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效阅读之我见-读《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有感

阅读专家一直认为阅读前的思考和提问很重要,也就是说用问题开启阅读一本书或者一个故事。所以教师应该通过建立一定的阅读模式,如培育阅读热情、设定阅读目的和激发对于文本的好奇,这样必然会激起孩子内心的阅读欲望。

网图侵删

的确,目前孩子们的阅读处于一种被动的阅读状态,仅是学校安排,老师布置,家长要求的状态下,不得已翻开书看看,然后再写一篇质量不高的读后感,或者干脆去百度一篇抄上算是万事大吉,要么就是做一张读书小报,绘画功底好的,画面感还可圈可点,绘画功底不理想的,书写再不过关的,内容再敷衍些,这项活动就算白白浪费了。其实原本是一项很好的阅读活动,最终因为学生不感兴趣草草了事。

所以如何调动学生阅读的积极性是值得商榷的一件事。

首先我们应该允许学生选择他们自己喜欢的书籍,这样,我们与学生对话的大门才会慢慢开启。试想,一个孩子对书籍丝毫不感兴趣,他怎么会有提问的欲望呢?

当学生选好了一本书或者教师提供的阅读材料后,我们就可以同孩子进行讨论,鼓励他们提出问题,然后开展文本阅读前的探索和交流。比如浏览书的封面、标题、简介去猜测这本书是关于什么的,为什么阅读这本书,什么使我对这个主题感到好奇,这个故事的标题是什么,这本书的作者是谁,我认为这个故事里会发生什么,我希望从书中发现或学到什么等等。

读的过程中,学生也可以根据故事的主人公、配角、表达了什么观点等等提出疑问。这一本书读完后,并不意味着我们的阅读旅程结束了。其实对于我们喜欢的章节、有疑问的地方我们可以二次阅读,相信再一次阅读一定会有更深的体会和更大的收获。而这一点往往是学生们日常阅读中所欠缺的,往往一本书读完就放松了,只是为了完成任务而已,并没有跟书籍对话,同书籍展开交流,没有走进书中,那么书中的世界也不会对现实中的我们产生影响。那么这一趟旅程很快就会消失在我们的记忆中,成为无效的阅读。

阅读之后总是需要对书本内容进行总结,总结的能力并不是每位学生天生就有的,而是需要家长和老师的帮助,引导他们,使他们慢慢具有总结、分析的意识和能力。比如我们可以问什么是故事的主线或观点,作者最想表达的是什么,这本书中最重要的故事情节是什么。通过阅读也可以对书籍进行评价或是用自己的话来复述这个过程。最后,也可以试着想一想故事接下来会有怎样的发展,动笔做续也是一种很好的阅读延伸。

读书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还是需要我们不断地探索读书方法,引导学生在阅读中感受到一个神奇的世界,而这个世界有着强大的吸引力,使学生们对这个世界充满了好奇和关注,这样的阅读才是走心的阅读,也只有这样的阅读才能够真正促进学生成长的有效阅读。

你可能感兴趣的:(有效阅读之我见-读《怎样让学生爱上阅读》有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