写作时削弱形象化的坏习惯

之前公司有一个能力很不错的同事,人也很诚恳,能吃苦,肯钻研,大家都挺喜欢他的。但是有一次他和部门经理吵起来了。原因是他写给甲方的报告里有很多模糊字眼,比如“大概”、“可能”、“接近”之类的词等等。经理让他改成绝对一点儿的词,要让甲方听起来放心。他说改成绝对描述不严谨,而且甲方也有内行的技术人员,也知道不存在绝对性,即便概率再小,也有其他可能性。两人各持己见,最后部门经理自己改了报告,同事也没有签字。

今天读《知行力》这本书时,看到一句话:一个人养成模棱两可的习惯,主要是为自己开脱。他们期望,如果批评者挑错,这样做能够让自己免于责任,或者至少减少指责。

这句话还真是给了我一个新的角度,之前那个同事倒并不是不愿承担责任的人,他的本意只是不想给别人误导。他思考的角度,还是从技术的严谨性方面来考虑。而部门经理的要求是给甲方信心,给甲方一个可靠的印象。

作者何伊凡在《知行力》一书中还真的是有这方面的论述,“用模糊的语言做铺垫”就是弱化形象的一个弊病。从这个角度来看,部门经理的要求也是有必要的。


书中写了5个削弱形象化的坏习惯:

1、陷入专业自恋,混淆了自己的专业领域和写作主题;

2、喜欢用引号做自我辩解;

3、用模糊的语言做缓冲垫;

4、不假思索的使用陈词滥调;

5、过多的使用形容词


自己以前没注意过这些问题,以后要注意一下。

你可能感兴趣的:(写作时削弱形象化的坏习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