深夜刷屏的鲜肉诱惑,一秒让人彻底沦陷

“人生在世,火锅二字。”

如果要提名这段时间最想念的食物,火锅,是当之无愧的第一。

经历过不能出门、做饭炸厨房、菜市场不认识菜的“车祸现场”之后,这届网友表示:已经快忘记火锅是什么味了。

被逼疯的网友,开启了意念吃火锅法/微博

暂时吃不到没关系,这部新鲜出炉的纪录片,或许能够勉强慰藉大家饥渴已久的胃。

继《舌尖上的中国》之后,陈晓卿又带着《沸腾吧火锅》回归了。

谁能抵挡这诱惑/《沸腾吧火锅》

随便打开一集,隔着屏幕都能闻到香味。



没有一头牛能活着走出潮汕

潮汕火锅,无疑是最被惦记的那一口。

潮汕人秉承着对食材近乎苛刻的挑剔精神,完美开发出牛肉的质地和口感。

潮汕牛肉火锅,就是最好的代表作。

用来涮火锅的牛肉首选云贵山区2-3岁的黄牛,每天一大早都有专人送到店里,除筋剔膜,按部位分类。

分解需要在四小时之内完成,才能保留最纯正新鲜的牛肉味道。

一楼卖牛肉,二楼吃火锅。

随到随点,最新鲜的食材立马便会被切好装盘,为客人端上桌。

肉片倒进锅里迅速抖散,三起三落,得到的是最鲜美的口感。

一头五六百斤重的牛,只有三分之一左右的肉能够用来涮火锅

剩下的肉,则被智慧的潮汕人用来做成了另一种美食。

手打牛肉丸,要的不仅仅是手艺,还有老师傅的一身“功夫”。

三斤重的锤刀反复捶打超过三千次,其间加入盐分。

捶打完后还需放入冰水中搅拌,让肉糜一点点凝合,变得弹性十足。

如果说牛丸是潮汕打遍天下的名号,“胸口捞”,则是当地老饕的私人珍藏。

所谓胸口捞,是指把牛胸口处的脂肪整块取下,切片下锅。

越煮越脆,入口满是脂肪的清香。

在潮汕,大大小小的火锅店遍布街头。

镜头中的店主陈树创,也是其中的一员。

他从父亲手中接下店铺,一天天,一点点地经营做大。

一把解牛刀用了十二年,常年磨损,已经成了原来大小的一半不到。

手起刀落间,是十几年流转的光阴。

踏踏实实经营着小店,为顾客提供最新鲜的食物。

就像牛肉火锅里的原汁原味,最不加矫饰的,往往最能打动人心。

那群潮汕人,一直凭借着勤劳踏实的精神,做出一番天地。


重庆的火辣和热情

重庆火锅,自然是不能不提的重要代表。

凭借着麻辣鲜香,红油汤底的重庆火锅俘获了许多人的味蕾。

重庆气候潮湿,当地居民孕育出了独特的饮食习惯,从早到晚,无辣不欢。

重庆火锅的精髓在于底料,普通的辣味已经难以满足他们的味道。

“石柱红”,便是他们的秘密武器。

它的辣度可以达到四点五万史高维尔,也就是说,想要完全稀释辣味,需要喝上4.5万倍的水。

一口大铁锅,放入辣椒和自家秘方里的调料,拿铲子炒上四个小时,能炒出将近一百五十公斤的底料,只够用上两三天。

底料讲究,锅也同样讲究。

为了充分发挥底料的作用,适配不同的食材,重庆人独创了九宫格吃法,每一格各有自己的作用。

边边油重,用来下菜和需要长时间煮的食材,中间汤浓且油温高,把脆爽的食材放进去快速涮煮最为合适。

锅一上来,先洒一把小葱豆芽,激活牛油底味,漾开香气四溢。

老肉片,肥肠等放在边边,毛肚则在中间格“七上八下”,快速捞起。

