几年的幼儿第一线教育经验以及不断的幼儿知识理念学习,让我对儿童心理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并且有了许多关于孩子教育方面的想法和认识。所以想通过小圆亲子的平台,跟更多的家长朋友分享儿童心理。
今天的话题是想跟家长朋友们聊聊,孩子的自卑情结。
自卑我们都了解,似乎是与自信相悖的词语。而自卑情结是什么呢?
自卑情结是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中的重要概念,是指当个人面对一个他无法适当对付的问题时,他表示绝对无法解决这个问题,这时出现的就是自卑情结。
我们看到,自卑情结是这个人失去了解决问题的动力,不做尝试就已经放弃了。其实自卑情结在很多成人心中都已经是既定的心理状态。或者说这样的自卑情结,其实是逐渐由成年人还在孩子的时候就已经慢慢地形成了。这样的心理状态或多或少,都影响到了人们的日常生活。我们可以来看看下面的情况:
比如说:你不愿意和他人 一起合作,而更宁愿自己去完成这件事。其实某种程度上是担心自己的行为也许会被他人的锋芒所掩盖;
也许你在做某一件决定的时候总是害怕失败,而不断地去改变事情的方向;
或者是说你总是缺乏勇气去改变现实,从而不断地拖延或者说是逃避;
又或者你非常担心打扰到别人,非常不愿意去请求别人的帮助,哪怕这件事情对你一个人来说确实已经有一些难以完成…
等等
其实都可以或多或少归结到自卑情结中来。而我们作为成人,再去回顾自己的儿童生活,有一些能记住,有一些靠长辈的描述。我们能就总能找到一些细枝末节去验证一件事:那就是我们的自卑情结,源于儿时的经验。
能够引发自卑情结的因素有很多,
今天主要跟大家聊的是家庭环境引发的自卑情结。主要分为以下几个部分。其他一些内容后续再慢慢说。
一. 离异与单亲?
我在初中的时候补习班认识一位朋友,这位朋友的性格属于非常的愿意去替他人着想,在对待周围的人的时候表现出了极大的宽容度和善解人意。这样看来似乎是很好的。然而当我进一步跟她交往接触的时候,会发现她有太多的忧虑:说话稍微大声一点就害怕打扰到别人学习,于是马上说“哎呀真是不好意思打扰到你了”;说话声音忽大忽小,咬字经常使用“可能”“或者”“我该不该”这一类不确定的词语;在完成一项作业之后始终觉得自己做的不够好,不停的重复可能不会得高分…
也许在我们的生活中,都多少遇到过这样的朋友。如果不更深的了解他们,也许这不会让你停下来思考有什么特别之处。直到在初三毕业辅导班的最后一次家长会,当我看到她面目严肃的父亲,还有她眼神犀利的继母,才慢慢能够感受到她与一般的孩子有所不同的家庭环境。那个时候读书不多,思考不多,只感觉也许是她爸爸对她太严苛了,从而让她不断的去怀疑自己。而后来当我读了很多这方面的书籍,才知道不仅仅是严苛这么简单。
听她谈到过父母在她还在幼儿园的时候就离婚了,父亲后来再婚,还带来了姐姐。不难想象其实在离婚之前,父母之间就有过很多问题。而父母之间的冷漠是对孩子心灵上最大的伤害。
在儿童还没能完全理解这份突然的变故的时候,他们当然也是不能够很快接受新的“陌生人”开始强行与自己一起生活的。更严重的在于,带来了一位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兄弟姐妹”。
这就已然是一种客观情况的伤害。而更进一步的,在于父亲的态度。如果父亲是一位善解人意但同时有主见的父亲,也许很多事情过渡虽然难,但通过引导会好很多;但父亲若是一位懦弱无主见,或者是非常严厉不苟言笑的,那么会加重孩子的心理负担。
而孩子的这份自卑情结普遍上由何而起呢?也许因为看到其他孩子都能够父母同行 一家人其乐融融;因为听到其他小朋友无心的嘲笑;因为也许是继父/继母以及新来的孩子在家庭权力上的强势(也许有时候可能是孩子自己想象出来的);因为“觉得”,自己是这个家里多余的人…等等。这些都会一步一步地让孩子失去信心,或者是产生“以后都不会好起来”的悲观想法。
