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1-12-31如何在科研中产生好的想法——2022年的“小目标”

1. 多读paper,这是培育新想法的养料:要每天都读。要做基于主题的专题阅读,围绕一个主题,既要熟悉以往所有的重要研究,又要及时把握最新进展,做到对该主题从历史到最前沿的全面掌握。能够遍历该主题/领域是判断阅读量是否充足的最重要的标准。

2. 多想:想paper之间的联系,想paper和自己研究工作之间的联系;

3. 多讨论:不论是和年轻人,还是和有一定研究经验的人,抑或资深的研究人员;重要的是讨论一定要深入,而不是走过场,浮于表面,不能满足于头脑风暴带来的瞬时快感;有效交流的前提是参与讨论的人要持一种平等的心理场。

4. 多听报告:尤其是具有国际水平的前沿的大会报告。

5. 要足够投入:三天打鱼两天晒网式的智力投入绝不足以做出重大的科学贡献,要每天阅读,每天思考。

6. 勤总结:将读过的paper,交流讨论获得的知识,想法,组织,贯穿成结构化的认知框架/conceptual framework,越多越好。2022年能不能在大脑中构建出10个认知框架?大约1个月一个,努力试试看!

如果既没有通过阅读产生的隐性输入,又没有通过交流讨论产生的显性输入,要想产生好的新的科学想法,那是不可能的!

2021年的最后一天,立下一个目标:在2022年,在大脑中构建10个认知框架;实现手段是:每天都要读paper,每天都要接收新的输入,真正做到“苟日新,日日新,又日新”。

你可能感兴趣的:(2021-12-31如何在科研中产生好的想法——2022年的“小目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