模糊、灰度、黑白

我们的活动离不开想和做,思考和实践是“感知-认知-决策-执行”的反复循环。这个循环常常是在我们熟悉、有把握的领域进行,以至于感觉不到,自发运转。当我们碰到难处,或者接触到新事物,需要在新领域实施这个循环时,就需要理解和掌控这个循环,以达到自觉运转。

1、感知,是依靠人的生物传感器和动物脑对事物的反应。“眼耳鼻舌身意”都是窄带和失真的滤波器,产生“色香声味触法”等等片面的片段的“相”。感知分被动和主动。调查研究、掌握第一手材料属于有意识的、有章法的主动感知,这一步务求扎实,“问渠哪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后面的认知、决策才有对的基础。感知的办法就是深入各要素的一线,输出调查报告。

2、认知,是将主观和客观符合起来的过程,达到”相实相符“。其方法是“去粗存精、去伪存真、由表及里、由此及彼“。可以通过反复问问题来实现,什么问题解决了其它就都不是问题了(主要矛盾)?不这样会如何(反面看)?从对方的角度怎么看(换位、动机、立场)?从另一个要素(时间、地域等)角度怎么看?为什么?又为什么?各要素间什么关系?

认知过程有三个常犯的问题:一个是局限于经验。病万变,药亦万变。具体问题具体分析是马克思主义活得灵魂。一个是主观主义。”好恶乱其中、利害夺其外“。手持钥匙,看什么都是锁。最后一个是完美主义,不允许灰度。主观统统符合客观的情况是不存在的,只要在决定意义的部分适合情况,就有了胜利的基础了。

3、决策,是思维收敛,下决心的阶段。反复的认知过程之后是基于概率的评估。基于评估做出选择,拿出黑白分明的清晰指令,这就是决心。决策存在失败的风险,这是必然的,只要认知过程比较对头,胜利的概率还是大的。而且往往是有决心比没有决心好,进入实践检验,不断迭代比一直空想好。下决心的办法是多听取意见,也就是不同的概率测算。还有就是问问题,身为何人?所处何地?当立何志?如何部署?

决策过程中忌讳刚愎自用、偏听偏信、绝对民主三种情况。

4、执行,是服从决策,实现决心的过程。这是各导向目标的阶段,要求毫不犹豫,心生”执“念。这一点也是不容易的。进化了几十万年的感性脑会选择能量节约的熵增路径,因此当挑战远大于能力时,大脑选择用焦虑来抵抗指令;当能力远大于挑战时,大脑选择用无聊和不屑来抵抗指令。能够让大脑喜欢的任务有两种:结果诱人型,有高额激励供大脑脑补产生激情,哪怕挑战略高于能力;过程快乐型,过程中享受及时甚至实时的激励,最好能力还高过挑战;有两种人是引导感性脑的高手,一种是针对个人的游戏设计师,一种是针对团体的组织大师。

执行基于组织,组织是反人性的,必须要解决动机、动力、纪律问题。

深度思考是做好一切工作的基础。感知到执行的循环环环相扣,前者的纰漏必然导致后者的错误,哪个环节都容不得半点假、半点懒。这个从模糊到灰度到黑白的过程,需要人的理性脑全程与感性脑争夺控制权。

你可能感兴趣的:(模糊、灰度、黑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