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关前的石刻

我一直在寻思,这摩崖石刻究竟系何人所刻?

汉关前古道一侧的断崖上,有一处石刻题记,题记虽然已经风化斑驳,但楷书字体依然清晰可辨,铭文为“上元二年十月”。

石刻字体排列并不齐整,应该是直接刻上去的,但雕刻工艺娴熟,特别是“元”字,线条婉转流畅,从刻写形态看并非凡夫所为。我在石刻前久久伫立,凝望深思,心潮起伏,思绪万千。这简单的一竖行字,让我瞬间感受到了岩石的温度,那横竖撇捺是在勾勒一段历史,抑或是在牵引一个故事。“上元”为唐朝高宗李治时期的一个年号,“上元二年”即公元671年。时间有了,地点也有了,人物是谁呢?这人究竟是做什么的?在什么情况下留下这石刻呢?

是守关的将士吗?不错,函谷关徙于新安之后,一直被朝廷视为国家政权的坚强堡垒,多派军事重臣和大将把守。这里成了重要的屯兵之地,见证了无数鼓角争鸣、金戈铁马的历史烽烟。东汉末年,京师洛阳为防“黄巾”设“八关都尉”,以汉关为首,称汉关城;北周武帝年间,这里设通洛防“以备齐”;后燕皇帝慕容垂称帝前,曾在关内(今慕容山)屯兵,成为南北朝时期的武备要地。晋时,前赵大将刘黑大破石聪于此;唐初,李世民驻扎函关城,与王世冲展开拉锯战。作为一个军事要塞,战时血雨腥风,休战加紧练兵,哪容将士们往高高的石崖上刻字呢?更何况,唐高宗时,国家统一,四海升平,经济发展,商贸繁盛,汉关作为一个内地关隘,战火远去,烽烟消散,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将领镇边疆,士兵戍边防。

是往来的商旅吗?“上元二年”,卢舍那大佛开凿完工,大唐帝国也逐渐步向强盛。东都洛阳作为丝绸之路的东方起点,八方来朝,各国商旅相望于道,商业贸易臻于鼎盛。一队队外国商人骑着骆驼,背负宝石、珊瑚、玛瑙、香料、药品徐徐而来,满载丝绸、瓷器、茶叶缓缓而归。汉关作为丝路第一关,过往商人络绎不绝,驼铃之声回响耳畔,车如流水马如龙的通关场景可以想象。抵达汉关的商人要么急于通关,踏上西行漫漫征程;要么人困马乏,赶紧进店歇息,好明儿一早出发,赶快到达洛阳。他们都肩负着使命、怀揣着梦想,盘算着行程,照看着行囊,是不大可能有刻下“到此一游”的雅兴的。

有雅兴的,该是文人墨客了吧?的确,汉关作为历史名关,交通要塞,历代文人墨客多有到此,曹操、李尤、宋之问、李白、杜甫、白居易、康有为、于右任------他们或走或留、或歌或叹、或苦或笑,脚步重叠着脚步,思想交织着思想。“上罗三关,下列九门。会万国之玉帛,徕百蛮之贡琛”,东汉丝路贸易的盛况,在李尤笔下成了华彩篇章。“函关如玉关,几时可生还?洛阳为易水,嵩岳是燕山”,“安史之乱”形势可危,李白发出了呐喊。“山川函谷路,尘土游子颜。萧条去国意,秋风生故关”,白乐天触景生情,游子艰辛可见一斑。“当夫当匠子孙亡,田地荒芜户有粮。昨日迤西番使过,尽驱妇女赶牛羊”,明代李昌祺的《新安谣》道出了人民生活的苦难。历代写汉关的名家多,不知名的更多。但不管知名与否,诗作能文字流传的,不一定刻在石上。特别是汉关前的红石砂岩不成规模,又易于风化,是不大适合镌刻题字的。即使有那么一块,文人墨客若是题咏,他们多半是要抒发心中块垒,不会只草草留个时间,没有任何内容的。

那在岩石上题记的,又会是谁呢?

该不会是修路的平民百姓吧?那石刻断崖下,是一条历经沧桑的古道。古道原被泥土掩埋,前些年,被一次洪水意外冲了出来,也许历史本来就充满意外。那凹凸不平的岩石路面让人揪心,那两道深深的车辙印让人震撼。如今,古道在阅尽繁华、历经沧桑之后,静静地睡了,身边一侧的涧水为它摇晃着舒缓的催眠曲。想当年,这条两京通衢的道路该是多么繁忙啊!皇帝车辇从这儿驶过、将帅飞马从这儿奔过、商旅驼队从这儿通过、(过)删迁客骚人从这儿路过、布衣平民从这儿走过------为保证道路畅通,该几多整修,几多维护呀!古代技术落后,道路修筑艰难,遇石路段,则使用“草木烧石,冷水激淬”之法,使石质疏松以便开凿。这条依山而建的古道,也是被开凿出来的,一侧的岩石已凿成断崖。我仿佛看到了服徭役的一个个农夫站在高高的脚手架上,正在用锤子敲打岩石,火星四溅,声音叮当,脸上淌汗,手心浸血。终于,这年十月,工程完工了!领工的说:“记下时间以做纪念吧!”于是,一位石刻师傅拿起了手中的刻刀------

汉关巍巍,见证多少过往;涧水悠悠,倾诉几多衷肠。物换星移,人世沧桑,汉关在岁月轮回中沉淀为财富和荣光,汉关前的石刻在时光的打磨下愈发神秘而令人畅想。

古道边,断崖上,几只鸟在草丛中鸣唱,陇海线上的列车驶来,它们箭一般飞向远方------

你可能感兴趣的:(汉关前的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