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说自由是想做什么就做什么,
也有人说自由是不想做什么就不做什么。
而我自己体验到的自由,
是超越想做和不想做,
是清醒的知道什么在支配着你想做,
什么在促使着你不想做,
然后非常清醒的做出当下的一个选择,
一个“我愿意”的选择。
直播分享|要点回顾
✧我们想要的那个真我,本自具足的东西到底在哪里?
✧到达那里的路线图是什么?
✧阻碍我们到达的机制是什么?
✧层层突破这样的机制到达本源需要怎样的能力?
✧突破机制的能力要如何训练?
✧防走偏:一个修行进展方向的标志性参考?
✧你要如何用好我的分享内容,用好公益共修群?
01
为什么得不到我们想要的?
我们要的是什么?你说,我要钱、我要名、我要利、我要世界上最好的东西。想象一下如果你有很多钱,你有了权利和一个名人的身份,但你不能花这个钱,不能使用这个权利,也不能得到粉丝的爱和赞美,你还要吗?
也许有一天另一些“想要”出现了,我想要幸福、我想要快乐、我想要宁静平和、我想要别人都爱我喜欢我,所以我要做到最好做到最强我要去影响别人,我不能放松,我要不断努力,我要修行我要开悟,这样我就可以获得最终极的喜悦和自由了。
当你不停在外面找答案,你的心,有更平和吗?你感觉到更自由了吗?对于你而言,幸福、平和、自由又是什么意思?你的幸福,就是别人说的那种幸福吗?你确定你有了钱就会更快乐,你确定你尽力做到了别人认为的最好他就会一直崇拜你?我们什么时候可以停下来,好好看看,到底发生了什么事,曾经信以为真的做到某个标准就会成功就会快乐就会平安幸福,为什么我做了那么多努力仍然没有感觉到这些?
我看了大家问卷上的书写,看到了很多好的问题,例如“我们真的是本自具足的吗?”,这是一个非常宝贵且诚实的提问,从这个问题,我们开始今天的分享。 也许你听过别人说“吾性自足”,我们本身就是光和爱,我们是一,我们是神性,我们是容纳一切的空。但这一切对于概念的相信,都不如一个问题来得更有价值——“真的吗?”如果是,我为什么感觉不到?如果是,我为什么还会焦虑?如果是,我为什么没有体验?如果一切皆如梦幻泡影,我为什么没有办法不把这一切当成假的?
头脑中的概念并不是真相。就像你问我,糖到底是什么味道啊,我说它是甜的有点像西瓜的味道,哦还有点酸,就像葡萄的那种酸,它是硬硬的,它会融化。于是你说,哦,我知道了,糖就是这个样子的,你特别开心的跟周围人去分享说“我知道了我知道了,我知道糖是什么味道的”。
真的吗?也许在某一天你终会听到你内心的一个声音在说“我其实没有吃过糖,我真的不知道糖是什么味道的”。我说的甜,真的是你体验到的甜吗?我说的西瓜味和葡萄味和你感受到的水果味道是一样的吗?它会在口中融化的这个概念,和你去感受它慢慢在你口中融化的过程可以画一个等号吗?
我们听了特别多的道理,但总是觉得好像生活缺了些什么,总是觉得好像没有酣畅淋漓的活过,总是觉得内心有一块地方是空荡荡的,它就像你学习了各种关于糖的解释和概念,但你并没有亲口吃到糖。
所以我想和大家说的是,不要相信我,自己去尝试。我分享的,是我的体验,我的实证,你可以把它当成参考,当成路标,但永远都别忘了,真正在体验生命的是你自己。在你实证到这些道理之前,它们对你而言是别人的一个故事,是一句看上去很有用的废话。
我并不是在说你不要相信这个世界,我在说,在你真的去体验到它之前,让自己保持在一个“我不知道”的敞开状态里,去尝试,去验证,去诚实的看到。你头脑的“知道”距离真正“做到”和“体验到”,还有非常大的距离。而我们实修的过程便是让我们逐渐接近真相的过程。
02
如何探寻“我”的本质?
