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读书笔记

1.什么是知识?

衡量你学习的重要标准是:学习之后,你解决问题的思路和方法是否得到了改变。

那些能改变你行动的信息就是知识。

2.临界知识

知识与知识是不一样的,有些知识能更加深刻的改变我们的行为。

像牛顿第二定律F=ma这样能够更广泛、更普遍地指导我们行动的重要而基本的规律,称为“临界知识”。

所谓“临界知识”,便是我们经过深度思考后发现的具有普遍指导意义的规律或定律。掌握临界知识,我们便能开启学习“少即是多”,“四两拨千斤”模式,从而极大的提升学习效率。

3.知识管理的核心

在这个海量信息的时代,改变命运的不再是知识数量这一维度,更重要的是认知的深度。在这个知识大爆炸的时代,我们必须对知识进行管理,而管理知识最重要的并不是大多数人以为的对知识进行修改、分类、保存。知识管理的核心实际是通过管理知识提升我们的认知深度,进而改变我们的行为模式。

4.如何提高认知深度

深度认知能力是这样的:在分析问题的时候,能够跳出问题的本身思考更普遍的情况;在寻求答案的时候,能够根据理由可信度判断是否接受这个结论。

5.技术效率与认知效率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不断掌握对具体工作场景和问题的方法,那就是在努力提升技术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遇到每个新问题都要学习新知识。

如果我们的学习是在了解问题本质,了解解决方案的底层规律,能够让我们认清楚问题表象背后的实质,那么我们就是在提升认知效率。在这种模式下,我们会发现,很多看似全新的问题,其实只不过是狡猾的旧问题换了一身装扮再次出现而已。

总结:很多人的学习层次提升不了,就是因为掉进了追逐技术效率的游戏圈套:我们越努努力,跑得越快,要学习的新知识越多。陷入“老鼠赛道”,看似在努力,其实在原地打转。

6.哪些知识值得学习

一开始就能带来直接利益和诱惑的事情,很可能要拿未来的机会做代价。

学习的三个级别:(1)公共基础课:执行能力;(2)专业必修课:专业能力;(3)通用必修课:结构能力。

大多数人投入80%的时间学习执行能力,投入20%的时间不完全学习专业能力,而几乎没有人投入时间提升结构能力。

二八定律告诉我们:20%的知识决定80%的结果,应该把更多的时间用在结构能力和专业能力的学习上,通过掌握临界知识做到游刃有余。

7.掌握临界知识的底层思维和方法

“低水平勤奋陷阱”:原因我们的读书方法太原始。(传统的方法是理解和记住孤立的知识点)

大脑的记忆,靠的是将信息与旧的经验联系起来。我们可以将新旧知识构建成知识网络。通过新旧知识建立联系网,我们便能够从不同角度和领域对同一个知识进行分析,从而加深我们的理解和认知。

总结:读书并不在于读多少,而在于你有没有通过读书重新认识这个世界,发现临界知识并运用到自己的生活当中。

对于学习临界知识而言,首先是心态、方法、习惯的养成,其次才是具体的知识和技能。

底层思维的两个心态:1.绿灯思维(当我们遇到新观点或者不同的意见时,第一反应是,这个观点一定有用,我们应该怎么用它来帮助自己) 2.以慢为快

当我们遇到跟过去认知不一致的观点时,就会触发我们的习惯性防卫。

习惯性防卫的根源是惧怕暴露我们想法背后的思维。

在生活中,我会遇到很多这样子的场景,在面对别人对你做的东西的质疑的时候,我的第一反应就是对我的质疑,我想做的第一件事情就是反驳,证明自己是对的,反而不能很好的倾听别人的意见和观点,搞得气氛也不和谐。其实在面临这样的情景,我们需要区分对做的东西和个人,也就是区分人和人的行为。虽然你的观点可能有点欠缺,并不能说明你的能力就不好。

让自己安静,向内求。在每天快结束的时候,静静的坐下来回顾一天:今天,有什么事情,让我开心?为什么?今天,我有什么事情没有处理好?为什么?假如我没有这么做会怎么样?我还能有其他的做法吗?

8.提升学习能力:

(1)反思(总结是对结果好坏进行分析,而反思是对产生结果的原因进行分析,反思的实质是对假设进行校正)

发现知识误区 促进已有知识产生新知识 检验新知识是否用了起来

(2)以教为学

(3)刻意练习

你可能感兴趣的:(《好好学习:个人知识管理精进指南》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