功夫愈久,愈觉不同

功夫愈久,愈觉不同

《传习录·门人陈九川录(10)》:

崇一曰:“先生‘致知’之旨发尽精蕴,看来这里再去不得。”

先生曰:“何言之易也,再用功半年看如何,又用功一年看如何。功夫愈久,愈觉不同,此难口说。”

大意是:

欧阳崇一对王阳明说:“你把‘致知’的意义发挥得如此到位。看来再也不能再深入了。”

王阳明说道:“不能说得太轻巧了,再认真探求半年看怎么样,半年后,还要继续探求一年,又看怎么样。探求得越久,感觉就会越不相同。这一点很难用言语表达。”

“致知”就是“致良知”,而良知是人心中本来就有的,挖掘出来就是,怎么说“功夫愈久,愈觉不同”呢?

唯一的解释是:良知本身就处于一个不断进展的状态。如果能看清自己所处的是什么样的阶段,将向哪个方向去推进,这就是的良知。什么样的阶段是现实性,向哪个方向推进是理想性。良知亦即现实性与理想性相互作用,不断推进的过程,所以是没有穷尽的。

给我们最大困扰的是社会——这一事物。中国的先哲们不同于西方的先哲,他们总是会把思考的重点放在社会这个事物上,王阳明也是这样。而社会与大自然的区别就在于个体与个体的关系上。大自然的个体与个体的关系都是直接关系,所以我们对大自然采用的事“发现”一词。这一个词说明,大自然的东西就在那里,发现不发现,它就在那里。而对于社会,我们管用的词是“发觉”,渗入了更多的主观因素,可能在发觉之前,那东西并不存在。我们认为大自然的存在都是一种必然的存在,也就是只有直接关系(以前说过的观点:直接关系的存在就是必然,其发挥和拓展就是自由),没有间接关系的存在。而人类社会的存在只是偶然,既有直接关系,也有间接关系,我们所希望的是我们发展到(不是回归野蛮,也不可能回归)只有直接关系,没有间接关系的状态中去。到那时,社会无所谓大小,两个人即可说是社会,全世界所有人共同组成也只是社会,而且和两人社会完全相同。一切虚拟的社会,如家庭、国家,都将不复存在。这就是理想状态。牢记住这一状态,时刻想着如何重视人和人的直接关系和发挥其作用,这就是思想的理想性。

而现实性是对我们所处的直接关系与间接关系并存的现状的认识。在这一现状中没有一个人可以完全摆脱间接关系,除非是一个将死的人(“人之将死其言也善”也就是这个原因)。如果能分辨出哪些是直接关系,哪些是间接关系,并重视直接关系,试图减弱间接关系,这就是理想性和现实性的统一,就是良知(也是思想的无限性)。

而重视直接关系首先要做到的就是诚意。

既然直接关系是最重要的,那么“人人皆圣人”这句话也就好理解了。

一时之念,不知对不对,权且记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功夫愈久,愈觉不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