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陈小五
从一个我老讲的故事开始:
话说,从前有座山,山上有座庙,庙里有一个老和尚和一个小和尚。
某日,小和尚问老和尚:师父,修禅之前,您每天都做什么?
老和尚答:挑水、做饭、打坐。
小和尚又问:那您修禅之后呢?
老和尚答:挑水、做饭、打坐。
小和尚疑惑地问:既然修禅之前和修禅之后,没什么两样,修禅有什么用呢?
老和尚答:修禅之前,我挑水的时候想打坐,打坐的时候想做饭,做饭的时候想挑水。修禅之后,我挑水的时候想挑水,打坐的时候想打坐,做饭的时候想做饭。
很多时候,我们都是修禅之前的老和尚,经常手里做着 A 事情,心里却想着 B 事情。比如:
过马路的时候,腿脚在动,心里想着上司下班前找你的谈话内容。
看书的时候,眼睛在动,心里想着最近遇到的一些棘手的事情。
工作划水的时候,耳朵听着音乐,心里却时刻警惕着上司或者同事。
这种做 A 想 B 的状态,看起来是一心多用,实则是身心分离的表现。俗称:分心、走神。
01
很多人总为自己能一心多用感到骄傲,认为自己拥有独特的技能。
其实,这不是什么好事,时间长了,还不得不自食恶果。
最显而易见的恶果就是身心俱疲。
同时干好几件事的结果是,固定时间内一件也干不好,而且耗费了大量的体力和心力,导致自己疲惫不堪。
这样的状态,一两次可以,一两天也可以,但是时间久了,不仅会影响身体健康,还会变得迟钝、愚笨。
更为严重的是身心分离会让生命质量变低。一个人处于身心分离的状态下,永远感受不到幸福。
为什么呢?
幸福是一种当下的体验,它是你现在的样子,是你在当下将身体、意识完全统合在一起的情绪体验。
但是,身心分离的时候,你的身体做着一件事情,意识却想着另外一件事情,而那件事情要么是已经发生的过去,要么是还未发生的未来,永远都不会和当下的事情重合。你的身体和意识就无法统合在一起,幸福体验就更无从谈起了。
一个人身心分离的状态,就像一个司机开着车但不知道目的地的状态。车子在不断向前,自己也手忙脚乱地应付着各种路况,然而却不知道驶向何处,也无暇欣赏车外的风景。暴躁、焦虑、愚钝,但无能为力。
扪心自问:你上班时,划水看电视剧真的幸福吗?电视剧带来的快乐,真的能盖过担心被发现的恐慌吗?即使可以,那被发现后的尴尬,甚至因此失去升职加薪机会,丢掉工作真的划算吗?
答案显而易见。
那么,我们为什么总是分心,总是走神呢?
身体和意识不在一个步调上:
当我们从事的工作,过于简单时,意识就会觉得无聊,开小差。
当我们从事的工作,太过棘手时,意识就会感到压力,寻开心。
比如:
过马路只要迈开腿向前走就可以了,正好想想刚才上司谈话的弦外之音。
开会的内容太枯燥,想想假期里的一些愉快的事情,抵消一下无聊。
手头工作太难了,还是想想中午吃什么来缓解一下吧。
身体受困于现实,只能硬着头皮上,而意识除了你,不受任何检视,有时候你也无法监视,所以,无拘无束,天马行空。
要想解决身心分离的问题,只有一个办法,就是让自己处于身心合一的状态。
02
那么,什么是身心合一呢?
做某件事情的时候,心里想的全是这件事,让身体和意识同频共振。只有身体行为和意识匹配时,我们才能进入身心合一状态,反之,则会身心分离。
身心合一就是修禅之后的老和尚:挑水时想挑水,做饭时想做饭,打坐时想打坐。
简单地讲就是,想 A 做 A。我们通常叫它:专注。
专注是我们克服困难、提升自己的内在资源。它能带来很多红利,比如,敏捷的思维,旺盛的精力,平和的情绪,灵敏的感知,以及深度且独立的思考,等等。
1978 年,有一个叫做卡尔·沃伦达的走钢丝艺术家,在波多黎各表演时,不幸坠亡。他的妻子接受采访时表示,她对坠亡并没有太多意外,因为在出事前几个月里,沃伦达满脑子都是可能会从钢丝上摔下去。所以,表演时,他没有像平时那样渴望走钢丝表演成功,把注意力都放到了如何避免摔下去上了,而不是如何走好钢丝上。
据此,领导力大师沃伦·本尼斯提出了「沃伦达因素」:专注于积极的目标,把精力聚焦于任务能力上,而非承担风险的能力。换句话说,就是要行为和意识一致,而不是一边做一边担心失败。这就是专注的力量。
然而,很多人都面临专注的挑战,想尽一切办法不让自己的注意力发生转移。但是,信息技术的提升,又把我们放到了一个无限的信息世界里。这些信息无时无刻不争夺我们的注意力,让我们难以专注。
比如:
你打开手机想要本来要看一条微信,结果被抖音的红点吸引,从而沉浸在各种各样的视频中不能自拔。
打开淘宝想要买一顶帽子,结果被一款新潮的衣服吸引,然后发现了一个好玩的直播间,在直播间里又看到了一款刚刚发售的手机……最后,都忘了自己是买帽子的。
写方案时上网查个资料,查着查着被好玩的资讯带走了,于是兴致勃勃地看了起来。看完后发现这篇报道里有些信息比较模糊,于是开始搜索相关信息,最后掉入了信息的汪洋大海。快下班了才想起自己是来查资料的。
很多人每天都重复着这样一个怪圈:上班的时候想睡觉,睡觉的时候想追剧,追剧的时候发现工作没完成。活脱脱一个修禅前的老和尚。
专注说起来很简单就是身心合一,让行为和意识相统一。做起来却有点老虎吃天无法下爪。
为什么呢?
