妨带一个小孩(最好是可怜兮兮的)去讨账。双方说话也会更有人情味,不是一味的债主和讨账的关系,也便于长时间在店里聊天,对方心一软就付钱了。”
“哈同照做之下,发现此举非常有效,账目回款顺利得多了!佩服夫人的手段之余,哈同也对收养的第一个小男孩(乔治•哈同)非常喜爱,因为他善能同自己配合、天生具有‘卖惨’的本领。”
小武大为失笑,道:“所以,这对养父子变成了最佳拍档?都是‘戏精’?”
八角含笑道:“乔治•哈同经常当着客户的面,跟养父说自己的学费又要交了,或者有什么玩具买不起---这让人觉得哈同真是一个好心肠的‘慈父’,自己更不该欠钱不给。”
“总结一下,如果一定要说哈同和罗迦陵的婚姻有什么遗憾的话,只有一条---两人没有生下孩子。不过从‘讨账男孩’开始,两人渐次收养了20多个中外孤儿,其中外国籍的都姓哈同、中国籍的都姓罗(罗迦陵对外称他们为内侄儿女)。”
图表5哈同与罗迦陵的养子女名单
小武点了点头,开玩笑道:“哈同学到了中国文化的精髓---听老婆的话,真是一点儿也没有错的,这也让他更深入地融入了中华的文明。”
八角呵呵大笑道:“‘哈罗组合’成型以后,哈同的事业如同开挂了一般,投资房地产几乎每笔都能赚取暴利;到了1898年、又改任为上海公共租界工部局董事。”
“1901年,哈同告别老沙逊门下、自立门户,成立了远东赫赫有名的哈同地产。从此,这对夫妻在赚钱的路上更是神挡杀神、佛挡杀佛,再也无人可挡。”
“不过我不应该提‘杀佛’二字,因为罗迦陵拜佛非常虔诚---除了‘迦陵’二字的号以外,佛界还称其为‘慈淑老人’、并赐法号曰‘太隆’。”
小武咧嘴笑道:“有钱了,罗女士便开始拜佛、积福了,是不是?”
八角笑道:“不止如此。由于罗迦陵跟长三角诸大庙的主持关系都非常密切,上香总是捐出巨款,所有法师都会义务帮她宣传。何况她曾捐出二十万银元、刊印了中国第一套铅印版《大藏经》,故在善男信女中名声远扬。”
“江浙沪一带有钱人家的女眷一般都信佛,往往会听从大庙法师的建议、将家中多余的闲钱投资上海的房地产---如果与‘慈’字打头的房地产相毗邻,那更是建立功德的保证!然而慈惠南里、慈安里、慈裕里、慈庆里、慈顺里、慈丰里、慈永里、慈淑大楼等等,都是罗迦陵名下的产业。”
小武不禁身躯剧震,大惊道:“难道这就是最早出现的‘太太炒房团’?罗迦陵不但想出了这一招,而且居然能跟拜佛、烧香和积德联系起来?”
八角呵呵大笑道:“可不是嘛。对于炒作一事,以及走内线控制有钱人家、引领投资大宗不动产,罗迦陵堪称其中鼻祖、世上无人能出其右。”
“就在哈同地产成立以后,前后酝酿了五年,一场惊天动力、载入史册的炒作大战开始了---堪称‘史诗级’的炒房行动!”
小武顿时兴奋起来,连道:“这,这,又是如何炒作的呢?请你给说说。”
八角捋须微笑道:“因为预测到上海公共租界的空间不够,必将会向北、向西扩张,罗迦陵便把眼光放在了南京路上。”
“当时,虽然这条马路靠近外滩(东段)的一小段早已非常繁华,然而南京路的中段、西段还只是烂泥浜而已,有很多块廉价的土地和小房子。于是哈同地产花费了好几年功夫,不断悄悄地吃进这些土地,直到拥有了南京路地产的44%。”
“新收的数十幢房屋和土地的地契都被记在了罗迦陵名下。然而当时很少有人知道‘罗迦陵’是谁,因为她以前的大名叫做‘罗俪穗’或者‘罗俪蕤’---这是哈同的主意,因而一反常态、暂不使用‘慈’字打头来命名,免得走漏了风声。”
小武眼睛睁大,紧张道:“那后来呢?”
八角笑道:“到了1906年,租界通过了修建南京路的动议,而哈同董事自请承担了这项任务。”
“随即哈同开始了‘神操作’---出资60万两银子、铺设南京路的路面,并且将很多采自深山、名贵的铁藜木当众打碎,混入沥青而平铺在地下!据说,这样的混合地面不但坚固耐用,下雨天还能吸水,行人走在上面还会闻到淡淡的香味。”
“此事一经报纸宣传,顿时震动华夏大地!民间的绕口令曰:‘北京的蓬尘、伦敦的雾,上海的红木铺马路’!不管铁藜木算不算制作家具的名贵红木,反正南京路的奢华乃是华夏第一街没跑了。”
小武的眼睛放光,艳羡道:“没什么好纠结的,果然是绝顶好炒作!”
