气对血的作用

1.气能生血

血液的物质基础是精,而促使精化为血液,则有赖于气的作用。如,脾气旺盛健运,则化生血的功能强,心血和肝血充盈,表现于外则面色红润、两目视物清晰。若脾气虚弱,不能运化水谷,则化血无源,从而导致心血虚或肝血虚,表现于外则面色不华、两目无神、视物昏花和气短乏力、心悸等。为什么有的血虚患者即便是吃了大量补血的药材和食物,仍然不见效呢?其道理很简单。补血的食物被吃进体内之后,只有转化成血液才能最终达到补血的目的。如果体内真气不足,脾胃由于亏气则缺少足够的动力,进而导致运化不良。如此一来,不管吃了多少补血的东西,这些东西还没有经过足够的消化吸收就已经被当成废物而排出体外,自然不会有好的效果。所以在临床治疗血虚证时常于补血药中配以益气药物,其道理就是“气能生血”。因此,有些身体虚弱的人,在进补了一定数量的营养品后,如果不见效果,就应该先检查一下自己是不是脾胃功能太弱,是不是体内真气不足。

2.气能行血

血液循环的动力是气的推动,故《血证论·阴阳水火血气论》中说:“运血者,即是气。”因此我们常说“气能行血”,具体体现在心气的推动、肺气的敷布、肝气的疏泄等方面。在病理上,气的功能障碍,如气虚或气滞、气逆,也常可引起血行不利,甚至是血瘀、血涌于上等,如心气虚、心阳不振、鼓动无力,可出现心血瘀阻、左胸刺痛;如果是肝气郁结、气机不畅,就可导致肝经血瘀、两胁刺痛或者妇女经闭腹痛。若肝气上逆,则血随气涌,会引起面红目赤、头晕头胀等症状。所以,临床治疗血瘀证时不但采用活血化瘀之法,更应辨其不同的病因而分别并用补气、行气、破气、降逆等药物以达治本之目的,才能获得满意的疗效。

冬天寒冷的时候,我们在户外运动时常常感觉手脚僵硬,不像在夏天运动时那样伸展灵活自如,就是因为气随着温度的降低而收敛,气收敛凝聚在一起,就不能把血液充分运行到肢体的各个部位,如手、脚这样的肢体末端,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应,便会僵化,所以就会有一种“活动不开”的感觉。

3.气能摄血

气能摄血主要指脾气对血液的统摄作用,使其正常循行于脉管中而不溢出于脉外,即是“气生成于血中,而固护于外”。气对于血有统帅作用,既然是统帅,就要孔武有力,血液才能听从气的指挥。一旦气虚气弱,这个统帅就失去了力量,血液则会“擅自做主”而乱行,可导致出血证,如吐血、皮下出血、子宫出血、大便下血等。所以治疗因气虚而导致的出血证时,当以补气摄血为主,气盛统摄有权,血可自止。

那么,为了巩固气的“统帅地位”,是不是一味地补气,使气充足就能够摄固血液呢?前面说过,气太足了就会变成火,火大了,会扰乱血液的正常循环。如果人体内的阳气太旺盛了,会迫使血液外溢,导致出血。所以,补气还是点到为止为好。

你可能感兴趣的:(气对血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