伊莎贝尔不想过一年只花3000块的日子,他觉得在昏暗的小房间,身体不由地颤抖。他当然也想去旅行,但是他不想乘着气船,坐着二等舱去旅行,在连洗澡间都没有的三等旅馆,在廉价餐馆吃饭。
在伊莎贝尔的眼里物质是很重要的,她觉得没有钱她什么也做不了,她很切实际。她还很年轻,她要快乐,她什么都想做,她想去参加派对,她想去跳舞,她想去打高尔夫球,想去骑马,她想穿漂亮的衣服。她不想因为穿的裙子是别人淘汰下的旧裙子,而博得别人的同情。她不想乘坐有轨电车或者公共汽车四处跑。她觉得没有钱,连朋友也交不到。她想要生活。
她的要求并不高,只要拉里找一份每年3000美元的工作,她就会毫不迟疑地嫁给拉里,替拉里做饭,铺床。
她不想过一种一辈子都没有盼头的肮脏而贫穷的生活。
但是拉里追求的是有意思的生活,和有意思的人在一起,他会变得思维敏捷,有敏锐的幽默感,他会觉得听他们在餐桌上交流想法是一种享受,哪怕喝的酒只是一般的葡萄酒。
伊莎贝尔想去开始生活的地方——芝加哥,她的朋友都在芝加哥,她感兴趣的事物都在那里,那里是她的家,那里是她的归属地,当然还有一个原因就是她的妈妈生病了,再也不会好起来了,她也不能离开她的妈妈。
但是一边儿又是拉力,她爱他想嫁给他,她全心全意爱着他,她知道他也爱她。
和一个人在一起,不仅爱他给你呈现丰富多彩的世界,更爱和他在一起时你的样子。
拉里希望他能够让伊莎贝尔看到丰富多彩的事物,他希望让沙贝尔看到精神生活是多么令人激动,体验是多么丰富,精神生活是无限的生活,是一种快乐的生活。
这就好比当你独自一人乘着飞机,越来越高,只有无限的天空在你周围的时候,无限的天空,让你心醉神迷,你将获得一种异常兴奋的感觉,就算用世界上的所有权利和荣耀与你换,你也不愿意。
伊莎贝尔只是一个普通而正常的姑娘。他想在他年轻的时候,尽情享受生活。
她希望拉里做一个男人应该做的事儿,那就是去找一份好的工作。不要浪费大好的光阴。不要在追逐所谓的梦想。
对于那里来说放弃梦想就是对灵魂的背叛。
二人的世界观、价值观、人生观完全不同,这就注定他们的爱情是个悲剧,他们的人生是平行线,不可能相交。
在东晋时代,我们也有这样一位诗人,不愿为五斗米而折腰,看不惯官场的阿语奉承,勾心斗角,尔虞我诈。但是为了生计,为了不让家人挨饿,他违背心愿,当了一个小县令,可是他性本爱丘山,三次出仕,三次归隐,最后在他四十三的时候,他毅然决然地放弃像樊笼一般的官场,像池鱼搬到回到大概的怀抱——田园,过上舒心的田园生活。
看着十余亩的方宅,八九间茅草屋,院子四周种满了桃树李树,他开心极了,这就是他向往的生活环境,在这里生活心情多么舒畅。傍晚时分,走出村落,看到袅袅炊烟,偶尔,从村子的那头还能听到几声狗吠,给这个宁静的夜晚平添了几分生机。
生活在环境优美,毫无官场斗争的农村,陶渊明觉得这样的人生是值得追求的,而且从不后悔。
不论是毛姆笔下的拉里,还是诗人陶渊明,他们都在思考中发现自己,在生活的过程中成就自己。
余生不多,请舒心生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