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最好的礼物,六个培养孩子社会情感的游戏和方法

在我们身边经常看到这样的孩子:

无论是在地铁里、火车上、飞机上,还是走进电影院、博物馆,都无所顾忌地大声喧哗,我行我素,不考虑身边人的感受;有的孩子给同学起歧视性的绰号,动手打人,意识不到如此行为给对方造成的伤害;也有的孩子听不得一点批评,动不动就发脾气、离家出走,有的甚至在遇到一点挫折后选择轻生。


北京某中学的一位初中生,平日学习优秀。

某一日和一位淘气的同学做了些捣蛋的事情,被老师发现之后,两人都被批评,并且要求写检讨书。淘气的同学没啥反应,那位初中生在当晚选择了跳楼自杀。

凡此种种,都是孩子的非智力因素–社会情绪能力偏低的表现,需要学习社会情感。


“社会情感学习”,简称SEL Social Emotional Learning,它能帮助孩子们在学校、家庭和社会生活中,学会自知、自信、自我管理和自我尊重;具有社会意识和人际关系管理的技能,能理解与包容他人、对他人产生情感共鸣;能创意性地解决问题和做负责人的决定;形成良好的情感和道德品质,有效地面对成长过程中的挑战,促进身心的全面协调发展。


今天分享这本书《如何培养孩子的社会能力》中提到的ICPS(可以理解为I CAN PROBLEM SOLVING,我能解决问题)方法,里面有适合家长在家就可开展的社会情感培养的学习方法和游戏,希望能带给你启发。


【字词游戏】

当孩子还小的时候,我们可以和孩子玩一些字词游戏。

是/不,比如:妈妈是女人,不是男人。今天是晴天,不是雨天。

和/或,比如:我可以和妈妈一起去购物。爸爸或妈妈可以给我买一件玩具。

一些/所有,比如:学校里的有些女生是长头发的,不是所有的女生都是长头发的。我可以吃一些饼干,但不能吃完所有的饼干。

之前/之后,比如:上小班之前,我不会穿衣服,上小班之后,我会自己穿衣服。

现在/以后,比如:现在是妈妈一个人上班,以后我要和妈妈一起上班。

相同/不同,比如:我和妈妈的眼睛是相同的,我和妈妈的鼻子是不同的。

类似的造词活动,有助于培养孩子的思维方式,学会自己表达。


【看图游戏】

在孩子开始学说话的时候,我们就可以开始提供机会让孩子理解他人的感受了。其实,即使孩子还没有学会说话,他们就已经能辨识承认的感受和表情。之前有科学实验,陌生人瞪着7个月的孩子,孩子感受到了不友好的目光之后,没一会就尝试别过头去。孩子只是缺乏父母用言语引导,帮助其描述而已。

我们在生活最长见的是这4种基本的情绪:喜怒哀惧,用开心、生气、伤心、害怕来描述。

在孩子看动画片或者读绘本的时候,我们都可以尝试询问孩子,“你觉得她现在开心吗?”“不是,她不开心。”“你是怎么发现她不开心的呢?”“她流眼泪了。”

之前我曾和孩子一起玩情绪脸谱卡片,女儿能够将情绪脸谱内的所有表情按照开心和不开心区分开来,还会强调自己一点都不喜欢生气的表情。

孩子辨识情绪的能力很强,我们需要引导他们辨认出对应的是什么情绪。一旦孩子学会用言语描述出表情,就很少会通过行为来发泄不属实的情绪了。


【观察/讨论感受】

带着孩子外出游玩的时候,也可以陪伴左右。

当看到有小朋友摔倒的时候,可以问问孩子:

“你觉得那个小朋友现在感觉怎么样?”

“不开心。”

“她会不会觉得疼呢?”

“很痛的吧。”

“你愿意帮助扶起她吗?”

“愿意。”

看到其他孩子吵着要妈妈在游乐场门口买玩具,孩子妈妈大声呵斥的时候,也可以问问孩子“你觉得这个阿姨现在生气了吗?”

“是的。”

“她为什么会生气呢?”

“小朋友要买礼物,阿姨说家里已经有很多汽车玩具了。”

“你觉得那个小朋友这样表现好不好呢?”

“不好。”

“BB会这样向妈妈要玩具吗?”

“不会。”

“你要玩具的话,可以怎么和妈妈说?”

