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磊:引导师的现场干预模型

有很多伙伴在后台询问我,在引导过程中,要不要在讨论的过程进行干预呢?比如,如果在现场讨论过程中出现了负面的情绪、指责的情况,又或者出现明显有悖经营管理常识的意见,又或者出现了明显的假设的时候,引导者要不要干预,如何干预才能起到效果呢?有什么基本的逻辑、步骤或技巧吗?


本文把过往的经验、思考整理下来,分享给大家,希望对实际操作有所帮助。


1. 干预为目标服务


做为引导师,我们的专长是协助那些不知如何处理复杂问题、带有情绪的团队,引导团队成员进行重要的对话,为这些高风险会议提供独特的推进作用。当我们与团队成员共同工作的时候,经常会发现一群带有情绪、假设、质疑、困惑的人群,如果带高效地达成一致,需要引导师在现场通过干预的方法,帮助团队成员厘清大家所讨论的内容、聚焦主题与目标、反思假设与质疑,建立相互理解、认知与共同共识。


干预是“引导师为了因应团队目标而采取的一种有目的的行动”。干预的目的,是为了帮助团队克服潜在的障碍与挑战,使团队思考、对话更加深入,探询更多元化解决方案的可能性。



2.干预的模型


既然我们明确了引导师在团队对话进程中,需要通过干预的方法,引导团队向目标更高效的迈进,那么应该怎么做呢?


佩吉·卡尔森曾经撰写过一篇《诊断-干预循环》的文章,其中提到了“诊断-干预循环及诊断框架”,我在实操过程中做了一些改变,也许能更符合国内的实际情况。


这个模型分为两个部分,分别是判断步骤和干预步骤。


左侧部分是判断步骤,即结合现场观察到的团队成员行为,与工作坊目标产生联结,做出是否干预、什么时机进行干预、用什么方式进行干预的判断。在这个过程中,引导师要时刻记住自己的角色,是为了帮助团队更好地相互理解、探询多元化可能性、调动智慧和能量而存在。最大限度地避免因为自己个人的喜好、情绪、观点、立场做出判断。


步骤一  观察现场团队成员的行为,包括动作、语言、表情等等;

步骤二  思考在当下发生了什么,现场产生了这样的行为(观点)?这些行为(观点)可能对团队目标产生哪些方面的影响?

步骤三  思考是否需要进行干预?在什么时间点进行干预?以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干预?


右侧部分是干预步骤,即引导师决定进行干预时,所要采取的动作及原则。在这三个步骤中,要不断地向团队成员确认看到了什么现象、引发了什么反映、产生了什么推理,并通过问询的方式邀请在场的伙伴们共同进行澄清、探询。


步骤四  描述刚才观察到的行为,询问大家有没有相同或不同的看法;

步骤五  总结并分享引导师听到这些看法之后的推论,引发更多思考,请伙伴们确认;

步骤六  帮助团队达成阶段性共识,并确认下一步流程;


3.实例示范

举个例子。有一次在某个组织的战略工作坊上,人们很热情地憧憬新一年的目标。突然一位伙伴和几个人悄悄地地提出反对意见:我认为你们说的都不对,每年公司的目标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的,我们自己确定的目标根本没什么用……这种情况下,引导师根据现场情况,如果选择干预那么会是这样的:                                                                                                                                                                                                                                                                        

步骤一  观察行为:在现场听到有伙伴小范围发出不同的意见,并观察到有的伙伴不一样的表情与动作;


步骤二  思考判断:这位伙伴的发言传递了什么样的信息?这些信息对工作坊目标达成有哪些影响?与主题之间的关联度如何?


步骤三  干预决定:是否要进行干预,如果不干预的话会出现什么情况?这个信息的重要性如何?会否影响到最终结果达成的有效性?

即时做干预还是等讨论环节结束后再干预?

用什么样的方式进行干预?


步骤四  描述行为:我刚才听到***伙伴谈到“每年公司的目标都是由上级主管部门确定的,我们自己确定的目标根本没什么用,是这样的吗?”“我想知道大家是怎么看待这个问题的呢?”


步骤五 分享推论:我来总结一下大家的看法,大家认为虽然公司会给我们分配目标,但团队内部制订一个清晰的目标,对于我们的工作是有极大帮助的,是这样的吗?


步骤六 确定流程:如果大家都达成了这样的一个共识,那么我们继续进行后续的议程,在这个过程中,也要认直思考刚才讨论中提到的团队目标与公司整体目标的匹配性,以便于在今后的工作中获得更多的资源与支持。


上面这个例子,经历了完整的六个步骤,从观察到行为、判断、干预的过程。如果不做干预的话,可能就会面临着至少会有一个群体认为,正在做的事情毫无意义,并且这种声音会在群体内漫延开来,最终影响到实际成果的有效性。


当然,在实际应用过程中,这六个步骤会根据现场实际情况进行修正,甚至可能会跳过几个步骤,或只运用到其中的一两个步骤,这需要由引导师在现场灵活掌握。



有过实际经验的引导师都知道,在工作坊中发生的很多细节,在事先是无法做出预测的。当现场出现变化时,仔细观察、认真判断、锚定目标、采取策略性的干预,是引导师需要修炼的工夫之一。


下一篇文章将向大家介绍《几种具体情境下的干预处理方法》。我们一起来看看,在不同情境下,引导师可以采取什么样的方法,引导团队坚定目标、高效决策。(本文完)

你可能感兴趣的:(赵磊:引导师的现场干预模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