大片的毛肚手撕开来,用冰水浸泡,让它更加脆韧爽口。

下到锅里,表皮的纹路则让毛肚能更好地吸收锅底香味,一口下去,赛过活神仙。

猪脑花,这种在外地人眼里不可思议的食物,被重庆人拿来作为火锅的压轴菜。

口感如慕斯一般,绵软鲜嫩,入口即化。

加上吸入的麻辣汤汁,美味不可言喻。

麻辣的火锅,就像重庆人特有的直来直往和热情似火。

围坐在锅旁的人们总是热热闹闹,唱唱跳跳或者是划拳,都彰显着山城独有的魅力。

生活中积压的烦忧和压力,一顿火锅全都能带走。

调侃和欢笑声中,一桌人吃得大汗淋漓,回家睡个好觉,第二天又能开开心心地开始一天的日常。


东北,一口酸菜一口酒

在中国最寒冷的东北,一年有一半的时间都是冬天。

为了克服严寒,也为了饱口腹之欲,古老的饮食智慧在这里迸发,酸菜白肉火锅成了冬季必不可少的传统。

和其他火锅的现煮现涮不同,东北的火锅需要提前煮,慢火盖上盖子慢慢炖煮,猪肉的香味慢慢被激发,融进汤汁里。

为了获得最佳的口感,不同部位的肉出锅时间也不尽相同。

五花肉先出锅,然后是拆骨肉,肝煮到断血就是“妥了”,肥肠还有肚和心则留到最后。

膘肥肉嫩的猪肉自是鲜美,吃多了也难免腻味。配上腌制好的酸菜,这顿火锅才算圆满。

早在年前,家家户户都开始了“积酸菜”的工作,用盐渍后一颗颗码进缸里,拿大石板压好,存在地窖里一放就是一个月。

寒冷的气候让盐分能够更好地渗透到菜里,低温抑制了杂菌的繁殖,解放了乳酸菌的活性,这也让东北成为了最适宜腌制酸菜的地方。

每到过年期间,就是杀年猪的时候,白花花的猪肉混合着酸菜一起炖煮,香而不腻,是冬日里下酒暖人的好搭档。

除了猪肉和酸菜,内脏也是酸菜白肉火锅中不可或缺的菜品。

血肠,便是东北人最难以割舍的一道。

调好的肉汤兑进猪血,灌入去油洗净的大肠,九成满时扎紧肠口,把握好火候,出锅便会如同镜面般光滑。

滑嫩的血肠配上蒜泥,细腻的口感搭配蒜的香辣味的冲击,冬日里在暖融融的炉前来上一口,寒气一扫而空。

大口吃肉,大碗喝酒是东北人的豪爽。

“感情深,一口闷”在他们的身上体现得最为淋漓尽致。

一顿酸菜白肉火锅配酒,是东北年的味道。

无论走得多远,每逢年关,东北人必定要赶回家来,围炉而坐,参与这场毫不马虎的聚首。

大道至简的生活哲学,大巧不工的料理智慧,在沸腾的白汤中显露无疑。

酒杯的碰撞声夹杂着东北人特有的爽朗笑声,回荡在白山黑水之间。



北京老炮儿的铜锅涮肉

冬日里的北京白昼渐短,当夜晚来临,气温降到零下,人们便不由自主地找寻温暖的去处。

吃一顿铜锅涮肉,是绝佳的选择。

铜锅涮肉作为老北京的传统餐饮,在北京有超过一千家店铺,冬季的客人增幅超过15%。

这种吃法来源于清代的御膳。

按照北京涮肉界“老炮儿”的说法,涮肉不是火锅,它的级别是“宴”。

这就赋予了涮肉以皇家基因,在如何吃上自然也就有了古老的讲究。

食材选用内蒙古草原羔羊,肉质与风味俱佳。

一只羊只有40%的肉可以用来汆烫,按部位分为黄瓜条、磨档、大三叉、小三叉、上脑等,不同的部位有不同的处理方式。

上好的食材要求最佳的刀工,京城的羊肉讲究精细分切,对厚度、纹理都要求严苛。