想象你正站在这个同心圆的最中心,这三圈以你为圆心呈放射状。
最外圈,我们称为保护层,也是心智小我各种制约模式、限制性信念的集合层;
第二圈是我们受伤的脆弱情感层,这是我们内在创伤,充满各种痛苦情绪的一层;
最后中心的内圈是存在的核心,是我们本质的位置,在这个中心,生命是深深放松的状态,喜悦,安定,自在,能欣赏自己的独特天赋。
现在让我们来一一探索每层的具体内涵。
核心层-生命的本质和核心
当我们回归中心时,会觉得和自己、生命以及存在是合一的,会感受到爱、信任、朝气蓬勃、纯真无邪、趣味盎然、沉静稳定和深深的放松。它是一个接纳生命、悲悯、放下、信任和不需多做努力的空间。当我们来到这个中心时,我们的生命能量和活力会从这个内在空间自然舒畅地流泻出来,它可以是创造力、性能量、深层情绪、判断主张、舞蹈、玩乐、运动或任何能量可以流动的方式。
其实我们生来就在这个中心。我们降临到这个世界时,是纯真、信任、自然会去爱、生机盎然、没有保护层的,因为还没有经历到需要保护,我们赤裸裸、全然脆弱地来到这个世界。没有认同、姓名、地址,我就是我。但当创伤出现时,使得另外两层形成,也因此丧失了原始的纯真和信任。当我们在实修的过程中,了解到这一点很容易产生一种愤怒、委屈或受害者的心理,觉得这都是不公平或者别人害的,这个模式在后面我们会深入的挖掘,它只是一种最外层的小我保护模式,是需要进行转化的部分。
为什么有这样的过程?从灵性视角来看,这个过程呈现出的挑战和潜能,是要将本质的纯真和信任由无意识状态,转化为有意识状态。我们通过这样的过程唤醒了自己的灵性、神性,并真正知道了生命的意义。在二元对立的世界里,我们通过黑来认识白,通过善来认识恶,而要认识和体验到我们本自具足的神性,也必然看见那些“不是我”的制约。
所以当我们接触到这样的机缘让我们开始向内探索,就会逐渐通过看清什么不是我,进而召唤内在的力量去掉这些制约,唤醒灵性和神性,并把这份体悟和本质在人性的世界中活出来。完成这个过程,让我们真正认识和体验到了生命的神圣、爱、智慧和力量。所以,神,并不是我们要到达的一个地方,而是一条唤醒的路,我们这一路的所有,便是神性的展现。
我们大部分的人,或多或少都会经历到回归中心的时刻。这个我们所回归的中心,有种“家”的感觉,一种全然被接纳被允许被爱的感觉,一种自己好像要被融化了的感觉。也许是正在发挥创造力时,在练武、跳舞、运动时,甚至是当内在极度悲伤而你全然陪伴着自己的时候,不过这些时刻通常都是惊鸿一瞥。我们也许在那惊鸿一瞥的时候体验到了一滴水是什么味道,但我们实修的意义是让我们变成整片海洋。
中间层-易受伤的脆弱情感
我们小时候大多会有一些创伤,这些创伤的来源不一,可能是被拒绝、活力能量受压抑、麻木不仁、缺乏温暖、紧张、受虐、被比较、被苛责、被批判。也许这当中最大的羞辱是,我们不被支持做原来的自己,而被制约要成为别人(父母、老师、整个社会)所期望要求的人。在这些体验中,纯真变成多虑、信任变成不信任、自然流露变成精神崩溃和自我怀疑、生机盎然变成沮丧和缺乏活力、自然的权利主张变成好战或无法保护自己、热忱变担忧、等等,这个清单列都列不完,而我们就在这些过程中受伤了。
保护脆弱情感的主要方法之一,是让自己顺应一种角色和一种自我形象。我们躲藏在各种角色之后,变得有权势,变成牺牲者,变得性感,成为一个善于照顾的人,变成最好的或最糟的,变成开心果,成为有灵性的、有魅力的或是运动发达的人。我们也躲在可以强化自我的任何事物背后。例如去追求作为一个名校毕业生、社会成功人士、有影响的人、叛逆者、修行者等等。当我们自己在和他人互动时,我们都不自觉的戴上一个想彰显自己身份的面具,好像没有了面具,我们整个人将变得脆弱不堪;失去了保护层,恐惧和羞愧感也将跟着浮现。
「我们后续会来拆解和看到生活中哪些具体的场景,我们在不自知的扮演着某个角色和身份。」
