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想那只大象》:认识语言的框架和思维,学会理解语言的深层隐喻

“别想大象。”

闭上你的眼睛,你的脑海里是不是立刻出现了大象的身影。

是不是很神奇,你越不去想大象,越控制不住地想到任何和大象相关的事物。

这是来自认知语言之父乔治·莱考夫的《别想那只大象》中一个例子。

《别想那只大象》来自乔治·莱考夫,他是世界知名语言学家和认知科学家。在20世纪80年代,他和好友一同创立了认知语言学。


乔治·莱考夫的第一部认知语言学著作《我们赖以生存的隐喻》(Metaphors We Live By)已被译为几十种语言,在各国语言学界广为传述。

在本书中,乔治·莱考夫通过对美国两党之争的分析,进一步阐述了他的核心观点:语言的创建、学习及运用,都必须能够通过人类的认知加以解释,因为认知能力是人类知识的根本。

本书揭示了控制话语权的两大利器:框架和隐喻。

框架:是你看不见也听不到的东西。它属于认知科学家称为“认知无意识”的环节,是我们大脑里无法有意识地访问,只能根据其结果来认识的结构

框架存在于大脑中的物理神经回路,远远低于意识觉知的层面,它们定义也限制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并且影响着我们在世界中的行为。

隐喻:隐喻就是隐藏起来的、不太明显的比喻。法国思想家孔多塞说过这样一句话:“在语言的起源时,几乎每个字都是一个比喻,每个短语都是一个隐喻。”

框架不仅仅是语言,而是观念;语言承载和唤起了我们的观念。而隐喻则操纵着我们的思维和对世界的认知。

例如,影响了一代家长的一条隐喻“不要让孩子输在起跑线上”。

这句话里的隐喻将人生比喻为赛跑,而且是百米冲刺,只有百米冲刺才会在意起跑线。而事实上呢,真的是这样吗?

我们该如何认识框架和隐喻,如何重建我们的框架、进行隐喻思考呢,我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解读。

语言认知的框架

框架是塑造我们看待世界方式的心理结构。因此,框架也塑造了我们追求的目标、我们制定的计划、我们行为的方式,以及我们行动的好坏结果的认定。

以前,我的邻居张哥和他的母亲张阿姨经常吵架,不是婆媳问题,不是孩子教育问题,而是隔壁的张阿姨非常喜欢买一些伪保健品。比如号称包治百病的寒玉床,让你在睡梦里按摩的床垫。

张哥苦口婆心的劝过,怒气冲冲的骂过。无论如何解释这些是伪科学,张阿姨仍然深信不疑,坚定地认为这些东西可以改变自己的健康。

张哥慢慢的不再劝阻了,甚至开始认同这些东西,只要老人家开心,就当花钱图个乐了。

如果把虚假保健品比作一个事实。

对于张阿姨来说,这个事实符合了她的世界观,她会主动的接受它,并且深信不疑。

而对于张哥来说,这个事实不符合他的世界观,所以他不停的打压、贬低。

但是我们的每一次否定,都会让这个事实激活我们大脑中的框架,让这些信息进入我们的思维,最终我们会被同化,或者支持它,或者无视它。

聪明的做法则是让我们的事实逐步进入对方大脑的框架中,逐步去影响他同化他。

我的妈妈则是各类谣言的头号响应者,平时最喜欢转发的文章就是“xx不能吃”、“xx致癌”这种没有根据的谣言,并且严格要求我们必须喝50度以上的热水。

后来,我经常转发 “谣言式”科普文章,不断的强化她的认知结构,慢慢的她开始认同我的文章观点,并且对生活的态度改变了很多,看到那些虚假科普开始去批判他们,取关了很多虚假科普公众号。

究其原因,我们的认知结构决定了我们的框架,框架则是让语言吻合我们的世界观。

严父式思维和抚养式思维

我们在论坛中,常常看到很多人对一个问题反复讨论、争辩,谁也无法说服谁,最后上升到人身攻击。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在这本书中,作者提出了两种思维方式:严父式思维和抚养式思维。

乔治·莱考夫根据美国共和党和民主党的支持者进行大量的分析、判断、总结,最后总结了一个观点:这些人来自两种家庭模式——严父式家庭和抚养式家庭。

从这两种家庭引申出人的两种思维模式:严父式思维和抚养式思维。

严父式思维强调个人利益至上,它的观点是权威、人性自私、提倡自由主义。

抚养式思维强调集体利益至上,它的观点是平等、共情、承担起自己在集体中的责任。

大部分的人都是两种思维共存,比如你在家里可能是抚养式思维,但在职场上是严父式思维。

但在一个具体的事实上,人只会有一个主导思维。

在我们古代的诸子百家中,有两个非常有名的流派对应了这两种思维模式。

儒家:抚养式思维;

