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年孤独》读书笔记

《纽约时报》曾评价:《百年孤独》是“继《创世纪》之后,首部值得全人类阅读的文学著作。” 第一次读魔幻现实主义作品,的确《百年孤独》无论是内容还是手法都很有特色。

在内容方面,这本书讲述了生活在马孔多的布恩迪亚家族七代人的故事。何塞.阿尔卡蒂.布恩迪奥是一切故事的开始,他是马孔多的创建者,也是百年孤独的开启者。

年轻时的他,带领众人创立马孔多,建立秩序,维护安定,他富于探索的激情和建功立业的雄心。定居马孔多后,他致力于探究新文明,执着于磁铁迷狂、天文演算、炼金幻梦和见识世上奇观。晚年疯癫,被绑在树上,最后在缤纷的小黄花雨中入土。可谓,半世执着,半世疯癫。他逝世时,出走多年的卡塔乌雷回来了,他说:“我来是为了王的下葬。”的确,何塞.阿尔卡蒂.布恩迪奥对于马孔多就而言就是“王”,他也当得起这个“王“。

第一代中的另一位重要人物当属乌尔苏拉.伊拉瓜。她是何塞.阿尔卡蒂.布恩迪亚的妻子,勤劳,意志坚定,责任心强。她靠售卖糖果小动物,挣钱维持家用,并且生意日益兴隆,建起了雪白如鸽的新家。在我看来,乌尔苏拉就是马孔多和布恩迪亚家族的精神象征,她经历了马孔多的初建、战乱,以及工业文明冲击下的马孔多,乃至布恩迪亚家族的衰落。她的逝世也预示着马孔多和布恩迪亚家族的衰亡。

在第二代人物中,对丽贝卡这一人物,我读第二遍时的看法相较于第一遍时有了很大改变,头一次读时,在我眼中她是一个滥欲,且喜新厌旧的人。当时我不由得慨叹人心之易变。直到读第二遍,我才觉得真正走近了人物,她喜欢皮埃特多.克雷斯皮,是因为他温文尔雅又浪漫,这样的人的确是充满魅力的,然而当时她并不清楚自己真正想要的,但直到她遇见何塞·阿尔卡蒂奥,她才知道自己喜欢的是哪一类型,并不顾阻挠和何塞·阿尔卡蒂奥在一起。她充满激情,勇气,敢于追求幸福,而且从她在丈夫死后不踏出家门,也可使人感受到她对爱情的忠贞不渝。

当我把这本书读完第二遍,再回看标题:百年孤独,我意识到,孤独讲的不仅仅是马孔多的人,布恩迪亚家族,孤独讲的也是马孔多。马孔多的人的确是孤独的,尽管各自感受到孤独的时刻不尽相同。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醉心于炼金等发明创造,得不到家人理解时,他是孤独的;奥雷里诺亚·布恩迪亚上校在金银作坊独自一人度过晚年,他是孤独的;阿尔卡蒂奥小时候被家人忽视,缺少关爱,他也是孤独的……

而为什么说马孔多也是孤独的呢?首先,它地理位置相对偏僻,与外界相对隔绝。再者,又因它与外界相对隔绝,导致始终落后于其他文明。从马孔多初建时,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陶醉于吉普寨人带来的磁铁、放大镜、冰块,到上校儿子从外带来火车,再到后来香蕉公司进驻,无不看出马孔多与外界文明的脱轨。最后,这座城市被飓风抹去,从世人记忆中被根除。

马孔多实际上是拉丁美洲历史的一个缩影,在《番石榴飘香》里,马尔克斯和门多萨有这样一段对话:“门多萨:布恩迪亚家族的历史可以说是拉丁美洲历史的翻版吗?马尔克斯:是的我是这么看的。拉丁美洲的历史也是一切巨大然而徒劳的奋斗的总结,是一幕幕事先注定要被人遗忘的戏剧的总和。至今,在我们中间,还有着健忘症。只要事过境迁,谁也不会清楚记得香蕉工人横遭屠杀的惨案,谁也不会想起奥雷里亚诺·布恩迪亚上校。”

在艺术手法方面,借用百度上的一句话就是:(魔幻现实主义)将新闻报道的写实与神奇的幻想结合起来。它表现的是一种“神奇现实”,可以生死不辨,人鬼不分,如描写梅尔基亚德死后复活:他的确一度死去,但难以忍受孤独又重返人世。并且魔幻现实主义还吸收了其他手法,如意识流手法,也就难怪有初读者说自己三读三断。而且文中还运用时空倒错的手法,经常出现类似于“多年以后,面对行刑队,奥雷里诺亚·布恩迪亚上校将会回想起父亲带他去见识冰块的那个遥远的下午。”然而这样“剧透”却没使文章失去趣味,反而是设下了悬念。

在语言运用方面,正如智利诗人巴勃罗·聂鲁达所说:“他(马尔克斯)是继塞万提斯之后最伟大的语言大师。”《百年孤独》里有很多人们心中有却表达不出的句子,“那双绝望的眼睛像灼人的炭火印在她的心里”,“那种刺鼻的味道将与梅尔基亚德斯的记忆一起,永远铭刻在她心中”以及何塞·阿尔卡蒂奥·布恩迪亚出殡时的场景描写等等,都无不令人拍案叫绝。

《百年孤独》文学价值和思想价值兼具,不愧为文学名著。

你可能感兴趣的:(《百年孤独》读书笔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