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养静》

据记载古时的皇帝,一到冬至这几天都闭关养静,坚持睡眠好、不劳神。

培养“一颗冬天的心”:淡泊、缓慢、静止、独立,保持内心的明亮和对自我的体察,静中藏动,待时而动。

古人说,这几天,劳心者不治事,商人不动利心,周密地奉行天道,如此于国、于身,皆大有好处。《后汉书》记载:“冬至前后,君子安身静体,百官绝事,不听政,择吉辰而后省事。”全国上下放假休息,尽享冬藏之乐。

每逢冬至,古人还有一系列仪式,称之为“贺冬”。

人们身着新衣,相互拜访问候,以美食相赠。

一群人热热闹闹的欢聚,一扫寒冬的萧瑟寂寥。

皇帝会在这天举行祭天大典,百姓则要向祖先祭拜。

某些地方至今仍留有冬至祭祖习俗。

甚至还有“冬节不回家无祖”的说法,意思是无论你离家多远,冬至这天也要赶回家祭祖,否则就没有祖家观念。

冬至,二十四节气的第二十二个节气,每年公历12月22日左右,在太阳到达黄经270°时,为“冬至”。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冬至,十一月中。终藏之气,至此而极也。”古人对冬至的说法是:阴极之至,阳气始生,日南至,日短之至,日影长之至,故曰“冬至”。

冬至,俗称“冬节”、“长至节”、“亚岁”等,是二十四节气的一个重要节点。我国古时曾以冬至定为子月,即一年的开始,素有“冬至大如年”之说。

冬至三候

一候蚯蚓结:传说蚯蚓是阴曲阳伸的生物,此时阳气虽已生长,但阴气仍然十分强盛,土中的蚯蚓仍然蜷缩着身体;

二候麋角解:麋与鹿同科,却阴阳不同,古人认为麋的角朝后生,所以为阴,而冬至一阳生,麋感阴气渐退而解角;

三候水泉动:由于阳气初生,所以此时山中的泉水可以流动并且温热。

冬至期间吾亦好生养静不妄其心,不劳其身,甚是舒服。滚滚红尘,春去秋来,脚步不停,心向何处放?惟有心静则百毒不侵。

如李涉《题鹤林寺僧舍》:

终日昏昏醉梦间,忽闻春尽强登山。

因过竹院逢僧话,偷得浮生半日闲。

这是闲逸之作,却写得轻灵奇趣,充满禅机,只觉胸中一片安宁,内心豁然明亮。

首句写人对凡尘,对一复一日循环生活的倦怠感,活着活着突然感觉没劲了,懵了,我这是在干嘛?你会怀疑,你会浑浑噩噩,你会一潭死水。也许还可以用时下的一句话讲,就是“丧”。

次句可以理解为闷久了出去散散心,依然是无精打采的样子。这两句很好地道出了身在红尘,人的那种无力与厌烦。时隔千年,这样的诗句你如何觉得隔呢?

最后两句是点睛之笔,诗人听僧一席话,解开了苦闷的心结,一时茅塞顿开,心情大爽。仿佛开了光一般。对人生的态度在超然中取得了积极的响应。多少人在世俗中已经麻木了自己的心灵,满是尘垢,“偷得浮生半日闲”便是拂拭清洗。你有多久没拂拭?

功名富贵如浮云,人生如梦的空幻,对世俗人而言,繁华世界是必须的。对大师而言,这是一种看开,是活到了一定境界的淡然态度。对广大的芸芸众生而言,只有得不到的痛苦。日思夜想,只能梦中求得,枕落梦醒,但见空空四壁,清风来去,好无助好无力。到底是顿悟而适应,还是不悟而烦恼,你是哪种呢?

又是一年寒冬,北方的雪已经下得很大了,南方的雪,却姗姗来迟,熙熙攘攘的街道,只看到人潮涌动,车水马龙,丝毫不见雪的样子,连一片雪花都没有,一点寒意亦不见。

有人说:“无雪的冬天是寂寞的,就好像春天里没有野花,夏天没有绿树。”于是乎,我更加期盼一场雪的到来,让这个冬天,不要活得寂寞,不要活得悲伤。

记得有一个故事。一个爱茶的人,在冬天里煮雪烹茶,但是他从来不喝一口。茶水干了,他就再一次煮雪烹茶,如此反复。有人问他:“为什么不喝茶,只是烹茶?”他说:“因为没有人陪,喝茶也无趣。”那人就说:“那么,现在我陪你一起喝茶,可否?”他说:“你不是我要等的人,不想喝。”就这样,他整整一个冬天,都在煮雪烹茶,却一口茶都没有喝。后来,每个冬天,他都执意烹雪煮茶,但一口都不喝。

故事里的人,太执着了,但也令人敬佩。他的执着,是一种痴情,是一份真爱,在一生等待。多少痴情的人,爱上无缘在一起的人,把人生最美的风景,都变成了荒芜;多少等爱的人,把一生的时光,都留给了“思念”。

有人说:“苦苦思念一个人,对方是会有心灵感应的。”于是乎,我在这个雪夜里,熬了一杯浓茶,一口气喝下,然后一夜都未合眼,一夜都在思念。远方的你,这个下雪的夜晚,你感应到了吗?是不是,你的梦境里,也有我?

其实,爱茶的人,并不在乎喝什么茶,在乎陪他喝茶的人是谁。如果没有人陪,再好的茶,也是苦涩的,是无味的。

其实,和喜欢的人在一起,随便泡一壶茶,都是煮雪烹茶的好时光,窗外有没有飘雪,都没有关系。

这个冬天,一个人,煮雪,烹茶......茶汤慢慢沸腾,心却慢慢变冷,就像窗外的雪花,雪落无痕。

且喝茶去。

妃子笑于珠海。

你可能感兴趣的:(《冬至养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