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学

1.论学习的目的

我们每个人在现在的童年和少年有青少年时代都要学习,我们都知道,也会被他人告知学习是非常重要的,可是学习的目的却各有不同;比如:现在学习的目的大部分都是为考上好的大学,然后找一个好的工作,找一个有才华的好人家结婚生子。但是在古代,就是在孔子的那个时期,他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

在孔子的自述中曾说:“吾十有五而志于学”孔子将儒分为两种、一种人是小人儒,另一种人是君子儒,小人儒和君子儒都是学习六艺的,这两种人学习的东西都是一样的,那为什么要分为两种呢?难道是因为他们学习的方法不同吗?其实并不是,小人儒与君子儒的学习目的是不同的。小人儒的学习目的是为了做官,为了荣华富贵,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为了自己的利益而学习的,如果学习干不了什么东西,没办法做官,没办法考试,没办法获得荣华富贵,那么小人儒就不会学习,因为他们会觉得学习没有用,满足不了自己的欲望。君子儒就不一样了,古代的人说,君子其实说的都是那种高官贵族,就是有名有利有钱的那些富二代,但是孔子所说的,君子儒中的君子就不一样了,孔子所说的君子是指的道德德性的意思,就是说可以称为君子的人,都是道德德性高尚的人,他们学习并不是为了满足自己的欲望,而是像孔子所说的,为了满足达到自己的志向,他们是为了自己的志向而学的,这就是孔子所说的“志于学”,是他在15岁的时候就有一个和小人儒不一样的目标,虽然那时他还没有明确,可是他已经知道他的学习并不是为了名利为了高官,为了发财致富,他学习六艺是为了实际自己的政治抱负,是自己心之向往而去学习的,换句话说,这就是在给自己学习,那什么叫做为了自己而学习呢?

从孔子的角度去讲为了自己学习是分四个层次的,第一个层次是本能,也就是孔子所说的,小人物是为了自己吃好喝好,为了自己的欲望,为了满足自己而学习的。

第二个层次是心理,也就是为自己心想所想的而学习,是为了满足自己的内心。

第三个层次是理性,也就是为自己的成就而学习。

最后一个是德性,也就是孔子的想法,为了自己道德的提升,为了成为君子自己想去推行,为了自己而修炼的。从这个层次就可以看出来,孔子在那时已经与众不同,孔子在学习这一方面,和他同龄的人是有三个层次的差别,他的同龄的人是在本能层,可是他自己却是在德性层,

孔子曾经也说过,“古之学者为己,今之学者为人。”今,也就是现在,学习是为了让别人考奖,为了外在的目标,也就是说学习是学给别人看的,换句话说就是不是为了自己而学习,他学习好是为了别人的夸奖是为了别人说,你看这个人好聪明啊,而学习的。但在古代的就不一样了,孔子在这里所说的古代,其实指的就是周公他们等人,他们学习是为了自己德性的提升成君子,是为己的,他们这样的学习目标证明了他们的生命有方向,有价值的,这样的人是在乎外界的看法的。这和今天的学者是一个明显的对比,一个是为己,一个是为人,一个在乎外在的看法,一个为了自己内心的道德而修炼。

就像孔子,他一直在修炼自己的道,为自己的道而努力,特别是在周游列国的时候,他在推行的过程中不受他人认可,可是他不在乎别人的看法,也就是和他们差不多,都是为了自己而学,正是因为他是为了自己而学,所以他才有信心一直在推行他的道,也就是仁,不欲勿施一恕,立已达人一爱。这就是孔子的道的关念,首先自己做到以后再仁心外推。其实达就是德性层。这是为自己而学习的是为自己德性的提升。

这也就是他学习的目的,他学习不是为了孝取高官,争取名利,还有荣华富贵,而是为了自己内在德性,道德的提升,也就是为了自己心之所向而学习的,而这也可以成为学习的目的。我们现在每个人学习的目的有可能都是为了考一个好大学,或者为了自己出国而学习,差不多,每个人学习的目的都一样。在古代有何尝不是呢?在古代也是,就像我刚刚所说的,每个人都是为了考取高官而学习,但是孔子就不一样,孔子学习的目的是最独特,最高境界的学习目的。

2.论学之方法与态度

我们在生活,有的人无时无刻不在学习,有的人只有坐在课桌前才学习。有的人为了学习发愤忘食,有的人一听到要学习的哭天喊地,有的人学习之后,会复习,有的人只在课堂上学一学就过去了。这就是不同的人对代学习的方法与态度,但是这只是现在的人对待学习的,那么在古代,孔子和他的弟子是如何对待学习的呢?

