偶然的机会看朋友圈有人分享这本书《了不起的我》,其实这本书得到刚出时就知道了,只是没读,这次在好奇心的驱使下,我翻开了。有一种相见恨晚的感觉,解开了许多之前在我心中模糊的问题。
1,转变
人生的转变,有些是被动的如结婚、生子;有些是主动改变的如减肥、锻炼、换工作等。
换种活法,我们无时无刻不在经历转变,但有意义的转变很难。因为我们内心与生俱来有一些防御机制,追求稳定和可控,排斥改变和发展,令我们想要转变的愿望和现实的行动形成强烈的冲突。
转变是很复杂的,他涉及行为习惯、心智模型、人际关系、关键期的选择,以及人生发展阶段的方方面面。
行为是显性化的自我,用新行为替代旧行为
2,我们是有选择的
我们常把自己的问题归结于,难以控制的环境,充满敌意的社会,世界的不公,自己无法改变的家庭和过去。我们要改变一个思维,这些问题是我们自己的,我们是有选择的。面对问题不做选择,也是一种选择,选择了不选,选择了躲避选择了…安于现状。(告诉自己不行的时候是选择,待在满足温饱、但没什么前途的公司也是选择,改变和不改变都是一种选择,为不改变找借口 没钱 没时间 太麻烦 没必要 都是选择)
如果面对所有条件都非常好的选项,那不需要选择,就是每个选项都有优有劣,所有才要权衡,才要选择。
如果你的选择不是为找一个原因,而是为了推动改变,不是思考“谁对谁错”,而是思考“有没有用”。如果强调受过去、环境和他人所限,没有选择,这对自己没有帮助,如果不改变,谁要为结果负责呢?
面对改变时,都需要付出巨大的勇气和努力。 谁痛苦谁改变,谁需要谁妥协。
改变需要自省。自省是改变的契机,就好像想要到达目的地之前,先要知道自己在什么位置。
关于改变,每个人都有选择,这个选择,既需要勇气,也需要自省。
三面柱自省法,面对问题时我们可以有三种角度思考,一是觉得自己很可怜,自怨自艾;二是觉得别人很可恶,憎恨别人;三是直面问题,思考我该怎么办?
3,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体验
大象和骑象人。我们有很多flag,但常常被打脸,陷入自责,自责不能带来改变,相反我们应该思考,为什么控制不住自己呢?就改变而言,理智提供方向,情感提供动力。如果人的理智想达成改变的目标,就需要了解情感这头大象的脾气和秉性,利用大象的特点,才能事半功倍。
大象的脾气怎样?1,力量大,一旦被激发,理智很难控制它。2,受情感驱动,既受负面情绪驱动,也会被积极情绪驱动。3,受被强化了的经验支配,它只承认切实体会过的“经验好处”,不承认理智构想的“期待好处”。期待好处是抽象的,将来的,被教导的;经验好处是具体的,过去或当下,切身感受到的。鸽子的强化实验,人的行为也可以依据这个原理被塑造。一旦某个行为获得了好处,它就会被保留到经验里,哪怕我们没意识到,它仍然会影响我们的行为。“寻找食物的过程、吃东西带来的感官刺激可以缓解在异乡的压力和孤独感”(是想玩游戏吗?不是的,玩游戏可以短暂的专注,转移注意力,来缓解生活的焦虑和工作的压力,玩游戏不仅是一种获得快感的正强化,也是一种逃避焦虑的负强化)用其他的方式来替代这种焦虑,例如跑步、看书、写东西。改变失败时,责怪自己是没有用的,我们的行为并不是孤立于环境二存在的。
改变的本质,就是创造新经验,用新经验替代旧经验。新的行为,新的反馈,新的强化,并切身体验到它。
走出心理舒适区要摆脱旧经验
改变的本质是创造新经验,通过强化新经验转化为新习惯,看着简单,但做着很难,因为旧经验根深蒂固,它处在心理舒适区。 换个环境不是根本性的改变,每个人都带着自己的常常的过去,真正的心里舒适区不是熟悉的环境,而是应对环境的固有方式。只有改变应对方式,才能真正走出心里舒适区。
应对方式,1,行为上的,战或者逃,工作中遇到困难,解决还是拖延;2,内心情绪的应对,动物园看到狮子,妈妈我要回家,还是 一言不发 瑟瑟发抖,或者“我能冲他吐唾沫吗?”
之所以选择心理舒适区,它让人有控制感,越是感到威胁、焦虑,越需要控制感,越抓着已有的应对方式不放。走出心里舒适区意味着放下以前应对焦虑的武器,重新面对焦虑,寻找新的方法。
心理舒适区最特别的地方,人不是根据现在的生活去选择合适的应对方式,而是根据熟悉的应对方式来构建现在的生活。(认识它 才能克服它)
什么是当前最让你焦虑的事?你用什么样的应对方式处理这种焦虑?如果朝着目标改变了,会有什么新的焦虑?你准备如何应对?
目前只看了这么多,以上内容有些是整理有些是感悟,先分享这么多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