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柳先生传》有感(下)

第二個特徵,“性嗜酒”

喜歡喝酒

一個人概括自己的特徵是好酒

不得不說此人是幽默的

陶淵明吸引人處正在於此

他避世隱居,卻不心灰意冷

和竹林七賢的憤世嫉俗,狂躁悖逆相比

他是沖淡平和的

雖說是沖淡平和,又很有意趣


他是懂生活的人

一個人,如果衹是離群寡居

人們最多贊一句高潔

一個人,若獨處還能有趣

便是又獨立又生動

還能把生活過得鮮活幽默

這才讓後世文人追慕


陶淵明説自己“嗜酒”這段,最是有趣

“性嗜酒,家貧不能常得。親舊知其如此,或置酒而招之。造飲輒盡,期在必醉,既醉必退,曾不吝情去留。”

喜歡喝酒的人,家裡卻沒條件喝酒

親戚朋友們知道了,就設宴請他來喝酒

這是親朋一番好意

陶淵明是有好人緣的

怪不得説自己“悅親戚之情話”

親友不嫌他無官無職,家境貧寒

這是陶淵明歸隱的幸福


他筆下的歸隱生活總是溫暖的煙火氣

桃花源記,不知是不是他自己生活的寫照

有些人的歸隱,等待他的是親友的冷眼

是世態炎涼,人情冷淡

陶淵明是幸福的


親友相邀,他知道人家的好意

就欣然前往,將這番好意一飲而盡

就是我們説的乾杯

很爽快的人

期在必醉,就是沖著喝醉去的

放得開,也很盡興

不會因為做客而扭捏客套

喝醉了之後,也不耍酒瘋

既醉即退,一旦醉了,就馬上離開

不給人添麻煩

也不會因為人家對自己盛情難卻而留下

很乾脆爽快的人


這樣的人其實很討人喜歡

他坦然承受你的好意

和你盡興相聚,不輕視你的用心

不扭捏作態

也不因自尊而忽視你的善意

大大方方地感謝你

和你暢快歡聚

一旦喝醉又知道要馬上離開

不給你添一絲煩惱

最重要的是,他對你,對自己,都是尊重平等

沒有因你的好意而感到惱怒

也沒有因自己的貧窮而覺得慚愧

其中分寸,很難把握

陶淵明是懂得的人


第三個特徵

就是“安貧”

安於貧窮。

先要介紹他有多窮

“環堵蕭然,不蔽風日”

家徒四壁,家裡空蕩蕩的

擋不住風,也遮不住太陽

我曾經住在比較古老的房屋里

砖头打底,木质結構,瓦片為頂

一下雨就漏水

父親就要爬到屋頂上查看

下一次還是會漏水

我們都習慣了拿盆接水

夏天這樣的房子就像蒸籠

不蔽風日,大概就是这种感觉吧

陶淵明的條件估計比這個差

已经习惯住在鋼筋水泥有隔熱層和空調的我们

很難想像了


“短褐穿結,簞瓢屢空”

首先,衣服是粗麻布製作的

其次,是很短的

魏晉時期,士大夫流行寬薄衫子

歸去來辭中,陶淵明剛辭官回家

那時候還是“風飄飄而吹衣“”

正是當時士大夫服飾追求的飄然欲仙感

陶淵明自絕于此階層

故而不再穿此類著裝

同時也顯示出家裡確實貧窮


短褐穿結,短,便於勞作,遊山玩水

穿結,說明不計較好壞

簞瓢屢空,經常吃不上飯,揭不開鍋

這也是顏回一簞食一瓢飲的典故吧

“晏如也”,點睛之筆

即使這樣,也很快樂自得

這是在説自己對自己的處境的瞭解

以及在瞭解基礎上的自在


陶淵明的自我定位應該是比較清晰的

他知道自己的處境如何

知道自己要什么,在做什么

不掩飾,不逃避,自在無拘


第四個特徵,喜歡寫作

“常著文章自娛,頗示己志”

經常寫文章,寫給誰看呢

給自己看的

都知道陶淵明的文章是後世人發现的

同時代 知道他的人不多

如果穿越回去魏晉

問陶淵明何许人也

估計鲜有知曉者


“頗示己志”

對自己的志向,很是瞭解

寫文章,是為了瞭解自己,和自己對話

能獨處的人,自然“忘懷得失”

得失是外界的評價在心中的投射

一個人如能自處

何來得失之分呢

都是得,得多了,就是德了


陶淵明希望自己能“以此自終”

現在的狀態,是自己想要的

希望一直到老了,死去了,還是如此

這是對自己的現狀和日後的方向的嚮往


“贊曰”,最後要總結了

陶淵明的文章是很有古意的

贊曰,很像尚書、春秋的筆法

稱讚什麼呢

他認為自己最值得稱讚的是什麼呢

“黔婁有言:不戚戚于貧賤,不汲汲于富貴”

其言茲若人之儔乎?

藉助春秋魯國隱士的話來總結

說的是這樣一類人


陶淵明是希望自己成為符號的

他不希望自己的籍貫名字留存

但是這樣的符號,這樣一類人

他認為應該被記錄下來

——五柳先生,既是自況

也是讚美這樣的一類人:

貧窮、沒有官爵的時候

不自卑自賤,不看輕自己

不覺得自己很悽慘不堪

對於權勢

保持清醒,看得透徹

知道自己需要的是什麼

——這也许是隱士最為人稱道處


中國為什麼會有隱士文化

為什麼那麼多人稱讚隱士

衹是因為他做了自己想做而不敢做的事情嗎

辭官歸隱,田園生活

隱士為什麼沒有被解讀為逃避責任沒有擔當

主要是他們對待事物的平等心

尤其是不汲汲于富貴

看到富貴權勢,能冷靜,能反思

能去想想自己的初心

這是大家喜歡隱士的原因


“銜觴賦詩,以樂其志,無懷氏之民歟?葛天氏之民歟?”

嘴里叼著酒杯寫詩

以此抒發自己的志向

這種樸素堅定的人,可堪与上古時期無懷氏、葛天氏的人們相媲美。

陶淵明是有榜樣的

黔婁、無懷氏、葛天氏都是他的榜樣


隱居的身份不是最重要的

最重要的是對貧窮富貴的態度

而這種態度不是裝出來的

是發自內心的

才會真正快樂


寫完這些話

我才發现自己對陶淵明

以及對這樣的隱士

有種不忍苛責的情感

為何不忍苛責

無非是我也常有這樣的衝動

無非是不忍苛責自己內在也有這樣的規避

也希冀自己能如他們般瀟灑自在罷了

至於他們是否真的瀟灑自在

誰又知道呢

你可能感兴趣的:(《五柳先生传》有感(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