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生活的日常里培养学生的审美力

美国心理学家加德纳所主持的“哈佛大学零点项目”对儿童审美感知发展的历程进行了长时间的深入探讨和研究,得出了一个儿童艺术品知觉发展阶段论:婴儿的感知(0—2岁)、符号的认识(2—7岁)、“写实主义”的高峰(7—9岁)、“写实主义”高峰的衰退和审美感受性的出现(9—13岁)、审美关注的危机期(13—20岁)。

基础教育阶段的中学生正处于个体审美发展的危机阶段。加德纳说:在“如果说这是一个巨大的危机时期的话,那么,这也是一个表现出特殊机遇的时期。青春期的青年具有了更广泛的知识和技能,这一切能对艺术才能产生积极的影响。”他指出,儿童认知(思维)的发展、社会道德判断的发展和审美评价的发展是相互联系和制约的,这个时期青少年学生在道德判断和审美评价上的相对主义评价特征正是他们的辩证思维的反映。

中学生时期是个体审美心理与社会审美心理加速相互渗透,个人美感日益加深的时期,但由于中学生生理、心理上的特殊性和社会生活中的特殊地位,便产生了中学生审美心理的特殊性。主要表现为:

在审美活动中有情绪化的特征,情绪好的时候,会注重体验作品中令人愉快的场景,情绪不佳时,则会倾向于作品中沉郁伤感的场景。

中学生的思维敏捷、反应迅速,感知觉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审美感受具有敏感性,但辨别和评判能力尚有欠缺,局限于事物外表肤浅的东西。

中学生接受能力强,心理上更愿意倾向于新生的事物,具有强烈的反叛性,在审美观上反传统意识强,同时,民族传统的审美文化心理的历史积淀在中学生的审美心理结构中烙下了很深的印迹。

中学生要主动、独立地从自己对事物的审美认识中去作出审美价值的判断和选择,但由于中学生社会经验不足,观察程序不当,过早下结论及从众心理等缺点,他们在审美价值观上也表现出一定的盲目性。

中学生的心境和情绪往往不稳定,注意也容易很快转移,因而更突出地具有审美趣味多样性的特点。

随着文化艺术知识的增长和生活经验的不断丰富,随着审美实践活动领域的扩大,青少年对各种美的形态所蕴含的理性内容和审美价值有了越来越深刻的认识,审美标准也就逐渐形成,从而越过了所谓的“危机阶段”。

在自然美、社会美、艺术美种种美的形态中,生活中的美比比皆是,美就在身边,美就在日常。对美好生活的追求,人人几乎皆有此愿,中学生也不例外。

美好生活,其实是在言说两种生活:一个是好生活,另一个则是美生活。好生活,就是有质量的生活;美生活,就是有品质的生活。好生活构成美生活的现实基础,而美生活则是好生活的理想升华。

在生活的日常里,我们需要引导孩子去发现美、感知美、创造美,审美地生活。美在于“性”,如饮食、饮茶等等,所以有茶道艺术;美在于“情”,如闲居、交游、雅集等等;美在于“文”,如诗、书、画、印、琴、曲,还如园林苗圃、博弈游艺、游山玩水。

在古代,书法其实是文人的日课,包孕在实用化的信札、便贴、序言、手稿等等之中,日常书写是其根基,书法之“书”不过就是写汉字,写出了一定的法度并变得美化才使得书成为“法”。书家的身份,直到明代才出现。

教会孩子审美地生活,其审美心理——感知、情感、想象、理解等会逐渐成熟。(19.03.11《教育》)

你可能感兴趣的:(在生活的日常里培养学生的审美力)