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方法论的思考》

之前线上工作时,有次忘记和同事对接工作,马老师给了建议,可以把这项任务添加到日历或周计划待办事项中,运用科学方法,而非依赖记性。

少犯错的方法,并不一定是“长记性”、“要记得”,而是学会建立一系列的工具、环境、提醒,使得自己难以犯错。--via 条形马

靠记性、靠毅力做事,这个过程是不稳定的,有的时候可以完成,有的时候却做不到。

这时候就需要依靠客观规律/工具帮助我们。把依赖人性的比例降下来,把依赖科学工具的部分提上去。

比如,思考自己不能早睡早起的原因,光说一句自己不够自律,下次努力。这就是偷懒,根本没有把这件事厘清楚。

晚上熬夜玩手机,是人性。靠自律战胜人性的弱点,效果不好说,时而可以,时而不行。

这时,可以制定一系列规则,比如制定一系列规则,只要完成规则,其结果就是做到了早睡早起。

比如想要早睡早起,早睡、早起是两件事,都很难,我们抓要害,抓住主要矛盾,就是早睡。
做到早睡,早起就变得顺理成章。

回到早睡的问题,熬夜玩手机,不可怕,怕的是无意识的玩手机。

工作一天很累了,必须容许自己玩手机放松一下,这是客观事实,必须尊重。

只是应该把玩手机时间,变得有意识起来。时间长一点,不可怕,但是一定是在有意识状态下。

根据自己每天玩手机的时间,制定每天玩手机的计划,比如睡前2小时。

比如想要11点睡觉,规划中有2个小时的玩手机时间,那就9点,洗漱好,躺床上玩手机。9点前的时间,用于干正事。到11点,番茄锁机,开始睡觉。

把早睡,变成一系列可执行的操作,只要按照这个作息规则来,早睡的成功率就可以大大提升,比单单依靠自律达成早睡,更有效。

并且,如果哪个时间段、哪一步出问题,都可以针对性地解决。

这个过程,就是一个简单方法论,意识到问题,深入挖掘/拆解问题,找到解决方法。

年前读《王志纲论战略》,书中提到方法论,之前听《原则》译者谭昊老师直播,也提到方法论。

「方法论」是一套用于解决问题的理论体系,里面涉及到工具、方法技巧、思维模型等。

方法论就像一把万能钥匙,虽然每次面对的问题不同,但是这套工具却是可迁移的。

方法论,就像庖丁解牛中的解牛刀,把问题厘清楚,解决掉。遇到任何事,都可以思考用方法论来解决。

比如,有的人可以快速消化吸收新知识,他可以把新知识解构,分类,吸取精华,完善自己的知识体系。

没看到事物的本质之前,看每件事都是个例,都需要积累,而等看到事物的本质后,一通百通。牛人能从看似毫无关系的事物间,发现其内在相关性,并且打通它。

有的人善于复盘迭代,可能是掌握了PDCA方法论、Why-How-What黄金圈法则、生命之花模型。

有的人能使一盘死棋起死回生,可能是具备找关键点、枢纽点,抓主要矛盾的能力,找到棋眼,盘活整局棋。

还有辩证思考的能力,看待事物,一分为二,甚或是一分为三。

如同《王志纲论战略》书中所言,世界不是非黑即白、非此即彼的,在两极之间有着广阔的灰度地带。要学会一分为三地看问题。

尊重人性,尊重常识,顺应规律。

方法论的东西,我也是初初意识到,但是觉得它很重要。

最后摘抄一段《王志纲论战略》书中的内容。

战略能力是一种复合程度非常高的能力,至少综合了把握大势的能力、找方向的能力、抓关键的能力、创新能力、拍板决断的能力、定力和协调力等多种能力,因此它是一种非常高级并且稀缺的能力。这种能力有与生俱来的成分,但同样可以经由后天习得,战略能力是很多优秀领导者毕生修炼的最重要的功课。

思想家长于认识论,咨询师长于方法论,企业家长于实践论。

你可能感兴趣的:(《对方法论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