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杂谈(篇三)

1093年高太后逝世,宋哲宗重启宋神宗的变法改革。党争中苏轼首当其冲,于1094年贬谪惠州,三年后再贬谪儋州,在此又谪居三年。


在惠州修苏堤,成就了惠州西湖八景之一“苏堤玩月”。在儋州因苏轼的教化,不仅让海南出了第一个进士,也在医药、生产发展上做出了不可磨灭的功绩。

1100年宋哲宗驾崩,向太后听政六个月后还政宋徽宗。在这个阶段,苏轼蒙赦,一路奔波北归。期间1101年向太后逝世,苏轼亦因长途奔驰,因病于1102年卒于常州,享年六十六岁。

苏轼坚守原则,刚正不阿,务实。指责变法的激进,为新法所不容;指责守旧派一刀切,取消所有新法的改革,亦让守旧派生恨。

但是他依然坚持自己的执政原则,所到之处不论是升是降都为当地百姓着想,为百姓做出实事。即使在登州做了五日太守,发现官盐问题而上奏朝廷,至今流传着“五日登州府,千年苏公祠”


苏轼的感情既悲伤又幸运。

悲伤的是二妻一妾皆先于他而去,幸运的是有三个人至始至终深爱着他,让他没有一丝的担忧。1054年苏轼十九岁进京赶考之前迎娶心动女神——王弗,那年王弗十六岁。

她知书达理,不仅“敏而静也”,而且是苏轼的监督人,时时规劝苏轼和制止苏轼的激进行为。

1065年,年仅27岁的王弗撇下苏轼和年仅7岁的儿子苏迈,撒手西去,后葬于家乡眉州。对于苏轼的打击不可谓不小,十年后,王弗的忌辰苏轼提笔写下了哀婉凄绝的《江城子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如一道闪电直击心扉。

1068年娶第二任妻子王闰之,王弗的堂妹,而且王弗去世之前已有嘱托闰之照顾其丈夫和儿子。王闰之视苏迈和自己所生的苏迨、苏过“三子如一”。与苏轼同甘共苦二十五载,为苏轼营造了一个美好的家园。

经历了“乌台诗案”和“黄州贬谪”,为苏轼的两赋一词有着很大的贡献。1093年王闰之在汴京染病去世。

如作者所说:“如果说,王弗与苏轼的十一年,是风平浪静、明媚如玉的温柔时光;那么,王闰之与东坡的二十五年,就是风吹浪打、惊涛拍岸的峥嵘岁月,鲜有阳光明媚的春天。”

王朝云十二岁即跟随苏轼,仰慕东坡先生才华,常伴他左右,为他研墨侍茶,深宵伴读。在黄州时纳朝云为妾,朝云跟随东坡颠沛流离,转站密州、徐州、湖州、京都、杭州,以及贬谪地黄州和惠州。1096年在惠州偶染瘟疫,终香消玉殒,年仅三十四岁。

“机敏聪慧的王弗,温柔贤淑的王闰之,两心相知的王朝云,亦为东坡半生的颠沛流离,平添几抹斑驳的色彩和烟火生气”。

苏轼与苏澈既是兄弟又是知己的情谊,为世人所不容而致兄弟七八年不得相见,只能靠飞鸽传书,直抒胸臆,无需言语的了解。

通过夏葳的文笔,让我逐步了解苏轼,了解他的刚正不阿、为民请命,了解他与三位王氏女子相濡以沫的爱情,了解他仕途的坎坷。

仕途的坎坷,他却能从容看待。正如他自己《自提金山画像》中的调侃:“问汝平生功业,黄州惠州儋州”

或许正因为苏轼历经大半个中国,遭遇各种事情,才让他得以写出这么美妙的文章。所幸苏轼一生是乐观的,没有因为不平等的遭遇而消沉。“无愧于天,无愧于地,无怍于人,无惧于鬼”,这就是东坡。

“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的潇洒,几人能有?

你可能感兴趣的:(《一蓑烟雨任平生-苏轼传》杂谈(篇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