行为很好理解,就是当下具体的任务动作,但是意识是什么呢?
是当下的思考?
是当下的想法?
是当下的感受?
是当下的觉知?
是,但不仅仅是。
这里的意识有 2 个维度:一个维度是注意力,聚焦于自我、灵性、意义。一个维度是意愿,聚焦于情绪、社交、意愿。
注意力是你当下关注和参与的事物。
你可以关注自己当下的身体,比如,你的思考、想法、感受、觉知,等等。不过,你应该注意更深层次的关注点,看看那里你想要连接的东西的意义究竟是什么,关注自己当下追求的生命意义,比如,幸福、和平、感恩、归属等。
举个例子:跑步的时候,你关注自己的身体,像步幅、摆臂、呼吸、汗水;关注与你连接的事物,像迎面吹来的微风、道路两侧的风景、一起跑步的人;关注更深层意识:你在追求什么?像美好、感恩、生命。
无论处于哪一层关注,你都做到了注意力层面的身心合一。
如果你跑步时,在想明后两天的工作计划,还未完成的合同,就是分心、走神了。
你关注的东西,一定会给你带来更多的收获。
意愿是你从当下的状态想要转移到的状态。
它是你完成当下任务之后,可能出现的状态。强大的意愿能够促使你去做对你来说很重要的事情,是你的动力来源。
一个人的意愿来自三个方面:情绪、社交圈、自己。有人想减肥是因为别人讥笑她太胖了。有人想减肥是因为周围的人都很瘦。有人想减肥是自己觉得太胖了。
同样的行为,不同的人意愿也可能不同。同样是跑步,有人为了减肥、有人为了健身、有人为了马拉松拿牌、有人为了社交。
意愿是对最终状态的一种视觉化表述。对最终想要的状态渴望程度,决定了意愿的强烈程度。
如果你十分关注自己的健康,想要运动,自然就会坚持运动。但是,如果你对健康的需求并不强烈,运动可能也就是嘴上说说,即便付诸行动,也很容易被其他事情打扰。
专注不仅要扭转注意力,还要把行为跟意愿连接。
如果你的行为不能跟你的意愿连接,你就会感到痛苦。比如,你想减肥,但你其实能够接受自己的体重,所以,采用跑步的方法来减肥就是一种折磨。跑步这件事就很容易被其他事情替代。
反之,如果你的行为能够跟你意愿连接,你就会开足马力。比如,你十分渴望社交,于是你加入了一个跑团,你就会不断督促自己参加跑团的活动,甚至会让其他事情为跑步让路。
专注在意识上是意愿和注意力的统合,缺一不可。当缺乏意愿时注意力就会不停跳动,当缺乏注意力时意愿就无法达成。一旦意愿和注意力巧妙地结合在一起,人就会产生一种强大的力量,这个力量被我们叫做精神支柱。它能帮你实现梦想。
被雪困在长津湖的志愿者战士,就是一个很好的佐证。
他们想要保家卫国的意愿在跨过鸭绿江时就被点燃,并将这种意愿转化为长津湖战役中的注意力。因此,他们全然专注在战场,关注着任何一丝风吹草动,最终战胜了不可一世的美国军队,全歼敌人一个团,让其王牌部队经历了有史以来「路程最长的退却」。
我想这个精神支柱,假期,每一个看完电影《长津湖之水门桥》的人都深有体会。
还有中国女足。
在刚刚结束的女足亚洲杯的决赛上,中国女足也是靠着一股精神支柱获得胜利的。她们在上半场两球落后的情况下,奋勇反击,她们有着无比强烈的夺冠意愿,并将这种意愿转化为对球场形式的注意力。最终逆势翻盘,获得冠军。
门将朱钰接受采访时,谈起韩国队在补时阶段,那一脚近距离大力射门,说:她的射门力量很大,但是,当时我的感觉是豁出命来都要把球扑出来了。
后卫王晓雪接受采访时也说,在她去封堵那个射门的时刻,心里只有一句话:你打我哪儿都行,就是别打到门里去。
女足精神在上班的前一夜刷爆了朋友圈,看完全场比赛的所有球迷,也都感受到了这股精神力量。
与之形成鲜明对比的,大年初一输给越南队的男足国家队。算了,不说了,一提就想骂娘。
想提升自我,想取得成功,身体行为必须跟意愿和注意力统合。
只有同时激活意愿和注意力,且让两者同时融合到当下行为中,我们就能抵达身心合一的状态,进入专注。
03
那么,要怎么训练专注,让自己身心合一呢?
