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美孝子 感天动地》——学生布置的作业

        手机响起了信息提示,原来是二十年前的学生发来信息,给我布置了作业。

布置作业学生截图

        为了更好完成作业(虽然不用接受学生检查),我两机(手机和计算机)都用上了。向正能量致敬,不能有丝毫大意。传来的视频看了一遍又一遍,记忆力差,用上烂笔头,边看边记。

        2008年,皮肤黝黑、睡过猪圈、捡过垃圾、不惜千里背娘上大学而轰动全国,让无数国人感动落泪的刘秀祥,现在怎么样了呢?

        1988年,刘秀祥出生云贵高原深处小山村一个极度贫困的农户家里。命运很早就对他露出狰狞面目:4岁时父亲病故;10岁那年哥哥姐姐离家出走,再无音讯;家里只剩下毫无工作能力的母亲和他相依为命。当时小秀祥心里只有一个简单而朴素的愿望:跟母亲平平安安过一辈子。作为“一家之主”,他每天都要起得很早,去种菜、砍柴、挖药材、捡废品,给母亲洗脸做饭。稚嫩的肩膀在常人难以忍受的磨难中变得越来越坚强。

        上学后他更加明白:只有努力读书,才能让自己和母亲过得更好。小学毕业时他的成绩全县排第三名,但高额学费却让他望而却步,只能去一所对尖子生免费的民办学校就读。难题又来了,进县城读书母亲怎么办啊?他脑洞大开,在学校附近的山坡上搭了间茅草棚,背来母亲一起住。没有生活费,他完成作业后就去捡破烂换钱,捡别人的剩菜回去做饭,把好吃的都留给母亲吃。后来他租了间废弃的猪圈,在风雨飘摇中继续读书。为了母亲和梦想,他一直透支着自己的身体,终于因为长期营养不良压力过大,在第一次高考中遗憾落榜。在一蹶不振之际,他看到笔记本上自己写过的一句话:“当你抱怨你没有鞋穿时,你回头一看发现别人竟然没有脚。”他想:“我不是这个世界上最不幸的人,我还有我的母亲,虽然她什么都不能给我,但是只要她健康活着,我就拥有打败一切困难的力量。”于是刘秀祥又站了起来,说服校长收留他复读。

视频截图

        2008年,刘秀祥考上山东临沂师范学院(现临沂大学)。他继续将生活无法自理的母亲带在身边,千里北上读大学。就在刘秀祥打工赚路费时,他的苦难故事被媒体挖掘、报道,好心人的捐赠纷至沓来,但都被他回绝了,他只想安心读书继续打工,为母新创造更好的生活。有人不理解他的固执,他说:“一个人活着不应该让人觉得可怜,而应该让人觉得可亲可敬。”可让人惊讶的是大学时的刘秀祥竟把除日常开销的兼职收入全部寄给以前捡破烂时认识的两个妹妹和一个弟弟,资助他们读书。当他的生活比以前睡在猪圈时稍好一点时,他的第一个想法不是自己享受好生活,而是帮助更多的孩子通过读书看到外面的世界。可临近毕业,他资助的一个妹妹说不想读书了,家里人让她结婚。这让刘秀祥很难过,想了很久,梦想和金钱,究竟哪个更重要?他觉得她不缺钱,他给她生活费,给她学费。但是,她不知道自己的未来在哪里。所以,刘秀祥做出一个惊人的决定:回到家乡,成为一名老师,告诉那些还处在贫困和迷惘中的孩子,人生必须要有梦想

        刘秀祥放弃留在大城市工作的机会,回老家当一名中学老师。他回来,是想着,能影响一个人,是一个人。回到家乡,刘秀祥是想告诉孩子们:“在追逐梦想的路上,如果你遇到困难和挫折,你回头会发现,我,刘秀祥就站在你们身后。我都可以,你们怎么不行?

  做一名燃灯者

        刚到望谟县教书时,刘秀祥发现,学生们浑浑噩噩,上学仿佛只是为了打发时间,抽烟、喝酒、赌博、恋爱、上网的更多。于是,刘秀祥干脆把自己的故事作为火种,试图点燃学生心底的梦。其实,刘秀祥自我评价是“自尊心强”。当年上大学时,因为不想被另眼相待,他曾经把刊发他故事的报纸从学校报刊亭整摞整摞地买走。但为了望谟县的这些孩子,刘秀祥一遍遍回忆和讲述自己的经历。他开讲座,做巡回励志演讲。“梦想太重要了。如果没有梦想,过去生活中那么多坎,遇到任何一个,我都会倒下。”