其实保护层不是一个负面空间,而当我们没有觉知,无意识的时候,它才呈现出了负面型。当我们不去觉知,持续无意识的活在一种防御行为中时,我们就会非常认同自己的保护层,觉得我就是这样的,你凭什么这么对我,你凭什么指责我,你凭什么不理解我?当我们逐渐养成这样的习惯,就会觉得整个世界都在和我们作对,而这个保护层起到的作用也就不再是保护,而是让我们离生命本身的能量越来越远,我们就会更加体验到伤心、不被爱、不被看见、怎么努力都没有办法快乐、总是混乱不安心等等。
这个保护层里被我们建造了一个严格的信念系统,而这些已经不适用我们的信念系统影响着我们生活的每一个面向,让我们无法感受到自由、喜悦和生命力本身。
「后续的分享中我们会深入心智模式的黑匣子,去看到自己的限制性信念产生影响的机制,看到它们如何影响我们自己的行为和选择,看到它们如何影响我们与他人和这个世界互动,然后逐一转化。」
我们的觉知就是三个圈外面的这个无限空间,当你可以拉开一点距离,去看到你不同层次的状态,这在静心修行中就称为“观照”、“觉照”。觉知每个片刻里,在意识中升起什么,不带评判也不期待有什么改变,在你有愿心真的开始实修后,生活事件会变成助缘,来触动内在反弹的机关,也许有的事件会把我们带到保护层,有的会带到脆弱层,有的会让我们体验到核心层。
内圈并不是你要去达到的一个目的地,而是你要知道你本来就是这个本质。生命的本质就是这样的,只是因为外面两个圈层让你看不到感受不到体验不到。所以不是把自在、喜悦、平和这些状态当成目标,你一定要做了什么事才能获得平和喜乐,而是在每一个当下去觉知是什么阻碍了你平和快乐的因素,看穿它,疗愈它,随着这个动作的持续,你的喜悦、平和、勇气和智慧力就逐渐提升。这是稳稳的在地上,在你日常生活中的,并不是脱离了日常生活去专门进入一个地方不停做功课。你的心、你的状态在时刻修行,而生活中的每一件事都是你的修行契机,你无法脱离它去修什么。
所谓向内求到底是什么?从我体验到的实证经验来说,我们的内在旅程就是不断发现认出小我的制约模式、限制性信念,针对受伤的脆弱层和保护层进行理解、疗愈和释放,进而不断发现和链接到自己的本质,让你本质里的爱、勇敢、智慧等特质自然流出来,活出来。
前几天看到我的老师分享的一个感悟,我觉得也非常形象的描绘了这个过程,他说:道家核心观点是“无为”,不是不做事,而是不做人为的事情。人加为就是伪。道家思想中,人的幸福来自于天,人的烦恼来自于人,人自己的因素是我们苦恼的来源,减少每个人小我的因素,把人的因素拿干净了,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即天道。其实说的都是同一个意思,同一条路。
这里要分享的一个经验是,我们并不是要消灭小我,或是仇视小我,而是要去认清和理解这三个层次在我们内在发生了什么事,它是如何影响到我们的,当逐渐看清实相,破解小我,进入疗愈和转化的过程,那么安心自在,智慧的选择,这些都是会自然发生的。
让浑身充满光的意思,不是你的高峰体验或是冥想的时候看见自己全身放光,而是把觉知之光带进你内在每一个黑暗的角落,用爱去疗愈每一个受伤的面向,你做到了,才真正看到每一个生命都是那么的伟大而神圣,我们本身都是完美的。
若你觉得某个信念突然松动,或是看到自己之前认为的是给自己挖了个坑,那么你在心智的层面正在做驯化小我的工作;若是你的感受或情绪被突然触动,拥抱它们的出现,那是脆弱层的创伤在召唤你的觉醒。当然我只是很简单的在描述这个过程,而实证过程中,无论哪一个层次都需要做大量的功课和实修,这个过程是非常值得的,过程中你会逐渐看到自己的力量智慧是如何变化的,你会看到你的身体心智和灵魂不同层面非常有趣的反应。所以给自己多一点时间和耐心,好奇的去探索属于你自己的生命旅程。
很多时候我们缺的并不是方法和努力,而是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看不到自己在哪里,不知道到底出了什么问题,那么法也变成了迷。
03
如何锻炼意愿和能力,落地实修?
