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疫苗民族主导疫苗分配”事件与“道德绑架”一丘之貉

在全球阻击新冠肺炎疫情的战役中,疫苗为人类战胜病毒带来了希望。然而全球疫苗分配不公问题日渐凸显。“疫苗民族主义”和富国“自我优先”等做法,正在不同国家和群体间造成“免疫鸿沟”.....


“一些富裕国家凭借自身的财力和资源渠道,直接和一些大型药企订购疫苗,高价买断产能,令其他国家根本没有机会买到疫苗。‘疫苗民族主义’导致的不公平竞争,使得疫苗的获取方式更像丛林法则。”---《人民日报》

一个道德上的终极难题:假设一辆火车即将要撞上前方的障碍物,这时你有一个机会可以改变轨道,但此时另一边的轨道上有三个人正在检修,你是会选择牺牲那三个人?还是会选择牺牲整个火车上的乘客?


上2个事件共同特点,道德。写本篇文章不批判任何人,实事求是。选择多数,还是照顾少数?

我首先给道德下个定义:在某些场景下,人类为了更好的生存而实行互利互惠一种行为准则或方式。



简单讲解道德从是哪里来的

1.先从道德起源来看:农耕文化前,群体开始打猎时候,资源分配就开始产生了,男人打猎,女人在家照看孩子。资源有多有少,如果分配不均衡,大家试想,我打这么多,分配这么少?下次我会打的更多吗?所以这个时候,就出现“多劳多得”“公平”激励机制,这样就会形成第一次公平为商业模式合作。早起分配头领族长等。



2.渐渐发展道德来判断人值不值得交往的品质。没有道德代表一个事——不能够凝聚资源。

那个时候判断人,会判断遵不遵守道德,以此来评判此人值不值交往。“德高望重”“品德高尚”文化比较高的来担任等等。

这一点很重要,因为即使现代的国人,依旧内心有极大部分是道德标准为主导的,所以,在中国,道德既可以成为一个好东西,也能成为一种核武器。



3.在继续发展,由于人多竞争,资源有限。争权夺势,阿谀奉承等人越来越复杂。认为说出是炫耀,那是因人性里都有趋利避害。慢慢表里不一,学会隐藏。

既认为道德是好东西,人人都应该有,但又及其讨厌那些天天把道德挂在嘴边上的人,更讨厌的人就是天天说自己有道德的人。

近代出现“榜样”作用,比如像“雷锋”学习大爱无私精神,就是本人自己不说,被别人发现好人好事行为,最后越来越多造势。

这就形成了一条独有的鄙视链——你可以有道德,但你别说出来,你说出来就是恶心人。道德是行动,不是舌尖的词汇。

4.最后发展:道德可以有,可以没有,学会隐藏,同时就是自己管好自己,别管别人。


有的时候我们会苦口婆心的跟别人说道理,但你会发现对方不光不感谢你,而且还表露出厌恶。

为什么帮“倒忙”,“好心干利肝肺”“事与愿违”等。别人不需要,最后是自己“一厢情愿”罢了。

所以我帮助别人有一个标准——只去雪中送炭,决不锦上添花。

比如说,有人在网络上发自己对自己宠物特别好的视频,就有人评论:“要是你对你的父母也这么好那就好了。”

言外之意,你对你父母还不如对一条狗。

你说这个评论的人有道德吗?

看起来很有道德啊,劝人向善,劝人有孝道,难道没道德吗?

可是我们总觉得有点不对劲,这好像是“道德绑架”。

道德,这个虚无缥缈的东西,既看不见也摸不着;马克思主义认为,道德是一种社会意识形态,它是人们共同生活及其行为的准则和规范。不同的时代、不同的阶级有不同的道德观念,没有任何一种道德是永恒不变的。

而西方哲学家苏格拉底则说:“美德即智慧。”



我们今天重新定义了道德,对我们个人从中获得的意义有这么几个。

1、不当流氓,躲着流氓

所谓流氓,就是你痛恨他,但你又拿他没办法。

自己不当“施暴者”,“你对别人微笑,别人也对你微笑”

这种人能得一时之胜,但是往往也在逐步走向深渊。

2、道德是聚集资源和公平交易筹码的独特方式

在网络上的骂战,多数以占据道德制高点者为胜,我倒不觉得这个是好事,因为这样离真相总会越来越远。

但是我们能从中发现,有德的人(指真的有德,不是指煽动家),在中国总能更好的凝聚资源,完成事情。



在商业竞争和交朋友,为何“知根知底”“打探对手消息”“时间能证明一切”等等,都是与道德有关,看这个可不可信,值不值得交往,重要筹码。

3、理性+能力+道德时代

我们更注重效率,所以能力在这个时代的重要性被极大地凸显,所以能力加道德,等于中国最被欢迎的人才。

如果你希望社会给予帮助,就必须肩负起让其变得更好的责任——包括保证可持续使用的资源、继承有趣有用的文化、守护可值得守护的价值观和感情,创造可提高生产力的技术。

虽然每代人的理性有限,但文明,毕竟是一代代的传承累积而来的。道德是伴随我们左右,理性很重要。因为所有一切都是建立在生存这基础的。

感谢你一直陪伴,一起成长,有不足的地方,感谢你下方评论!点关注,不迷茫!

你可能感兴趣的:(“疫苗民族主导疫苗分配”事件与“道德绑架”一丘之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