        他认为贫困地区的教育就是要“唤醒”,他愿意做燃灯者。另一项重要工作是家访,其实也是做思想工作,把孩子们拽回课堂。当时望谟地区,95%以上的土地是山谷丘陵,交通不便,刘秀祥骑着摩托车,几乎跑遍了望谟县每个乡镇,骑坏了8辆摩托车。他在摩托车上绑上小音箱,到了地儿,也把附近的老百姓叫来,把周围人的思想工作一块做了。“读书有用,为什么有用?因为,如果我不读书,我可能还在种地,还在放羊喂猪,或者就是在工厂流水线上当个工人。”刘秀祥拿自己举例。怕老百姓不相信,刘秀祥还想了个主意。他剪辑了当年电视台报道自己背母上学的节目,精简成18分钟,现场放给老乡们看。刘秀祥的激励作用是巨大的,望谟县本地一位干部感慨:“他是大家身边的活生生的例子啊,你看得见,不是虚的。”

        刘秀祥在望谟民族中学被委以重任,工作第二年,他就被提为学校中层,负责了德育处、政教处、团委、历史教研部等多个部门的工作。任务最重的时候,刘秀祥担着三个班的班主任,给五个班带历史课。忙,忙成一只陀螺,但刘秀祥给身边人的感觉,是永远精力充沛,永远斗志昂扬。

        对特岗教师来说,三年为一个任期。到期后,可以双向选择,自行决定去留。三年特岗教师服务期满后,刘秀祥知道,他走不了了。对望谟的学生,他有感情,也有责任,刘秀祥留了下来。他是望谟县的名人,他把这份影响力,转化为对学生实实在在的帮助。比如,全国各地都有人找刘秀祥做讲座。刘秀祥说:“做讲座,可以。我不要额外费用。但是,你得承诺资助我们这里两个学生。”8年来,他对接资助望谟县学生1900余人。

        2018年,刘秀祥调任新组建的望谟县实验高中副校长,分管德育和团委等工作。这所学校的前身,是望谟二中的高中部。2017年,入校学生的中考平均分为254分。254分中,还有50分体育分,5分民族分。“他们基础很弱。”刘秀祥说,“但我们的学生,是低进高出。今年高考,学生本科过线人数为318人。能有这样的变化,一个是靠着老师和学生的努力;另一个,也要靠学生明确自己的人生目标。”

        就像刘秀祥常说的,要相信梦想的力量,相信奋斗的力量。

        望谟县是贵州省的深度贫困县。这里山高坡陡,沟谷纵横。对望谟人来说,刘秀祥是符号,也是标杆。他是全国道德模范,是“中国青年五四奖章”获得者,他获评2020年“最美教师”。

        如今,刘秀祥依然和母亲健康平安的生活在一起。他唤醒了一颗又一颗沉睡的种子,用知识回报知识。授受采访时,这个低调的青年没有说什么大话,他只是轻轻地说:“我很庆幸自己没有成为社会的包袱,而且有机会实现自己的价值。”

        这些年,我们追过无数让人唏嘘的励志新闻后续,但这是最令我们敬佩和感动的结局。这个世界并没有多少人能像刘秀祥那样真正做到:从苦难中来,再回到苦难中去改变它

        这个世界有多冷漠,这样的善良就有多珍贵。从乡村走出来的刘秀祥回到乡村当老师,用余生去帮助像他一样出身困苦绝望的孩子,把希望和爱护传递给被社会遗忘的底层。

    世界以痛吻我      我却报之以歌

        当我们抱怨没有快乐的童年,秀祥十岁当家做主扛起一个家;

        当我们抱怨没有本事的爹娘,秀祥四岁开始永远失去了父爱;

        当我们抱怨没有宽敞的住所,秀祥十几岁就搭茅草棚租猪圈;

        当我们抱怨没有可口的食物,秀祥从小就会靠自己劳作过日;

        当我们抱怨没有很多的钱财,秀祥边求学边捡破烂换生活费;

        当我们抱怨没有亲朋的资助,秀祥回绝别人捐赠靠自己努力;

        当我们抱怨没有富裕的生活,秀祥稍有改善就资助贫困弟妹;

        当我们抱怨没有发展的空间,秀祥为了鼓励苦孩子而回老家;

        当我们抱怨没有高薪的工作,秀祥却放弃留城回到贫穷农村;

        当我们学有所成只为顾自己,秀祥用知识回报知识做燃灯者;

        当我们因能脱离苦海而窃喜,秀祥从困境中来再回去改变它;

        当我们很容易就满足于现状,秀祥却不断借助能量改变别人。

        也许我们每个人都有自己不同的艰辛和经历,并由此而产生不一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也不可能都做到如秀祥那样高尚,但我们都可以去传播如秀祥这样的正能量。

        衷心祝福刘秀祥及其家人能健健康康平平安安!

网络截图

部分内容参考视频与以上网络报道。

你可能感兴趣的:(《最美孝子 感天动地》——学生布置的作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