「 在后面的分享里,我会给大家一些我用过的至少对我有效的修定力和觉照力的方法以及资源,大家也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和感觉去自修,什么适合于你,什么就适合于你,时刻去感知自己的真实感受,去尝试,不去找标准答案,而是看什么对你有效。 」
另外,在这段时间里,建议在生活里的每个对境上觉照自己的起心动念,我为什么给大家不定期的发一些觉知和思考的话题,就是在唤起大家对于保护层的意识,你意识到了,才有可能继续向内走,当你处在“不知道自己不知道”的状态里,去向内求,只是缘木求鱼。觉知群为何设置公益问答,也是让大家先敢于看到自己在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和卡点,只有你提出来,这个卡点相关的内在议题才有可能被转化。
当然,持续的听分享,看相关的书籍,这些都是在唤醒你的意识,从不同的角度给到你工具来进行这场内在的工作。所以对于每一个思考题,你有没有详细地写出来自己的感受和观点,有没有先做到让自己看见这一步?我一直在说关注你自己,去觉察你进群之后,看到群里所有信息的反应,你打算如何利用这个空间,如何利用来到你生命里的资源?
而我和你的关系,就像你想爬上属于你自己的山顶,你在体验整个爬山的过程,恰好在某个转角看见了我,你问我去那里的路怎么走比较好,我恰好走过,就顺手指了一下,仅此而已。我对你没有任何的期待,因为我深知每个生命的本质都是伟大的,每个独一无二的你们都对自己的生命有着绝对的负责权,每一刻是你在过你的生命,每一刻的体验是你自己在感受,每一刻的酸甜苦辣好坏结果是你自己在承担,我有什么能力和资格去指手画脚。
在三层模型里我们也能清楚的看到,我们没法帮助任何人,除非他自己愿意,因为这层层的打破没人能替你做,我能做什么呢?无非是给你画个地图,在你卡住的时候让你看得更清楚。如果你链接到了内在的源头,我会特别激动和欣喜,并不是因为我做了什么,而是我深深的被这一路上你的勇气打动和鼓舞,我深知我也在走这样的一条路,它是不容易的;我深知这每一层打破中的感受,我被生命本身的伟大而感动。
如果你不想继续前行也很好,我理解这并不是每一个人此刻的选择,就像怀孕分娩一样,生产是一定会发生的,只是在什么时候而已,我没有能力去干涉生命自然的进程。还记得之前在群里分享过的一段话吗?每个人都尽力了,如果你有能力改变,为自己改变一次,因为你会看到,非常多的人,他们是无力的,他们竭尽全力的在生活,可是他们没有机缘让他们看到这里还有一条通向自由的路,他们只能在不断的痛苦中反复的撞墙。
就像我们的父母,当我们学习了各种灵性理论,去追溯原生家庭带来的伤害时,有没有想过,他们也被原生家庭伤害了?他们所有的反应都是保护层的应激反应,而在那之下,他们不知道那些反应在被脆弱层的创伤所驱使。而与你相比,他们没有那些机会和可能去转化自己。所以之前有一些个案会问我,“你说,我和他谁对?他怎么不改变呢?”,我只有一句:没有人能改变另一个人,有能力改变的人去做出改变。
当你真的走过这条路,你会明白什么叫做“看见自己是智慧,看见别人是慈悲”,它不是一个我们追求的目标和状态,而是一种深刻的理解和接纳。
写在最后:
建立觉知空间公益共修群,是为了让大家更好的落地实修,所以我们希望找到真的有愿心的同修。
为了帮助你重拾属于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若有意愿进群,请看完本节公开课并写一份申请。申请包含以下几点内容:
❶ 你为什么想要入群?
❷ 简述你过往关于自我探索、生命探索或身心灵方面的实际经历,和现在遇到的某些困惑。
❸ 你希望这个共修的空间能够给你提供的资源和帮助是什么?
❹ 看完公开课后你的感受是什么?里面哪些内容最让你触动?
添加我为好友时,务必注明“进学习群已写申请”,不注明不通过。
如果我说的你有触动很喜欢那很好,你看到了你在认同什么;如果你不喜欢很不爽那也很好,你看到了你在排斥什么。
你不需要看见我,我只是镜子,请看见你、和你自己的。
欢迎关注同名公众号:觉知笔记
与你分享路上的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