首先,有意识地关注当下行为,让注意力回归身体。
身体是我们找回专注最好的媒介。感受当下身体,以及身体与周边的连接。这是专注训练最基本最简单的开始。
睡觉时,把注意力放到身体的变化上,观察身体是松弛,还是紧张。
阅读时,把注意力放到与内容相关的知识网络上,感受新知带来的力量。
旅游时,把注意力放到风景上,体会人与自然,人与宇宙的超然感觉。
其次,寻找当下行为深层的意义,让注意力可持续。
只关注身体注意力很容易被干扰。当我们抓住身体感受时,就要向更深层次探索了。问问自己:做当下这件事情的意义是什么?
让注意力回归身体,并持续关注的最简单的办法就是,就从当下行为中找到意义,赋予它一个清晰可见的目标,让大脑兴奋起来。
本质上,大脑在不断追求意义。大脑不会简单的关注任何事物或者行为,它只会关注事物或者行为背后的意义。一旦事物或者行为失去意义,大脑就会转移注意力去找有意义的事情。
你可以为跑步赋予健康的意义;
你可以为跑步赋予减肥的意义;
你可以为跑步赋予社交的意义;
你可以为跑步赋予痛苦的意义。
这时,你就能听到生命价值的自我表达,就能感知到内心深层意识的召唤,最后,获得清晰的内在价值和意愿。
还拿跑步来说,
赋予健康意义,你就会获得更多健康方面的知识;
赋予减肥意义,你就会获得更多减肥方面的信息;
赋予社交意义,你就会获得更多社交方面的信息;
赋予痛苦意义,那么,你很快就坚持不下去了。
这里需要提醒一点,无论处于什么样的情境,你都要关注积极方面。你的觉知取决于你观察时的选择。
你观察焦虑,获得的就是焦虑;
你观察恐惧,获得的就是恐惧;
你观察快乐,获得的就是快乐;
你观察幸福,获得的就是幸福。
第三,从当下行为中找到自己的意愿。
问问自己,这个意愿是你自己的意愿呢,还是情绪使然,又或者来自别人的干扰。
作为社会性动物的人,很容易受到他人干扰。我们一方面渴望成为独立的自我,一方面又担心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人格心理学上有一个理论——自我不一致理论——解释了这个现象。自我不一致理论简单来说就是,「我」对自己的规范和要求,往往跟社会、环境对「我」的要求不一致,从而引发冲突。
如果一个人卷入这个冲突中,被他人裹挟,那么,就永远失去了做自己的机会,同时,意愿值也就会降到最低,反正都是为了他人,做与不做跟自己又有多大关系呢。
如果你想获得长足的专注,你就需要探索自己内心真正的意愿。
为自己设定一个强烈的意愿,就是为自己描绘一个清晰的,可以期待,愿意去做的未来。它就是你行动的灯塔,你的任何一个行动,都是为它而做的,你怎能不投入呢?
所以,保持专注的关键一环是,你要问自己:
究竟想要达到什么状态?
这个状态对你来说有什么意义?
你有多想达到这个状态?
一个司机,如果知道目的地,并且知道抵达目的地对自己多么重要。他就不会暴躁、焦虑、愚钝,感到无能为力了;而会专注地开车,享受驾驶的乐趣;甚至还会欣赏旅途的风景,在前往目的地的过程中,感受幸福。
当你锁定了目的,并有强烈的意愿,就拥有了向前的无穷动力,注意力自然会被拉回到当下,并与当下的行为统合,自然而然也就获得了专注。
写在最后
伍绮诗的小说《无声告白》扉页上,赫然写着:
我们终其一生,就是要摆脱他人的期待,找到真正的自己。
其实,根本不存在什么专注,而是一个人能否真正找到自我,敢于面对自我,耐得住寂寞,并享受这个过程。
意愿+注意力的尽头,就是精通,就是行家里手。
只要你有足够强烈的意愿,用意愿来管理生活,让意愿和注意力充分相融,不断引导行为向既定目标前行,感受并享受这个过程,最终就会抵达你想要的境界。
愿你能获得持久专注的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