秋收之高粱熟了


        高粱作为一种农作物,在农村属于小众粮食,那个年代,农家种的高粱,其食用价值远远低于秸秆的利用价值。那个时代的高粱秸秆,是作为建筑材料盖房子用的。

    所以,相对于玉米,种植面积要小的多,秋天里,在漫无边际的青纱帐里,偶有几块高出玉米秸一个头的高粱秸,举着彤红的火把,在风中摇曳,简直就是鹤立鸡群了。

   

    因为大哥要盖房子的缘故,那几年父亲种了很多高粱。等高粱穗子熟了的时候,父亲把高粱砍倒,把高粱穗子推回家,因为高粱产量不高,半亩地的高粱割下的穗子也装不到一个独轮车,这些重量不大的车子,父亲就交给我这个半大小子来推了。而剩下的高粱秸,父亲要把它们放在地里晾晒,同时也可以遮住地面,不至于很快晒干裂,以利于后期种小麦。

    等预备要种小麦了,就把高粱秸拉回家,成捆的依在院墙上继续晾晒。等冬天不忙的时候,高粱秸也干透了,就请人来家,把它们一根根的扎成胳膊粗的高粱把,等大哥的房子屋墙磊好的时候,先上梁,再按檩条,檩条上面就是高粱把子了,高粱把子上边再缮上麦秸,一座草房子就盖好了。后来,年轻人的房子越盖越好,高粱把子上边不再用麦秸,而是红红的瓦。

    除了盖房子用,高粱的其他部位在生活中用的也很广泛,比如高粱穗子,高粱米摔掉后(一般把高粱穗子使劲往石头上摔,使高粱米脱落下来),剩余的部分,扎成一扎扎的,可以用来刷锅,俗称“饭帚”。而高粱秸最上边的,又细又长的那节“葶子”,是做家用工具的好材料。

    过去的大铁锅,是没有配套的锅盖的,母亲就用葶子做两层,钉在一起做锅盖,中间钉个木头块做抓手。这样的锅盖,透气、轻快,每当高粱葶子做的锅盖上氤氲着厚重的水汽,就证明饭菜熟了。

   

葶子还可以做放水饺的托盘,洁净光滑,下水饺的时候,水饺顺着光滑的葶子噗通噗通的跳到大锅里去,沸腾的大锅里溅起白白的浪花,这是我儿时最美好的记忆。

     

葶子还可以做盛馒头的框子,装点心的篮子,很多巧手媳妇会做出各种各样的花色,让高粱葶子得到最大的用处。

    自制的工具之所以那时候很常见,应该是因为那是个物质缺乏的时代,家里的用具,除了碗筷、铁器,能自制的尽量自制,带有自给自足的自然经济的痕迹。

    现在家用的各种各样漂亮的用品太多了,可谓琳琅满目,可是也许是因为怀旧,也许是回归自然,那些葶子做的器具,近年来又多了起来,而且比过去的漂亮了,花色也多了,每一件都让人爱不释手。

      很怀念高粱熟了的那个时代,也许是老了的节奏吧。

你可能感兴趣的:(秋收之高粱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