孔子曾经说过: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这里所说的温故其实并不是我们现在所说的背诵记忆,不是说我们晚上躺在床上随便想一想,我们今天都学了什么就可以了,而是要知新,在复习以前的知识的同时可以悟出新的知识,悟出新的道理,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只有悟出新的知识的人才可以为老师。这个老师其实也可以被称为学习可以变好的或是已经非常好的人,那么这些人的学习的方法是什么呢?与其它的人有什么区别呢?

我们有的人对学习非常真实的认真的学,一直在背书,一直在看书,一直在背数学公式,但是没有去真正的去思考这个公式从何而来,书里为什么会这么说等问题。而孔子并不一样,孔子曾说:如果你学了一件事情,但是并没有真正的理解,那么就像什么都没有学一样。如果你只思考也不能,这就像是做自日梦、会无极而终。在这里,其实学是外在的,思是内在的,这两者就像知和行一样,缺一不可。这是孔子对待知识的方法,。

但除了这一角度外,还有另一种角度,就比如:我们现在有可能只在课桌前才可以学习,在这里面背书认真看书的人学习的时候才能真正的学进去。但是孔子又不一样,孔子在生活中也可以学习,孔于说过:当三个人在一起学习,必定有我的老师,这是为什么呢?就是在三个人中,一定会有某一个人的某一个方面,或某一件事处理的比我好,这时我们就可以去学习。而当三个人中的某一个人做的不太好的时候,我所做的,并不仅仅只是看到就好了,也不仅仅是指出他的错误就可以了,还需要反思自己有没有在一个方面做的不好的地方,自己有没有犯和他同样的错误?也就是说,最终远是落到了自己的身上,要自我反思。

关于这一点,其实还有一个成语,也是这个意思,还是出于孔子之口,叫做见贤思齐,就是见到贤者,就要向贤者学习,就要想着如何成为贤者那样的人,或者追上贤者和他平齐。而如果不见呢,就要可以自己反思,还有一种情况就是见到比自己做的不好的人,那么这时就像刚才所说的就可以去反思自己有没有在这点也做得不好,如果有就去改进。这是孔子学习的方法,那么他对学习的态度是怎样的呢?

像现在,也许一些也会说“学习呀,随便一听不就好了吗,只要在期中期末考试的时候考试考好有个好成绩,不受爸爸妈妈骂就好了。那么认真做什么?”但是孔子还有不一样,孔子曾说过,学习就如同积一座山,就差一筐就积成了,可是就放弃了。再比如,要铺平一块地,虽然只铺了一筐,可是只要坚持,就一定可以成,这就叫做功亏一篑,这其实和一个故事特别的像,就是一个人出去求学,学了几个月,半年学到一半就回来了,他的妻子问他为什么回来,这个人说因为想家了,所以就回来了。这时要是按一般的妻子,就会特别欢喜的送了好些好菜,招待自己的丈夫,但是这里不一样,这个妻子将自己快织成的布,一下子一剪刀剪断,然后告诉自己的丈夫说,如果你不能坚持学习,就算已经学了好多,已经就差最后一步了,也会功亏一篑。所以孔子所说的学习就是要坚持,只要你坚持,就算你才刚入门,最后也会入室的。

孔子一直都非常欣常颜回就是因为颜回一直是好学的,孔子在说:学习就不要轻易放弃,做事要坚持到底,只要上路,就总会有属于你的成就。这是就述说了一种学习要坚持的品质,这是孔子对学习的态度。

这就是孔子对待学习的态度与我们的区别,我们也许也经常说到,不能来途而废,否则就也许会没有任何成就,这也是孔子想告诉我们的学习的方法。

这就是我需要改进的地方。

3.论学习的境界

我们许多人学习的境界都是不同的,比如:一些人无喜欢学习,一些人只喜欢某一个学科,一些人却对一些事沉漫其中,而这对学习不同的态度就构成了不同的学习成果和成绩一个人如果非常喜欢一个学科,一直沉浸其中不停的去探究并且为之而努力,那么这样的成果就一定和不喜欢这个学科所获得成果不一样,所以每个人学习的境界不同,那么所得到的学习的成果也不同,那么学习分为几个境界呢?

其实孔子将学习分了三个境界,一个是知之者,一个是好之者,一个是乐之者,第一个境界是知之者,知之者是什么呢?