法家:严父式思维。

儒家主流的主张是子思和孟子建立的性善说,它是建立在“良知”基础上的,肯定了人有从善的基本天赋,并希望建立起从个人—家庭—社会—国家的向外扩展的亲和、尊敬、和谐的社会管理理念。

而法家的基本主张则是人都是以追求利益为基本的行为动机,其人性的假设是利益至上的。所以,法家提出的方案是要法、术、势兼备。也就是说,既要用严刑峻法,让人们害怕,又要用各种手段,让别人抓不住把柄。关键是要运用权威,让人们服从。

在历史上,儒家和法家一直是不对付的两派。根本原因是他们的思维模式不在一个频道上,他们的主流思想是无法相容的。

低认知与概念先行

人类学家兼心理治疗师鲍勃·利维(Bob Levy)于20世纪50年代在塔希提岛上做了的一项研究,他发现塔希提人没有“悲痛”的概念。

他们感到悲痛,亲身经历悲痛,却没有相关的概念和名称。他们认为这不是一种正常的情感,也没有与悲痛相关的意识和对悲痛的疏导措施。他们缺乏一个必需的概念,直接导致了自杀事件频发。

认知科学给这种现象起了一个名字,叫做低认知:缺少所需的概念,缺少能用一两个词唤起的相对简单的固定框架。

所以乔治·莱考夫在本书提出了一个重要的观点:概念先行。

你觉得自己只是缺少时髦话,但其实你真正缺少的是概念。概念以框架的形式出现,只要框架有了,时髦话说来就能来。

现在是“互联网+”的时代了,互联网可以+很多行业,互联网也让很多行业都发生了很多的改变。

“互联网+”这个概念最早是2012年11月易观国际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于扬在易观第五届移动互联网博览会上提出的。他认为,“世界上任何的传统行业和服务行业都应该被互联网改变”

2014年11月,李克强总理出席首届世界互联网大会时指出,互联网是大众创业、万众创新的新工具。

2015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人大代表马化腾提交了《关于以“互联网+”为驱动,推进我国经济社会创新发展的建议》的议案,表达了对经济社会创新的建议和看法。

2015年3月5日上午十二届全国人大三次会议上,李克强总理在政府工作报告中首次提出“互联网+”行动计划。

概念从初步的提出到正式的运行、迅速的发展,进入大众的认知和框中,需要较长的时间,而当概念强化到我们大脑中后,一个简单的概念就可以唤起我们对事实的认知。

现在提起“互联网+”的概念,我们很自然的就能够想到各行各业的一些平台,互联网+政务服务中的12345市长热线、互联网+电商的淘宝、互联网+安保的360。

这些概念已经潜移默化地植入到我们的框架中,成为了我们认同的思想。

这也深刻的解释了概念先行的重要性。

思维决定了认知结构,而认知结构决定了我们的世界观的形成。

世界观反映了我们对世界的理解,有了良好的世界观,我们才能够理解各种隐喻背后的深层含义,否则只会简单的归因,随波逐流。

而所有的隐喻,都是从概念开始的,概念逐步建立了框架,形成了语言,获得了隐喻,进入了我们的认知世界观,被我们采纳。


学会重建我们的框架

框架是一种常态,我们所说的每一句话都有框架。我们说起自己相信的东西时,就使用了自认为相对准确的框架。

而重建框架最重要的是不能只靠语言和文字,而是要从思维和观念进行改变。在朗朗上口之前,要让概念先在大脑中扎根。

写在最后:

1、面对生活中扑面而来的事实和概念,我们要学会独立思考,如果轻易的随波逐流,就很容易被框架和各类隐喻控制,无法认识到事物深层的含义。

618、双11这些购物节的出现,通过多年的概念,提出了他们的隐喻—无节制消费。在这样的节日里,如果不能保持独立思考,只会陷入买买买的剁手活动中。

2、学会走出舒适区,在舒适区我们是安全的、惬意的,我们总觉得自己很不错。但是只有走出舒适区,我们才能接受更多的知识,提高自己的认知,学会深层归因。

你可能感兴趣的:(《别想那只大象》:认识语言的框架和思维,学会理解语言的深层隐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