八角微笑道:“本来这个筑路项目,在上海租界只是称为‘第五马路改建项目’。但是经过这么经典的操盘,硬是让排名第五的南京路超越了广东路、福州路、霞飞路等繁华地段,逆袭成为大上海最寸土寸金的地方!”
“在筑路开工以前,罗迦陵又请来了本地最有名的大法师,为南京路建造开光!本来,开光的事情有不少,祈福的项目也很多,但是以前筑路的工程最多只有两三里地,这次一开光就是十里!从外滩一直走到跑马场(今人民广场),终于把整十里地都开了光,法师的体力也快吃不消了。”
图表6香风十里南京路
小武哈哈大笑,道:“罗迦陵就是要让所有人都看清楚罢?能曝光到多高是多高!”
八角大笑道:“从此以后,‘香风十里南京路’也就成为了大上海的代名词!第二年再接再厉,又给南京路装上了有轨电车(中国第一条电车轨道),这下子地段身价已经是无处可比了!”
“当然,哈罗二人炒作的真实目的,就是将这整十里地的房地产价格拉平。黄金路段不再仅仅限于靠近外滩的那两个街区,大片的价格低洼地带从此不复存在。”
“罗迦陵宣传的招数很多,赚钱的同时也不忘为丈夫建立好名声。很快又传出民谣曰:‘哈同哈同,与众不同。看守门户,省吃俭用。赚钱铺路,造福大众。筑路筑路,财源亨通。’于是上海的民心也就支持哈同发大财。”
小武赞叹道:“真是可以的,这套组合拳打得是滴水不漏。齐活!”
八角呵呵一笑道:“在‘哈罗组合’使出浑身解数的力捧之下,上海这个‘十里洋场’变得比以前更繁荣了---而且‘洋场’被强行推广到了所谓‘十里’长度,指的若不是南京路、又是哪里?最终,南京路上的房地产竟然被炒到了建仓价格的1000倍以上!”
小武惊得眼睛突出、下巴都快要掉下来了,只道:“凶残,凶残!”
八角捋须笑道:“这次千倍以上的惊世大炒作,奠定了南京路成为解放前‘华夏第一街’的基础,也奠定了哈同成为‘远东第一富豪’的基石,名声远扬至日本、中东、西欧等地。”
“从此无人不知,一个初来上海时、口袋里只有6块钱的洋瘪三也能发迹!同时也再次敲章确认了上海乃是‘冒险家的乐园’!”
“日后,哈同的遗产高达1亿7200多万两银元,只有‘富可敌国’四字方可以形容。在普通人看来,即使是不到其中的百分之一、就有1百万两银子,也依然是个恐怖的数字。而这些财产中约有一半,是从南京路上的投资经营得来的。”
小武连连摆头,慨叹道:“论炒作一事,罗迦陵要是称第二,就没人称第一了。”
八角笑道:“哈同的这种开挂人生,让老东家都十分艳羡。毕竟沙逊家的发迹还是靠好几代人努力的结果;不像哈同,眼睁睁地看着他从自家的一个跑腿、一夜暴富到天上,连自己都要仰望!”
小武哈哈大笑道:“老沙逊是不是也很酸啊!”
八角捋须呵呵道:“有一天,老沙逊见了哈同,打趣道:‘自从你娶了中国女人,就变得越来越像中国人了---租界里头做地产租赁生意的,按照农历收租、而不是按公历收租的,哈同地产还是第一家、并且是唯一的一家呀!”
“哈同连忙打了个哈哈,恭敬回答道:‘我公司的地产大多数是租给中国人的。按照中国人经商的规矩,客户们大多在初一、十五结账---他们在这个时候比较有钱,所以收租也相对容易一些。’老沙逊也没多说什么,笑了笑就走了。”
小武讶然笑道:“这说明了什么?还是哈同更接中国的地气咯?”
八角顿了顿,微笑道:“其实这里头还隐藏着一个天大的秘密呐!”
“直到哈同去世前的最后一年,才在一次聊天中告诉了前来探望自己的小沙逊:‘Liza跟我说,中国阴历的闰法跟西方有所不同,不是每四年闰一天;而是每两三年闰一次、一次要闰一个月’!那么按照农历来收租金的话,一年就不止12个月了!”
“中国民间概括曰‘十九年七闰’。那么跟公历比起来,每两年多一点就能多收一个月的租金!也就是多赚一个月的钱呐!所以在公司账上,我把因此多收的租金称为Liza Plus(俪穗加成)、或者Liza Bonus(俪穗奖金)---这是夫人送给我的奖金呀!”
小武的眼睛暴突、又惊又佩,拍着大腿嚷道:“世上竟有罗迦陵这样的女人!她不旺夫就怪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