就是比如:有的学校吃看饭远拿着书背,这首先是有可能被人要求的,目的是什么呢?也就是他们知的目标是什么呢?其实是偏外在的,就像孔子所讲的小人儒,古代是为了做宫,为了荣华富贵,现代是为了考大学,为了各人的名利,这就是知之者。但是其实如果我们只有考大学的话,也许只需要只需要到达知之者的境界就够了。

第二个境界是好之者,好在这里是喜欢,兴趣的意思,喜欢一个学科背定是好的,但是兴趣靠不住,特别是在我们这个时期,都是有易变性,和无法专注于一件事,这有可能就会功亏一篑,就像我们前面所说的学习就快学到最后一步了,可是突然不喜欢这个学科了,然后就放弃了,最后的结果就是会一事无成。

所以还有一个最高的境界,就是乐之者,也就是忘我的境界,而孔子和他的弟子颜回送到了这个境界。

那么这个最高境界到底是怎样的呢?首先一定与“乐”这个字有关,孔子就曾经评价颜回说,就吃一点食物,喝半碗水,居住在陋卷,一般人都不甚其忧,可是只有颜回不违其乐,那么他乐的到底是什么?其实是孔子的道,但是通俗点说就是向道之心,不会因为环境多在而改变,有许多人在我们痛苦的环境中,就比如说在乡下在农村学习的人,有可能就会因为自己的家庭环境等各种各方面的原因,然后会不好好学习,会染上恶习,不会在喜欢学习等。但是颜回却就是在录像中,吃饭也吃不饱,喝水也就喝一瓢,但是他并没有因为这样的环境而放弃求道的心。这样的颜回是值得孔子给予他极高的评价的,三千个弟子,七十二个贤者,只有颜回得到了这样的评价,因为他安道,虽然吃不饱,住不好,但是他还是追求道,这就是后人所说的孔颜之乐,乐的是什么呢?其实就是他们沉浸在求道的过程当中,他们沉浸在道中,这也就是我们所谓的安贫乐道。

而孔子也一样,他周游列国,他知道他不能成功,但是他还是周游了十五年,最后,虽然停止周游列国,但是,他在用另一个方式将道传承,也就是作书的方式。他到最后都没有放弃求道,所以他才是真正的乐之者,尽管陈蔡绝粮,但是像然没有放弃。

其实,这是我们非常难到达的一个境界,但是一些人有可能还不到知之者的状态,这时,就有一个新的境界,叫做不知之者,当我们处于这个境界的时候,需要做的就是努力,不要功费亏之篑,要调好对学习的态度,才可以到达更的境界。

4.论知与行

我们每个人经常说要知行合一,但是自己不一定能做到,因为知行合一说起来非常简单,但做起来并不像我们所说出来的那么简单,比如:像我,本来说着要上课每一个只要是我会的东西都举手,但是,到真的上课以后,就还是没举,其实第一点就是因为害怕说错因为有一些时候,我的理解总是和同学们的理解不一样,在那时我有可能就会觉得我错了,虽然就更不敢举手了。第二点就是有一点懒,不想举手,可是我刚刚说的这此都是知,就是我知道我不举手也知道我不举手的原因。

真正要去行,并且做到却非常难。这也就知行名一的难点,而且,我们在生活中会对知行合一这个词有一些不一样的关点,那么孔子那个时期是如何理解知行合一这个词语呢和现在的理解一样吗?

在论语中,有一句非常知名的话它的意思就是子对家人以母要孝孝顺,对人要悌、为人处事需要有道德、品德,首先要做到这些品德,才可以有余力去知,学习文,其实现这一个例于中,我们可以看出,行在先、行是非常重要的,但是也不能因些此而将知忽视,意思就是孔子重视行,重视道德的实践,也就是德这也就是一个人的生命状态是活出来的。有从这里可以看出来孔子认为知非常重要但是行比知要重要一些。

还有一次,孔子也突出了行是比知重要的,就是有一次,宰予在白天睡觉、孔子就非常无奈的表达了一个观点,大概是说,在时前,他是听别人说,就信别人会知行,但是宰予让他,改变了!这个关点,孔子现在变成听别人说,而观看别人是否会行,他发现不是所有人都能做到知行合一。

但是,后来,在孔子的孙子的书中,写到了要博学、审问、慎思,明辩最后才是笃行,这是怎么回事,难道他的关点与孔子的不同吗?其实并而是这样的。这段其实话的后半句还有一个中心,这段话的中心是其它人能做一次,我就做百次,比别人做出百倍的努力。但是他也是表达了知与行的关系的,只不过不是我们则刚所想的那样,他想表达的意思,他想表达的其实是先知后行,行你就要行的明明自白,清清楚楚的行,行也要一心一意的行。

后来王阳明也说过:“知是行的注意;行是知的功夫,知是行的始,行是知之成,只说一个知,已自有行在,只说一个行,了自有知在,那么在这里的意思是知和行有先后的吗?其实并不是,这里的始,不是时间上的先,而是逻辑上的先虑也就是说,王阳明想表达的意思是如果没其行,知就不算知。如果没有知,行的也不明不白,不清不楚的。

这也就是孔子所认为的知与行,是从道德的角度讲的全做到的,我们每个人都不一定可以完全做到,但是我们可以努力去做到知行合一,这和仁心一样,虽然有可能永远都达不到最高的境界,这点孔子到最后也不敢说自己达到了仁心的最高境界,但是我们就要努力的去修炼。

你可能感兴趣的:(论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