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次走的时候,可以和我道个别吗?”

01

昨天下午刷微博,翻到自己的一条转发是这么说的:

“成年人的离开都是不动声色的,不告而别是他们处理糟糕关系的最优解。”

一时间我不太能想起来自己有什么经历能佐证这句话,而当我思考的时候突然发觉——

想不起来分离的场景,本就是无声离别的证明。

再想一想,其实很多普通的见面,都无声无息地成了最后一次相聚。

下班一起在公车上对老板的吐槽,结伴在万达抓的小黄人玩偶,看完电影后AA的那顿烤肉。

明明是那么惬意的聚会,却都成了分离的扉页。

而遗落在酒桌上的“明天再见”、“有空再聊”,就成了最虚无的诺言。

《我们不能是朋友》


02

告别也是一种承诺,我一直这样认为。

告别嘛,无非就两种:再见;拜拜。

其实它们是有差别的,但我们常常不放在心上:

再见是承诺下一次的相聚,拜拜则是为无法再聚而提前告知。

我回想了一下,发觉大多数情况下我喜欢说“拜拜”。

当然,发音简单可爱是我选择它的原因之一,但我也的确不喜欢“再见”中隐含的承诺。

毕竟,那个承诺被践行的可能性并不大。

在少年时期,整个世界都干净明快,每天想的也不过是考试、朋友、暗恋的男孩。日子过得简简单单,今天放学回家后,明天就一定会再见。

没什么横亘在这场“再见”的中间。

可一旦成年了,今天的离别与明天的再见中间,却好像有无数的可能发生。

我妈病了,我得回家,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回来……
我拿到offer了,订了明天的机票去北京~
明天放假啦!下学期加油,我在英国等你。
我辞职了,有空回来看你。

他们可能说了“再见”或是“以后再聊”之类的话,但事实上,他们再没回来。

不过这不是说他们有错。大家都不是小孩子了,当然明白:

人生聚散,没有谁说得准,也没有谁有资格去要求别人必须告别。

因为其实连他们自己也不知道,原来那简单的一次转身,竟是遥远的离别。

图源:花瓣网@苏寒插画


03

我在想,或许这样的无声无息,恰好是离别给我们最大的馈赠吧。

因为没有多少人能接受那些会让世界崩塌的告别

至少我不行。

写这篇的时候,我想起的第一个人是三年前认识的朋友。

17年暑假,我在游戏里面认识了她。她大我7岁,但不知道是他心态年轻还是我太过早熟,我们异常合得来。

那段时间她辞职在家休息,除了睡觉之外我们几乎每一秒都在刷副本、聊天。两个月过去,我彻底依赖上了她,把我所有的秘密都剖给她看。

所以归根结底还是我太年轻,不清楚成年世界的交友规则,不然不会那样放肆地依赖一个人。

我擅自对她完全信任,把她说的“我结婚的时候请你来做伴娘”当成宝贝记在心里。

后来,她找到了工作,就A了游戏。

社畜的时间总是不够用,我们的聊天频率越来越低,小火苗和轮船一个接一个消失,甚至连对方的游戏ID也忘记了。

来年四月,我在朋友圈看到了她的婚礼照片,竟然忘了她曾说过要我去做伴娘。

三年后的今天,与她的聊天框早就被挤不见了,我也再没有玩过那个游戏。如果不是这次写推文想到她,大概她会被我彻底忘掉了。

而这一切都发生得毫无迹象,我与她都不知道,原来那句“我要上班了”,竟等同于“不会再见了”。

现在想想,如果当时她意识到那就是离开,跟我说一句“以后不会再见了”,我大概会崩溃地哭上好久。

因为我实在无法接受,这样突然地失去一个我过分依赖着的人。

而这场离别发生得如此悄无声息,却恰好让我得以坦然地接受。

“离开”这样令人失落的词,原来也在保护着我们。

图源:花瓣网@苏寒插画

04

不断地遇见一些人、不断地离开一些人。

人生本就是这样,以至于沉默地接受离别竟成了成年人的本能。

不过我觉得这样也挺好的。

大家安静地来,安静地走,总比轰轰烈烈地斩断一段关系要容易被接受。

所以,我应该不会再想着要谁在离开之前跟我“再见”。

毕竟相比起“再次见面”的字面承诺,它总是将“不会再见”说得更大声。

你可能感兴趣的:(“下次走的时候,可以和我道个别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