乘风破浪的六(5)班9.18

              特殊的阅览课

      今天是“九·一八”纪念日。

      因为有疏散演练,各班有预定路线,所以我们的阅览课不能去阅览室了。之前学校给了我们年级赠书,我请浩辰、郭豪和子涵帮忙抱去班级分发。

      有的孩子欣然接受了书,有的孩子书包里随身揣着自己带的课外书,有的孩子身上带了阅览室借来的书,总之,大家都趁着警报响起来的碎片时间,津津有味地看起书来。

      疏散是分楼层延时撤离的。六(1)班记错了疏散的时间,铃声一响就抱着头弯着腰往外疏散。路过我们班的时候,发现我们还安坐在班里,一愣,放缓了脚步。前面走得快点孩子径自下了楼,大概是听见后面过于静寂,赶紧再折回来,这样的场景引得有些孩子窃笑起来。向前赶紧喊一声:“安静!演习要严肃对待!”

    于是,孩子们止住笑容,卡着点也抱着头出门,一路疾步走到操场蹲下。校长伯伯清点完人数以后开始讲话,里面有一句最让我感动——“知道我们的来路,才能知道我们将去往何方。”

      回来还有点时间,孩子们继续看书。等下课了,有些孩子过来归还了书,也有些孩子起身做准备还的姿势,书翻桌上,眼神就被粘在了书上,恋恋不舍的。我就请那些打算继续看的孩子下午再还。

      下课了,教室里安静得很。桌边、窗边、讲台边,孩子们碰着书,沐浴在初秋的阳光中。





            点面结合的方法

      这个学期前两个单元的能力目标对于学生来说,都有一点难以想象。第一单元要求孩子们学会“阅读时能从所读的内容想开去”,第二单元要求孩子们能掌握“了解文章是怎样点面结合写场面的”。这两个不像之前“学会查找资料”“学会用表情、动作、神态等方法描写人物”之类的能力一样看得懂,有些同学就有点发憷。

      点面结合这一点,我觉得孩子们在《七律·长征》里理解得并不是很好,《狼牙山五壮士》就比较好理解了。这一代几乎是手机儿童,日常拍照片拍视频比较多,我就干脆用导演的视角帮他们理解这一课。

      首先在感知课文这个环节里,我们一起研究如果把课文变成电影,打算拍几个场景,并且用关键词语把小标题列出来。这些场景,实际上也就是我们在语文课上学着划分的段落。

      接下来,我们研究每个场景的“拍摄”。这一句用近景还是远景?要拍出什么样的细节?通过摄影师的视角,孩子们发现了整个“镜头”是不停切换的,有时镜头切远景,不近拍到战士,更要拍到山崖、顶峰、战场和敌人;有时镜头聚焦到某个人身上,只拍这一个人,甚至拉得更近,聚焦到脸上、手上……这其实就是文章中的“面”和“点”。这么一解释,孩子们果然理解得好得多。我示范了“完成任务”段落,后面的几个段落由孩子们自己找。这样一检查下来,孩子们正确率很高。

      这样点面结合的写法有什么好处?孩子们现在面对赏析的题目,还是处在能感知出来“好”,还是不太容易说出来“哪里好”的程度。我照旧是反复出示赏析文字,引导他们自己找出答题的关键词,作为“模版语言”,像搭脚手架一般构建他们自己的赏析语。找到了模版以后,我再口头出示“大操场上的课间活动”和“班里热火朝天的值日”两个场景,让孩子们自主赏析我点面结合的写法。有了“模版语言”的帮助,孩子们果然口头答题拿到了加分。


          煎饼果子和竹蜻蜓

      刚开学是最忙的时候,最近三周我一直忙得团团转,今天尤甚。早上第一节跟家长谈心,大课间陪孩子们做操,二三四节上课,课间和午饭后还要协助一年级班主任老师核查学籍,回复各个班主任关于扶贫方面的问题,再赶去给孩子们上小饭桌。这么连轴转,中午实在是上不动新课了,算算教学进度在平行班里还算快,就干脆布置孩子们完成红本子的订正,让他们对着答案详解检查自己的作业,请提前主动完成了订正的祚熙同学帮忙检查大家的完成进度。

      孩子们最近表现得不错,我想奖励他们。昨晚特地烤了一份饼干,离下课还有几分钟的时候递给他们,请他们传着分着吃。第二大组传漏了书宇,我让书宇去第三大组拿,又正逢下课,传送链就出现了一点小混乱。子强拿到袋子以后并没有直接拿一块再往后传,而是拿着袋子站在原地,递给每一个同学。已经出去的同学,子强就代替他拿一个放在桌子上。等整个第三大组全部发完,他才从袋子里摸出一个放在自己嘴里。

      我教室里改作业,留意到了这个有趣的细节,再回想起连续两次中午,我都看到浩辰同学直接拿起班级里的洗手液,让每个排队的同学都伸出手来,他负责挨个挤,从而提高了全班领取洗手液的效率。而等到当前没有人排队的时候,他才会压一点儿洗手液出来,自己去洗手。

      类似的情况还有很多。班级嘈杂起来的时候,向前总会高喊一声“安静”。扫地没有组长负责的时候,总有一个人愿意站出来整个打扫分工和监督工作。似乎每次遇到秩序略加混乱的时候,总是会出来一个类似领导者一样的人来掌控全局,这一点真的是很奇妙。

      下课以后,馨怡和婧涵来跟我致谢,说饼干味道很好。两个好朋友在我旁边不知道在高兴什么,一路蹦蹦跳跳。不知怎么的,围在我周围的女生们都开始吐槽起自家妈妈来,欣悦说妈妈买了个土司盒到现在还在蒙尘,馨怡干脆就说妈妈买了煎饼果子的工具可是到现在她还没吃上成品。

      “煎饼果子的工具?”我好奇地问。

      婧涵抢答:“我知道,就是那个竹蜻蜓啦!”

      别说,这两样东西还真的很像。我眼前突然想象出了哆啦A梦把头上的竹蜻蜓拔下来开始摊煎饼果子的画面,顿时在教室里笑了场。

你可能感兴趣的:(乘风破浪的六(5)班9.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