更可怕的在于这个社会对于很多组合家庭和单亲家庭成长起来的孩子的偏见。“单亲家庭的孩子性格不好!”,“找对象不要找单亲家庭的”…
等等。
这样的社会偏见,会让很多本来就已经在这方面备受伤害的孩子心理上变得更加脆弱。
而实际上,这都不是他们的错。父母的事情从来就不是他们能改变的。
我想说,其实并非所有的组合家庭或者离异家庭的孩子都会产生强烈的自卑情结。相反有很多,在性格上也许比正常家庭的孩子更加阳光自信。
我有一两位父母离异的好朋友,可是性格却比常人更加大方自信。 也许在某些事情上也会有一些别人不能轻易触碰的区域,但是我很难从他们的身上看到一丝一毫世俗见解中“单亲家庭”或者“组合家庭”的孩子所“应该”具有的性格弱点。
所以!其实问题的关键似乎根本不在于单亲或者组合,而是家庭内部的环境,引导人的引导方式!所以! 我在“离异与单亲”这个小标题后面打上一个问号。
假设孩子与一位有主见并能善解人意的家长生活在一起,无论是不是单亲,只要有积极的引导方式,都将会让孩子慢慢脱离家庭变故的阴影,而反而会比正常的家庭成长的孩子更懂得珍惜,更能够尽早建立成熟的价值观。
2. 健康与疾病
家庭成员的身体状况同样也会影响孩子的心理健康。如果一旦知道家庭成员中有人患有重病,这会打击到孩子的心理建设,给他们的心理背上沉重的包袱。逐渐衍生为自卑情结。因为他们也许会担心家人的未来,从而开始担心自己的未来,认为一切都好不了了。
尤其是精神病之类的疾病。阿德勒在《儿童成长心理学》中谈到,要尽可能地让儿童远离精神病家庭,因为很多人在谈到“精神病会遗传”这一观点的时候,其实忽略了其实是上一代的精神状态影响到了下一代。
同时也更不建议孩子过早地就背负上死亡的包袱,因为他们还不能够理解,而如果让他们强行去面对或者理解,会使他们产生一些负面的压力。
3. 严格或温和
一直以来我从小听到的一些教育理念,都是“黄金棍子出好人”,“打是亲骂是爱”之类的。不知道是从小被打骂惯了孩子长大后开始反抗这一教育理念,或者是人们真正开始思考并且不断的去学习之后的进步,我想应该是后者,都使得现在的教育风气,更偏向于柔和一些。
就我在工作中遇到的家庭来说,大部分都是对孩子温和居多。家长们开始更多的学习各种育儿知识,开始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心理。这当然是太好的进步。因为孩子们因此而能得到的心灵上的关注更多。而阿德勒的个体心理学认为
”教养儿童不是必然要使用严格或者温和的方法,最重要的是理解儿童,避免犯错,并不断鼓励他们面对问题,解决问题,发展其社会情感“
将重点放在“理解”二字上,也许我们能更好的与孩子相处。因为孩子之所以为孩子,就是因为他们缺乏生活的经验,需要成人的引导。我们不能站在一个居高临下的位置上去不断地责怪孩子,“不知者无罪”的道理同样应用于此。
严厉的责备会让孩子心灵受伤,并且容易因此失去这件事的信心,产生自卑情结;而过分的溺爱又容易让孩子严重地依恋某一位亲人,从而失去自主行为的信心。
所以其实很难去界定到底应该严格或者温和。但理解,鼓励,面对问题,解决问题,这几个大的方向,是完全没毛病的。
当我曾经去学习儿童自卑情结,去慢慢理解思考家庭环境对儿童自卑情结产生的影响时,其实能更深的了解到现如今成年人的更多性格缺点。
曾经我一度认为人的性格很大一部分是与生俱来的,跟遗传基因有关。但慢慢地学习和实践让我了解到,其实这是最大的一个教育的谬论。因为如果一个人的性格与生俱来,那么教育就失去了意义,错误的将永远错误。
所以,永远要相信教育的力量。如果家长朋友和教育工作者都能花一点时间去学习儿童心理,我想我们每个人做的也许只是一点点事点点的改变,但对于孩子来说,是关乎到一生性格的塑造。这完全是值得的!
下一期将为大家分享分析自卑情结的另一些多发点。
下次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