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东

今天与朋友一起聊天的时候,忽然发现自己说话有些结巴了,想说的话表达不出来,脑子好像停滞了一样,结巴了半天也忘了自己想要说什么了。写东西的时候,自己也是在默默地说话,然后把头脑中的话语写出来,也就形成了一篇日记。

不知道这是一种什么样的状况,以前也出现过这样的状态,但没多久也就过去了。

我想这里面一个主要的原因,就是自己深入与自己对话形成了习惯,与人交流的时候,反而形成了一种表述的障碍。

写日志,可以反复地修改,而在日常表达的时候还是那种思维,想要表达,却不能修改,一修改就会出现结巴的现象。

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当一个人深入认识自己,就像深入海底一样,海底是没有波浪的,只有宁静,波浪只存在于海的表面。与人交往,与人交流就像引起海面波浪的风,风动才会吹动海水,波浪也就形成了。

海也就是自已的心,大部分人只生活在海的表面,所以,会被各种风吹动心海而激起各种各样的波浪,有的是微风,形成一道道小波纹;有的是飓风,形成了滔天巨浪;当深入自己的内心,就会发现一种宁静的境界,感受不到风,因为没有可以形成波浪的风,这需要实际的体验才会明白。

不同年龄,不同的经验,不同的职业,不同的地位,影响内心的因素就会不一样。

在商场上的人,会因为项目的成败而形成内心的波动;官场上的人,会因为上级领导的脸色而形成内心的波动;当人被自己的角色所影响的时候,就会失去自由之心。

历史上苏轼有个有名的故事:

有段时间苏东坡与佛印隔江而居。他经常坐船渡过长江去拜访佛印,他们在一起谈禅论道。

一日,苏东坡觉得自己有所觉悟,于是作诗一首: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

诗完成后,他自我陶醉了半天,又派遣书童乘船过江,将诗送给佛印欣赏。

佛印拿到诗稿,看了看,随即拿起笔来,写了“放屁”两个字,让书童带回。

苏东坡接到回函,本以为会得到一番称赞的,却是这样的评价,不禁大怒。

苏东坡怒气冲冲地坐船过江,找到佛印,当面质问他为何如此出言不逊。

佛印呵呵一笑,反问他:“咦,你不是说‘八风吹不动’吗?怎么我写个‘屁’字,就让你过江来了?”

苏东坡听后惭愧不已。

这就是: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东,的典故。

道理的明白是一个层次,做到是另一个层次。当一个人能够既不在意别人的诽谤,也不在意别人的赞美的时候,他也就自由了。

你可能感兴趣的:(八风吹不动,一屁过江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