“妈妈,请你帮我买这样的玩具好吗?”

“嗯,如果家里没有的话,妈妈会考虑的,这样可以吗?”

“好的。”

在读绘本或者和孩子以任何方式互动中,都可以尝试和孩子谈论感受。

谈论的过程中,注意不评判孩子的感受,保持平和和尊重就好。

(做起来确实很难,但是这就是当妈妈的修炼能力呀。)


当孩子拒绝分享的时候,可以尝试这种启发式的提问方式:

“其他小朋友玩不到你的玩具哭了,你觉得她开心吗?”

“不开心。”

“看到她哭了,你开心吗?”

“不开心。”

“那你能想出什么办法让她开心起来吗?”

然后就是鼓励孩子想办法,并逐一尝试。

一开始可能会以失败告终,但这样的机会很多。

用启发式提问,我们就提供机会让孩子自己解决问题了。

而不是家长代劳,剥夺了孩子尝试解决问题的机会。


了解情绪,并通过启发式提问让孩子尝试解决问题是整个流程思路。

那怎样通过孩子感兴趣的方式让孩子真正掌握解决问题的技能呢?

这里还有几个小游戏:


【角色扮演】

可能很多人都发现了,孩子特别喜欢玩过家家。

在过家家里,她们可以当妈妈当爸爸。当孩子白天经历了不开心或者开心的事,妈妈可以耐心地询问事情的经过,然后建议和孩子玩一下角色扮演的游戏。

“你要不要玩一个游戏?”

“什么游戏?”

“你来扮演自己,或者扮演那个你希望分享玩具的小朋友,你来选择。”

“我演自己。”

“那妈妈来扮演那个没分享玩具的小朋友。”

当妈就是要当戏精,陪孩子进入角色,重新演绎一下过程。在过程中询问孩子当时的感受,还有想法,帮助孩子用言语表达出来。随后问孩子,“你觉得还有什么好办法能够告诉朋友,你想玩那个玩具呢?”


【玩偶游戏】

有些时候,亲身演绎对孩子来说,吸引力并没有那么大。

这个时候,就可以借助神器–手偶。

我买了一个长颈鹿、粉红猪两个手偶。

当女儿玩玩具入迷,不愿意来饭桌吃饭的时候,我就带上长颈鹿手偶,假装长颈鹿在说“BB,你该吃饭了,要不然我可要把米饭都吃完了。”

这招特别管用,一听长颈鹿要吃她的饭,她立马就来餐厅了。

借助手偶,可以和孩子一起根据绘本内容来表演,也可以帮助孩子回顾刚刚发生的事情。比如说,外婆刚叠好的衣服,BB一开心,把衣服都翻乱了。

我们就尝试用长颈鹿来扮演外婆,用小粉猪来扮演BB。

等我们玩了一遍,BB就跑去抱住外婆的大腿,“对不起,我不应该把衣服弄乱的。”


【为什么】

昨天晚上和女儿从少年宫回来的路上,我想起了这个“为什么”游戏,就建议和女儿一起来玩这个游戏。

“BB,我们来玩个游戏吧?妈妈说一句话,然后你就负责问-为什么,好吗?”

“好的。”

“小星星在眨眼?”

“为什么?”

“小星星变成了人。”

“为什么?”

“小星星眼睛太累了。”

“为什么?”

“小星星眼睛进沙子了。”

“为什么?”

“小星星的眼睛进沙子了。”

“为什么?”

“小星星变成了小猴子,猴子调皮。”

“为什么?”…

玩到半路,我两就换角色了,变成我来重复问为什么。BB玩得不亦乐乎。


后续打算玩的游戏

【故事接龙】开个头,然后天马行空地和孩子一起编故事。现在是我重新开发想象力的时候啦。

【创意组合游戏】我两各提一个概念,然后想法把两个概念融合起来创造一个新的东西。比如说棉花糖和汽车,这两个东西能一起创造出什么呢?

……

要想让孩子成为什么样的人,我们自己就要努力给孩子提供养料。

想让孩子具备社会情感能力,爸爸妈妈就要给孩子编制这样的乐园。

当用心努力的妈妈,每天进步一点点。


如果你有好玩的亲子互动游戏,欢迎留言哈。


你可能感兴趣的:(妈妈最好的礼物,六个培养孩子社会情感的游戏和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