老师傅用50厘米的夹钢刀擦着拇指前进,双手如钟般规律摆动,分毫不差。

这样切出来的肉,厚度不足一毫米,方能肉体通透,留下细腻的纹理。

“清水辨食材”是铜锅涮肉的又一讲究,四百摄氏度的炭火在炉芯里烤上,清水加入锅里,等待着食材来浸染出最新鲜原始的风味。

最先下锅的是“外杏儿”,也就是羊尾巴,这叫肥锅,脂肪在水中化开,清水也开始变得美好。

羔羊肉下到锅里,上下轻放只需10秒,口感软嫩,味道鲜香。

上脑则要搭配着韭菜花吃,香甜的肉味混合着韭花的清香,入口即是满足。

北京人为涮羊肉量身定做的蘸料,以麻酱做底,将炒制微微焦的芝麻研磨成粘稠的质地,口感绵密丝滑。

关于配料,老北京人自有一套最佳的配方。

先以红腐乳调入第一道咸香,淋上卤虾油,再融入轻微腌渍的韭菜花香。

最后用风干的辣椒泼上滚油洒在表面,泼滚油激发出香辣的口感。

过去的几百年时间,四海的食材在北京汇聚,融进冒着热气的铜锅里。

随着一声吆喝:“来,聚个锅子您嘞“,八方的朋友便在北京相见,在寒冬里聚起一桌小小的温情。

老北京涮羊肉,是游牧与农耕文明的完美融合,传统与技艺在滚沸的锅中延续,成为北京最具魅力的美食之一。



火锅究竟意味着什么

火锅,已然成为中国人最爱的餐饮品类之一。

据《中国线上餐饮报告2019》,在2018年,火锅就已经超越了小吃快餐,占据餐饮品类中消费订单量的占比第一名。

“一口锅里煮乾坤”,不管你喜欢什么样的食材,钟爱哪一种菜系,只管下进冒着泡泡的锅里,凭喜好调一份合口味酱料,都可以收获一份满足。

相传,乾隆皇帝于嘉庆元年正月在宫中大摆“千叟宴”,全席共上火锅1550多个,应邀品尝者达5000余人,成了历史上最大一次火锅盛宴。

人们对火锅的钟爱,不仅仅是因为它的包容与美味,更是因为火锅里蕴藏着的暖意融融,还有那沸腾汤底之后的真情流露

过年了要吃火锅,朋友聚会吃火锅,家人团聚也要吃火锅……吃火锅的场景总是热热闹闹的。

每一次众人围坐在一起,都是人间的一场小团圆。

BBC曾拍摄过一部春节纪录片:

一群打工者抢不到火车票,选择开摩托回家。

一路长途跋涉,当终于回到了熟悉的乡间小路时,推开家门,等待着他们的是热腾腾的火锅。

锅气中蔓延的不仅是食物的香味,更是对归人热切的期盼。

菜尚未下锅,锅里的水则一直沸腾着等候。

再艰苦的旅程,在这一刻也有了难以磨灭的价值。

几个好友围坐一桌,摆上炉子架起火锅,再配上几瓶啤酒,就是生活最明媚的一面。

大家开心地聚在一起吃火锅 / 台剧《用九柑仔店》

喝着酒享受着美味佳肴,朋友们开开玩笑,互相打闹,小小的一口火锅聚拢了最深刻的情谊。

寂寞和孤独这样的字眼,从不属于这一刻的场景。

大家报团取暖,抖落了满身的风尘仆仆,交换着各自的喜怒哀乐。

复杂的生活就像杂烩的食材,丢进锅里一煮,杂质便融化了,只剩下满口的鲜香和快乐。

“没有什么是一顿火锅解决不了的,如果有,那就两顿。”

给文章点个吧,希望春暖花开时,能早一点见到火锅,和陪你吃火锅的人。

你可能感兴趣的:(深夜刷屏的鲜肉诱惑,一秒让人彻底沦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